拉洋片游记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拉洋片游记

Post by silkworm » 2005-08-26 11:26

拉洋片游记

从阿拉斯加回来,蘑菇了老半天,还是挤不出来正儿八经的游记。鉴于老板就要从法国度假回来了,我只好臊眉搭眼地放弃想象中庞大的写作计划,贴些照片儿充数,话不够,照片凑。

行程计划
Image
阿拉斯加实在太大了。我们只能在Kenai半岛很小很小一片区域里玩一玩。主要就是Anchorage和Seward这两处。

我们的行程如下。周四飞到Anchorage。开会之前的两天,周五南下Seward,花一天时间出海坐一个六小时的cruise,看野生动物和冰川,晚上住事先定好的bed and breakfast。第二天起床,花大半天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海洋中心,爬山看一个陆上冰川,周六晚上回到Anchorage。

周日下午会议报到之前,上午我们到Anchorage城里逛市场和博物馆。周一至周四,专心开会。周二下午会议组织我们去一个山头郊游,晚上去印地安人传统中心BBQ烧烤。周四晚上在城里一个酒店赴宴。

会后,我们再待两天。周五北上小镇Talkeetna,远眺北美最高峰Mt. McKinley (印地安语为Denali)。周六白天机动,有哪儿想找补一下就去哪儿,半夜飞走。

出师不力
周四上午出发,分两截飞。我师妹买机票晚了一步,前面一个航班早上六点出发,得溜溜儿在中转站等我们四个钟头。我们的起飞时间是八点多,两个航班之间相隔两个多小时。可是由于中转站下起了雷阵雨,先是不让我们起,到了站又没有跑道可落,在天上一圈一圈地转悠,眼睁睁地塌掉了后面一截。我亲爱的师妹给我手机上留了八条留言,没辙先飞走了。

下了飞机,一干沮丧的旅客涌到顾客服务柜台,安排下面怎么办。那队伍长得让人更加沮丧。还好我们俩,没有托运行李,又没有孩子,可以走点捷径。我排这个队,他跑到航空公司的登机口,看有没有好心的agent给我们行个方便。果然,没五分钟,他就喜笑颜开地回来了,老远就V着手指。我们险险地拿到三小时后,当天仅剩的一班飞机的最后两个座位。虽然两个位子不在一排,还都是一排三个中间那个,我们至少不用耽误一天了。要是允许,挂票我也干。

来往于Anchorage和其它城市之间的飞机,座位都出奇地小。我们俩都不是大个子,可是坐在中间位子上,不要说脚伸不开了,连左右稍微移动,都会影响隔壁。我一个熟人身高一米八几,不算胖,他飞的时候是走廊座,窗座那位比较胖,中间位子那个人,基本没地儿,除了起飞降落的时候,全在机尾厨房里站着。

到达Anchorage是当地时间晚上七点,相当于我们平时的夜里十一点。一天飞机坐下来,我是浑身腰疼。出门前查天气预报,说是要天天下雨,可是机长这时说刚刚放晴,短时间不再下雨。出了舱门,被清冷的空气一击,顿时来了精神。进到候机室,抬头是个大个标本,令人兴奋。
Image


和等待良久的师妹接上头儿,我们去取了事先租好的车---用了会议集体砍价的价格,在Budget租mid size车,一天底价三十几刀,再加上各种苛捐杂税,总价高达五十五。车呢,是KIA的Optima。(SUV一水儿是Hyundai的Santa Fe。)还好我们的住宿比较便宜,大学生的宿舍,每人三十刀一夜。

我们又累又困,撑着眼皮去找晚饭。经介绍去了一个学校附近比较有名的餐馆。已经不是饭点儿了,仍然人声鼎沸。餐馆里面黑咕隆咚,墙上挂着各种野兽的脑袋。去趟洗手间,拐弯处一左一右各有一头熊标本站岗。食物的味道中等,价格不便宜,主菜二十起,最贵四十。

跟waitress聊天,问她明天从Anchorage南下前往Seward,路上可好走。

那位大姐很困惑地答:“sea world? 我们这儿没有sea world。”

我们三个老赶这才意识到发音错误,Seward应该念成“苏厄德”,而不是“sea world”,sew的音有点类似sewage的sew,又没有那个j的音。

回到宿舍躺下,已是阿拉斯加时间晚上十点半,东部时间半夜。天还亮着,象是八点多的样子。我实在太累了,倒头睡着。第二天,我先生告诉我,十一点半天才慢慢黑下来。早上五点多,天就亮了。


cruise
周六早上开车出门的时候,天还阴着。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和我师妹对着远方大山上的积雪咿呀啊呀地感叹。司机同志为了赶路,坚决拒绝我们停车摄影的要求,我们只好在汽车里百爪挠心地照。
Image


我坐着说话不腰疼,二百迈的路程,还算挺好开的。有些路段是对开lane,碰上一辆RV,大家只好忍会儿。有一种路牌很好玩:It is illegal to delay more than five cars.时不时就在路肩上开出一块地儿,让慢车让路。路程过半以后,天逐渐晴了。风景越来越好。
Image


我们早决定在Seward住一晚,两天里挑天气好的一天出海,因此就没事先订票。到了Seward一看,天气这么好,那还等什么。我们看好的船已经客满。跌跌撞撞又找了一家,离开船时间只有几分钟了。分头泊车、刷卡($129/人),爬上船,马上就出发了。

刚出港湾,船长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就指点我们看船舷右侧,在水里打滚儿的海獭(sea otter)。我们掏出带在手边的望远镜,对这毛茸茸的小家伙一见钟情---它的毛很密,一平方英寸里有一百万根,所以成为俄国人占领阿拉斯加的首要理由。看完海獭,环顾周围同船的旅客,人手一只大号尼康望远镜,体积是我们袖珍望远镜的三倍,让我们产生了业余选手的惭愧心理。可是尼康望远镜居然这么有声望么?!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船上免费供用的,赶快去抓了三个来。
Image


山坡上树的尖尖儿上,站着一只白头海鹰---美国的国鸟。我们在途中一共看见四只。
Image


右侧的岩石上趴满海狮(sea lion)。小岛高处的岩石上,安装了闭路电视,图像传输回半岛上的海洋中心,日夜监控。我笑说,连海狮都有reality show。
Image


鲸鱼在喷汽。按说初夏才是看鲸鱼的好时机,我们运气不错,赶上这头驼背鲸还在。不过给鲸鱼照相,难度比较大。船长在水面上熄了火,全船一百来人屏住呼吸静等鲸鱼出水。每次和每次出现的地点都不一样,所有相机喀嗒喀嗒按个不停。鲸鱼甩尾巴的镜头还是没有抓住。类似的,船长带大家在一个海湾里看到一只小黑熊,可是离得太远,又只是惊鸿一瞥,没有照到。
Image


看够了动物,才有闲心看风景。除了我们这只船,举目四望,只有山和海,天和云。
Image


海中的岩石奇形怪状。
Image


这个冰川在Aialik Bay尽头。Aialik 在印地安语里,是horrible的意思。我们快离开的时候来了另外一条船,照下来做比例尺。
Image


冰川崩裂的时候,声音震耳欲聋,垮下来的冰坠入海中,卷着巨浪推得好几百尺以外我们的船直晃荡。
Image


回程的夕阳。天气好,风浪很小。我这最易晕车的人都没事。
Image


要下船了才顾上照照我们的船。船有两层,一层很大,三面大玻璃,舱尾是餐台。二层的舱室只有一半大,船长室在最前端,全船最好的位子就在他身后。二层后半截是露天的甲板,看动物和冰川,包括照相,都在这里。船开起来风浪还是满大的。陆上温度七十几华氏度,航程中有些时候戴毛线帽子和手套都不为过。我先生和我师妹大部分时间在甲板上照相,我怕冷,至少一半时间躲在舱里喝热可可。有一个俄国大妈全程在甲板上站着,身穿毛衣和亚麻七分裤,赤脚皮拖。快下船时听见她打喷嚏,我心想:哦,原来也不是女超人。
Image

二层上那个深绿衣服的是船长。他自我介绍是第三代阿拉斯加人。祖父从挪威移民到美国,在东部待了三年就跑到阿拉斯加Seward,从此再不离开。他是1950年生人,几岁就跟着爷爷和爸爸出海打鱼,在Fairbanks读了大学回到家乡。Kenai半岛的两个倒霉的Good Friday(后面还会讲到),他都经历过。说得酸一点儿,算是和这片土地和海洋同甘共苦。近年来,他开始夏天开船作旅游业,算是一种回馈,让更多的人了解半岛的风土。某个动物在某个海湾活动,某只鸟最近健康怎样,他全都了如指掌。能看到的动物,我们一种也没落下。我们本来想坐另一家的船,误打误撞碰到他,真是缘分-----又酸了,对不住大家的牙。

船上管一顿午餐。Smoked salmon 配creme cheese 夹在bagel里,味道不错。大家刚上船时吃了一轮,等动物冰川看足了,又冻得够呛,就再吃第二轮儿。据说有的船上是给吃baked halibut/salmon。



小渔港

渔港码头上,有称鱼的秤。从国殇日到劳动节,当地人举办钓鱼比赛(derby)。

最左边这条大白鱼是halibut(大比目鱼),70磅。红色的是rockfish,白色的是king salmon。右边照片里是一个老爸带着儿子侄子出海一天的收获。这儿的男孩子都有一股子帅劲儿,“飒”,要么光脚要么穿钓鱼用的雨靴,几乎没看过小胖墩儿。
ImageImage

码头上有人负责清理鲜鱼。十几二十磅的鲑鱼,只要肚皮上的两片(fillet),其它部份扑通一声丢到海里去,真浪费。钓鱼的人在旁边等着,整好的鱼马上有专业包装(真空抽气,加冰块),可以自己带走,也可以直接给运家里去。最好玩的是,不要的鱼丢下去,是掉在海里一个巨型“网兜儿”里。偶尔有一条半条漏网了,就有海豹来偷吃。那海豹在水里立着,打横抱住一条没有肚子肉的大鱼,啃一口,翻个身,再啃一口,又翻个身,活像淘气不好好吃饭的小孩儿。
Image


晚上9点多,我们在码头上最豪华的餐厅Ray's进膳。很幸运地等到一个窗座,远处的雪山、游轮、小艇,嵌在窗户里,成了我们的画儿。坐在那儿,哪儿也不想去了。
Image


当晚的chef's special。Macadamia crusted Halibut, mashed potato with Wasabi gravy, grilled asparagus and baked Parmasan cheese。
Image


我吃了一份泰式海鲜粉。卖相一般,味道相当不坏。每人set back by $40,不过绝对是全程最难忘的一顿饭。
Image


我的中学同学介绍给我的Bed & Breakfast。主人家住右边那幢房子。四间客房在左边,公用厨房。四个房间各有主题:wolf, moose, eagle and bear,市内布置依主题而异。我去之前跟主人夫妇打过电话。刚过中午,他们家的电话就是留言,说当天已经客满,明天有空房,请打手机联系。再打手机过去,主人夫妇原来是到外面爬山去了,神仙般的生活。
Image


主人家的狗围着人转。我晚上进主人客厅写支票的工夫,拖鞋被这只黑狗啃了两口。几天之后,那双拖鞋忽然身首异处,致使我当街摔了个大马趴---我的小脑定力定型的缺陷只是非常非常次要的原因。那双拖鞋就这样被我抛弃在广袤的阿拉斯加了,还好有照片留念。
Image

我师妹没跟我们住Bed & Breakfast,而是独自去住了著名的hostel, Moby Dick。每晚二十刀一个床位,不要主人的被子床单,还可以再便宜三刀。师妹同屋的几个女孩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好几个是夏天来做志愿者的---有很多志愿者夏天到这里来帮忙接待游客。

那家青年旅社的店主是一对瑞士夫妇。和我们住的Bed & Breakfast一样,都是内掌柜出面和客人打交道,老板一声不响地做修理工和搬运工。我们送师妹过去时,店主家的小女儿趴在窗台上和邻居家的小女孩说话,约明天早上上山采蘑菇。晚上十点多的夕阳里,邻居小姑娘爬过一段矮墙,轻身蹦回自己家的院子里去。我很恍惚地觉得回到了八十年代初住平房撒丫子玩乐的日子。

我们在小渔港的礼品店里,碰到一位也住在hostel的神人。这是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加拿大男孩,他到这里专门打夏天三个月的工,白天在礼品店收银,晚上在小餐馆端盘子。九月底天一冷,没了游客,他就撤退。他的女朋友有孕在身,俩人约好了一齐往印度去,要把孩子生在那个对他们spiritually important的地方。他们计划在印度盘桓两年,一边打工一边旅行,走尼泊尔、不丹,慢慢向东,十年后希望能到达中国。

周六早上先去参观博物馆。一间屋子的展览,是当地老年人活动中心办的,门票两元,展品未见得多么高明或,但是因为有不少当地居民捐赠的实物,很有家常气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那样。收费的白发老太太,笑眯眯地猜我们是三个teenager,要给我们学生折扣,令我们的虚荣心大为满足。我瞥见她手边搁着一本彩色封面的言情小说。

小镇的尽头是一座1998年建成的海洋中心。前面说过,Kenai半岛经历过两个倒霉的Good Friday。一次是1964年Good Friday,礼氏9.2级的大地震,把Seward小镇连根毁掉。另一次是1989年Good Friday,Exxon的油船在Valdez漏油,油一路流到Seward这边。我记得以前在电视新闻里看过,大批的海鸟浑身污七麻黑,沾满了油,营救人员用洗洁精给它们洗澡。Exxon后来赔了一大笔钱,其中三千多万拿来建了海洋中心,也作研究,也对外开放。我们听的小讲座,主讲人是一位威斯康星中学英语老师,夏天来做志愿者。


陆上冰川

Seward小镇得名于“阿拉斯加购买案”的主力,当时美国的Secretary of State, William H. Seward 。而Seward镇外北美最大的陆上冰川带,则以总统Harding命名,阿拉斯加铁路建成时,Harding还真跑来剪彩的。

Harding Icefield里,冰川无数,但只有一个Exit Glacier可以徒步到达,其它的冰川,必须穿着专业用具,带上冰镐才上得去。我们三个城里老鼠,头一天猛问房东冰山好走不好走,房东一句“wheel-chair accessible”把我们臊得够呛。可是走在往去Exit Glacier的山路上,我先生还是没几步就哼哼:“Are we there yet?”

这是开车经过冰川的正前方。冰川实质上是经过几十年沉积的积雪,比重是一般冰的九倍。冰川从山顶下滑的过程中,在山上生生“铲”出个大口子。
ImageImage


山顶上不停积雪,最下端的冰川,逐渐融化,变成小河汇入大海,生生不息----当然,气候变暖,这个收支平衡也不对头了。
Image


冰山前沿的侧视和正视。我们问驻守在冰川跟前的ranger,冰川为什么脏兮兮的呢?他告诉我们,手指去摸冰块,感觉冰块沾手。冰川就是这样的sticky finger,沾了岩石,磨成粉末裹挟而下。因此,冰川化成的水,都是搀了岩浆(silt),灰突突的。
ImageImage


冰川面对的一片河滩,灰色的河水象水泥汤儿。我们抱着石头过河,走一步,垫一步。
Image



印地安人传统文化中心

周日开会之前,我们在Anchorage市内玩了大半天。上午在周末集市上买了些T 恤衫、小挂件之类的玩意。烟熏马哈鱼的摊位只能先踩点,需要临走再来买新鲜的。下午我们在博物馆度过,看了阿拉斯加的历史和文化展览,很开眼界。馆内还有些其它展览正在举行,有一个俄罗斯来巡展的,题目叫Shaman,还说跟中国有什么关联。粗粗看了一眼,净是些破布条,破墩布之类的东西,神神道道的,看不明白。好几天以后我忽然醒过闷儿来:是满族人的“萨满”!

开会期间,会议安排的在Anchorage郊外一个滑雪胜地游览。大热的天,把四百多人用缆车拎到山顶儿,眺望远处的冰川,很是无聊。倒是回程拐进一个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还有点意思。这是一个非营利机构,收留的动物都是受伤或者失去父母的小崽儿,有麋鹿(elk),驼鹿(moose),麝牛(muskox),黑熊,棕熊,秃鹰,圈养在比一般动物园宽敞很多的空地上。天气太热,各种牛都趴在地上喘气。黑熊区的两只小家伙倒很活泛,追逐着打架玩儿。我家先生在铁丝网外面追着照相,跑得比熊还快。

当天晚上去印地安人传统文化中心。中心把全阿拉斯加的土著印地安人分成五个区。每个区域的风俗传统和民居器物各有展出。导游都是印地安人,讲解得特别精彩。
Image


现场的歌舞表演。我们会上一个教授跳上台去一起跳。别说,另有两个日本学者跳得还真似模似样。日本北方四岛的最北端,离阿拉斯加也不太远了。
Image



北部山脚小镇

会议结束后,我们北上二百迈,到了北美最高峰Mt. McKinley(印地安语为Denali)南麓的小镇Talkeetna。到这一天,已经连续晴天一周了,气温超过当地高限。因为湿度变大,能见度也下降了,不象我们刚到那几天,碧空如洗。向北开了一路,根本没见到个山的影子。快进小镇了,才在天际远远地看见三个雪山尖尖儿,山根儿没有踪影,说是天上的三块云彩,也未可知。最右边的那“朵”,确是麦金力山。
Image


这个小镇,完全没有山脚小镇的味道, 反而象个路人打尖吃饭的西部小镇。镇上唯一的一条小街,尘土飞扬,礼品店林立。游客中美国人占少数,欧洲口音的倒多。大概不少是把这里做大本营,北上登山。在我的坚持下,我们顶着烈日,趟着灰土,特意到镇外的公墓走了一圈。那里除了本地人,还葬着历年在登山中遇难的人,亚洲人不少,日本最多,韩国其次,还有一个台湾人。

游客们可以参加两种游览项目。这是坐汽车到河的上游,再作小船或皮艇顺流而下。另外一种就比较贵了,每人一百多两百的样子,坐三四人小飞机飞越麦金力山峰观光。我们既舍不得钱,又舍不得命,敬谢不敏。
Image


阿拉斯加人不少拥有水上飞机。
Image


总结下来,如果不是特别野外型的游客,Talkeetna可以不用花时间去了。照我说,还不如在Anchorage市内,找个露天咖啡座歇歇。我先生讥讽我,旅游的最高理想就是露天咖啡座。当晚回到Anchorage,在Downtown吃了一份King Crab 套餐,这才抚慰了我们受伤的心灵。说到吃,顺便提一句,虽然阿拉斯加特产之一是鲑鱼,但是鲑鱼除了生吃和烟熏以外,西餐馆子里做得真不算好吃。大比目鱼(Halibut)还不错。


走前找补游

我们走前最后一天,一早向西开车,去了近处一个冰川融成的山间湖Portage Lake ,再坐了一次看冰川崩落的cruise。这个较短,只有一小时。听说前几天有一次major collapse,掉了好大一块下来。我们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据船长介绍,这处冰川五十年之后,彻底消失,我们算抓紧时间见识一下也好。坐完船,我们把几次路过想停又没停的有趣地方找补了一下。

路边的山坡上,有一家人家前店后家,夫妇俩经营一个淘金的小生意(pan for gold)。这个光头大哥,花十块钱买了一桶沙子,跟这水池里淘了半个小时,淘出大米粒儿大的一片金箔。
Image


这是本地人钓鱼的去处。这条河从山上流下来,汇进海湾。夏天鲑鱼逆流而上,到淡水溪流里产卵,正是钓鱼的好时机。他们钓鱼根本不用鱼饵,只把鱼钩儿往上游一甩,钩子入水后,马上收线,拉出来有鱼就收,没鱼就再下钩。我们笑,这几乎是捞鱼了。
Image


一对父子的收获。周末来买鱼似的。
Image


钓鱼的人男的为主,不过也有不少举家出动的,女人和孩子在树荫里野餐。我先生见了狗,那是一定要留影的。
Image


顺手再来一张狗的倩影。
Image


公路依地势建在海边,靠海湾的一边很窄,靠陆地一侧常常有这样的枯树。1964年的大地震,引起了海啸,海水倒灌上陆地,把这些树的根系咸死了。当地人管这种树叫dead dog wood---no bark 。
Image


这是阿拉斯加路边常见的野花fireweed。本地人当她是杂草,印地安人初春时采嫩茎当菜吃。我们刚到的几天,看到fireweed我就想停车采上一捧,到走的时候也看疲了,就好像再看见远山上的积雪,再也不会欢呼一样。大约是因为夏天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又大,阿拉斯加的花,颜色都特别艳,蔬菜和水果则个头特别大、味道特别浓。我看到集市上卖的西葫芦瓜,个头是我在家里超市里见到的三倍大。
Image


下午回到Anchorage,我们去买了些阿拉斯加的土特产。左边是木头做的熊爪salad/spaghetti server。“熊”是阿拉斯加印地安人的几大主题之一(其它几个是鹰、鲸鱼、乌鸦)。右边是阿拉斯加印地安人的木柄弯刀,印地安语叫ulu。用途很多,比如用刮的动作清理海豹皮上的油脂,用前后运动(rocking action)的动作切菜。
ImageImage


Anchorage的礼品店里有排山倒海的T恤衫。除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类型的普通产品,还有不少非常搞笑的spoof。我们看到的有模仿Abercrombie & Fitch的,写成Anglocrombie & Fish,中间画个鱼形。还有一个是画一个毛茸茸的Sea Otter,戴个Harry Potter大眼镜儿,底下写Hairy Otter。下面这个也很好玩,又很符合风土人情。我们给朋友新生的婴儿买了小熊图案的小衣裳和小围嘴儿,说明文字分别是I'm beary huggable和I'm beary hungry。
Image


我和我先生给自己买的纪念品,小白熊MOMO-----虽然印地安人很不喜欢Eskimo这个称呼,我们还是取了末一个音节。来,MOMO给大家作个揖!
Image


对了,要澄清一下,除了MOMO,我们并没有亲眼见过北极熊。大概要很北才有北极熊。另外,阿拉斯加的另外两种熊,黑熊(black bear)和棕熊(brown bear or Grizzly bear)其实都是杂食性的,对人类的威胁不是那么大,基本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北极熊是唯一纯肉食的熊类,所以是非常危险的。


后记
我们这趟玩下来,“城市老鼠”的本质得到彻底的暴露。hiking, camping, kayaking, fishing,一样儿都不想、也不会、更不敢,也就是个开车游览而已。感兴趣和记忆深刻的,除了哪儿风景好,哪儿吃得好以外,就是几个博物馆好看。

我还加上一个乐趣,旁观有趣的事和人,偷听人物关系等等------走在阿拉斯加的路上、坐在饭馆里,完全不是在美国的感觉。临走那天我在机场捡了一张当地日报看,看得我哈哈大笑。头版的几条消息是这样的:某某因猎熊被判N年,本地鱼汛,州政府所有的野地里蓝莓大丰收导致采野果的民众和健康食品公司争抢造成纠纷,某瑞士游客违反规定用拉网捕鱼被森林警察抓了个现行……

我有一个得意的事迹,屡屡讲给朋友们听,显摆我的观察力强。我看到路边的消防水龙和配电箱上,一律插着一个能反光的长杆子。专门找了当地人问,得知这是阿拉斯加的地方特色:冬天积雪太厚,没有杆子根本别想找到雪堆下面的设施。至于反光涂层,那是对付漫长黑夜用的。游客们夏天来了又走了,赞叹一顿风景美丽。想想当地人要忍受那么苦的冬天,那也是阿拉斯加的重要部份呀。

阿拉斯加的人大多很好看。本地人的英文接近加拿大的口音,卷着舌头说美国英语的人,倒是少数民族。欧洲人特别多,德国、瑞士、瑞典,随处可见。而亚洲居民以韩国人居多---可是我们却没大看到韩国餐馆(也许没找对地方)---中国餐馆和日本餐馆净是韩国人开的。

我们有一天在一个寿司自助餐饭馆,碰到两大车韩国游客进来就餐。他们互相推让主座和抢着付钱的爱好,跟咱们中国人一样一样的。女招待定是忙昏了头,过来招呼我们还操着“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的韩语,看到我们大眼瞪小眼,才赶紧切换成英语。后来又来了个金发洋姑娘收盘子。我们几个朋友打赌,说她肯定不是美国人,倒象个俄罗斯人。一问,原来她是立陶宛人。我早从我们实验室一个立陶宛裔的同事那儿知道,立陶宛人可不乐意被统称成俄国人了。这正象土著印地安人,苦苦保留自己民族的根一样。尽力融入是一方面,保存特质是另一方面。
Last edited by silkworm on 2005-09-01 14:50, edited 22 times in total.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8-26 11:51

这个南方纬度多少啊。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小涵
Posts: 790
Joined: 2003-12-05 19:46

Post by 小涵 » 2005-08-26 12:15

:applaudit01: :applaudit01: :applaudit01:

你这第一天够辛苦嗒,从第一班飞机起飞到第二班落地,十五个小时,还算是个国内航班 :f19: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5-08-26 18:47

照片真漂亮. :admir002:

Elysees
Posts: 6756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5-08-27 9:47

我进来发个狠誓,明年,明年夏天一定要阿拉斯加.....不然就......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5-08-29 6:34

我在上海出差呢,刚看到这个。蚕真乖 :admir002:
您果真‘浑身腰疼’么,还是故意的俏皮话儿? :mrgreen: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5-08-29 6:42

照片很好看!三文鱼肉颜色很深啊,看着就是野生的。
我瞥见她手边搁着一本彩色封面的言情小说。
这是我喜欢的游记写法,人的细节往往比风景还精彩。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8-29 6:47

我们停车场的老太太也爱看言情小说打发时间,大概老太太都好这一口儿。
silky你的照片真不错。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8-29 7:03

You saw whales. :love007:

Crouching bear... :mrgreen: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29 8:43

真好看。 :love019:
云浆未饮结成冰

花差花差小将军
Posts: 2374
Joined: 2003-12-09 15:11

Post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 2005-08-29 15:00

瓦赛命真好还能去阿拉斯加开会 :let_me_die:
脚翘黄天宝
光吃红国宝

小涵
Posts: 790
Joined: 2003-12-05 19:46

Post by 小涵 » 2005-08-29 15:05

crouching bear,hidden hiker 这个太逗了。 :lol: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5-08-29 15:09

TALKEETNA是象西部片的打尖小镇.ANCHORAGE 也就是个没什么特色的工业化中小城市. 据说UNIV. OF ALASKA 在的FAIRBANKS比较有特色一点. 不过谁去ALASKA也不是看城市去的.
我觉得ALASKA之荒, 在内陆交通上很明显, 除了主路之外根本没什么路. 五十年前邮局基本靠雪撬, 现在好歹有小飞机了, 男女老少三个ALASKAN就有一个有驾照的.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5-08-29 15:30

我们在Anchorage转了转,始终没有转到single family house的区,倒是几次碰到mobile house的区。城西北的山上倒是星星点点有些豪宅的样子。我怀疑是我们去的地方不大对。

我们开会住在U. Alaska, Anchorage,总共没几个楼,宿舍建得很适宜招待会议。我先生很不厚道地断定旅游业是人家学校的支柱产业。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5-08-29 15:35

我们因为修路DETOUR到过居民区, 和我们这里的中等SUBURB布局风格也很类似. 他们一年只有两个月的动工时间, 和旅游旺季也在一起, 所有的路都在修. :f23: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5-08-31 18:25

我们这趟玩下来,深切认识到自己“城市鼠”的本质。hiking, camping,kayaking,fishing,一样儿都不想、也不会、更不敢,也就是个开车游览而已。感兴趣和记忆深刻的,除了哪儿风景好,哪儿吃得好以外,就是几个博物馆好看。
好象在说我么 :oops: 。我并且觉得后记这段特别好看 :love019: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5-08-31 18:43

我年纪轻轻---相比豪华游轮上下来的白头发老头老太而言---穿得齐齐整整,脚踩拖拉板儿,走在登山装束的游客身边,那叫一个惭愧。 :let_me_die: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5-08-31 18:46

惭愧啥,做城市老鼠要有个城市老鼠的样子 :party003: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5-08-31 18:56

两只城市老鼠握一下爪!
Image

不对,这是猫爪。凑合吧。

小涵
Posts: 790
Joined: 2003-12-05 19:46

Post by 小涵 » 2005-09-01 3:02

又一只城市鼠冲上来握爪。 Image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9-01 10:28

Here come another city mouse! I'm a museum junkie...

An Iranian guy once complained to me that "You Chinese people are so nosy -- you pick up every bit of details about other people and the surroundings." Silky has confirmed his suspicion. :f16:

小涵
Posts: 790
Joined: 2003-12-05 19:46

Post by 小涵 » 2005-09-01 13:25

问问城市鼠 JUN 和 CAVA :applaudit01: 本城市鼠周末去意大利。 下周末从意大利北面冲到罗马 :dog001: 中间想停一站, 但只有时间停一站, 住一个或两个晚上 Siena好呢还是 florence 好? :fish002: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9-01 14:04

I've never been to Siena, so I cannot comment on it. Like Florence, it is a typical Tuscan historic city, only smaller. I'm very partial to Firenze. It occupies a special spot in my heart. So you simply cannot go wrong with Florence.

小涵
Posts: 790
Joined: 2003-12-05 19:46

Post by 小涵 » 2005-09-01 14:27

Jun wrote: So you simply cannot go wrong with Florence.
got it! :love019: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5-09-01 14:32

感叹说城市老鼠和我就是不一样. 我就觉得FLORENCE脏乱差, 后悔没有索性在SIENA多住两天, 每天进城去FLORENCE就好了. SIENA是非常美丽的HILLTOWN, 时间好象凝固了一样.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9-01 15:15

If transportation between Siena and Florence is short and convenient, then it's probably more charming and quiet and nice to stay in Siena. From my perspective, I want to stay in Florence every minute I can and see as much as I can. OTOH, once you're done with the major sites in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old old churche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Tuscan country and old towns to visit.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5-09-01 18:59

选FLORENCE,交通方便,可看的东西丰富,吃饭和购物的选择也多些。SIENA我也很喜欢,只是两者选一嘛,FLORENCE比较适合城市鼠。

小涵玩儿得高兴些 :party001:

小涵
Posts: 790
Joined: 2003-12-05 19:46

Post by 小涵 » 2005-09-01 21:52

CAVA wrote:选FLORENCE比较适合城市鼠。小涵玩儿得高兴些 :party001:
:love019:
我这两天正给自己鼓劲。:headscratch: 一个人去有点提不起劲来。 虽然小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东游西逛惯了,现在不知道咋的,就想两个人一起溜达溜达,对西洋景儿品头论足一番, 再吃点好的, 一个人吃也吃不了几样不是。 :speechless002:

海岸
Posts: 281
Joined: 2003-12-30 0:23

Post by 海岸 » 2005-09-02 3:37

momo熊的神态,和身上的光线,象个活物.

“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的韩语 :laughting015: :laughting015: :laughting015: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5-09-03 5:10

冰川实质上是经过几十年沉积的积雪,比重是一般冰的九倍
真的吗?我迷惑的说。我总觉得雪嘛,再压缩压成冰不也就差不多了么?那如果加相当大的压力,冰也可以压到1/9的体积?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9-03 13:22

小涵 wrote:
CAVA wrote:选FLORENCE比较适合城市鼠。小涵玩儿得高兴些 :party001:
:love019:
我这两天正给自己鼓劲。:headscratch: 一个人去有点提不起劲来。 虽然小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东游西逛惯了,现在不知道咋的,就想两个人一起溜达溜达,对西洋景儿品头论足一番, 再吃点好的, 一个人吃也吃不了几样不是。 :speechless002:
我也是,有天和家猪计划以后我们有钱有闲去哪儿玩,(以前我做白日梦都是自己去法国上语言学校之类),家猪惊喜地说:你终于心里有我啦。
大概某人的身影有没有出现在长远目标/梦想/憧憬中,就是爱的判断。(有想吐的感觉吗?)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5-09-03 13:30

回答科学青年狸狸:经过查证,我的说法有误,冰川的比重不是冰的9倍,而是雪的9倍。

http://vulcan.wr.usgs.gov/Glossary/Glac ... ology.html

Density is the ratio of the mass of an object to its volume. Snow has a density averaging about 0.1, firn(积雪) has a density of about 0.55, and glacier ice has a density of about 0.89. The density of unmineralized fresh water is 1.

tautou
Posts: 575
Joined: 2005-02-25 12:50
Contact:

Post by tautou » 2005-09-05 2:43

洛洛 wrote:我也是,有天和家猪计划以后我们有钱有闲去哪儿玩,(以前我做白日梦都是自己去法国上语言学校之类),家猪惊喜地说:你终于心里有我啦。
大概某人的身影有没有出现在长远目标/梦想/憧憬中,就是爱的判断。(有想吐的感觉吗?)
洛洛,我大学女生的感叹,带某人出行牺牲无数和帅哥勾搭与被勾搭的可能性难道还不算是爱吗 :f59: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5-09-06 0:33

:xmas018: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