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波段 (完)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怀旧的波段 (完)

Post by CAVA » 2008-06-20 9:17

昨天休假半日,偷闲参观了名叫Birmingham Back to Backs的博物馆。

所谓Back to Backs,就是背靠背的单进连片住宅,每家和邻居之间只隔一层墙壁,与普通有前后门,带花园的独立或半独立式的英国住宅很不相同,和公寓也不是一个概念,倒和北京的大杂院和上海的石库门有几分神似。

Back to Backs的兴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大批农业人口涌进城市的阶段,对住房的要求激增,而在工厂做体力活,从事小工商业的人无力负担设施齐全、面积宽广的住宅,发展商和工厂主就动脑筋造起这种简易房屋。

典型的Back to Backs每层只有一个房间,两到三层高,由极狭窄的楼梯连接。屋里没有水管煤气管,水从井里打,取暖、烧热水、做饭全靠火炉,电是很后来才有的。大部分的设施是共用的,设在院子里。Birmingham如今仅存的这一个单元,几栋房子里居民最多时达60余人,十几平方米的天井里有三个简陋的卫生间和一间转身都困难的洗衣房,女人洗衣服,晾衣服,做针线,东家长西家短,小孩玩耍,养鸡养狗,全在同一个空间里进行。

Image

Guided tour分小组进行,出发的碰头点在街角的糖果店里。我猜这间店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里面完全是老式的样子,卖的散装糖九成是我不认识的,同行的游客却惊喜不已地纷纷解囊,买上一两样。看了半天,只有一种sherbet lemon是我知道的,因为是邓校长办公室一度的password呀。

Image

围绕院子的四所住宅被陈设成四个不同时代的风格,1850起1970年止,从装修,家具到食物模型都尽量按时代的原貌恢复。

还没走进第一间屋子,就发现它的厨房搭建在外面,占据了院子的一个角落。此种“违章建筑”在住房紧张年代的中国比比皆是,是没办法里想出来的办法,也经常成为邻里争执的焦点。走进房间,立刻感到一种熟悉的氛围,可是桌上明明放着全副西餐的盘子刀叉,壁炉里的火正烧出毕毕驳驳的声音,和中国家庭的摆设完全不同。过了一会儿才想到,这间屋子最大的特色是一览无遗,所有的东西,所有的活动都在这里了,一进门就看得清清楚楚。进普通人的家先有门厅或走廊的缓冲,在中国是近十年才大规模出现的格局。

第二个感觉是暗。1850年代的照明靠蜡烛,为了省钱,只有尽可能利用天光。一家之主如果是手工业者,象首饰工匠和玩具的眼珠配件制造者,工作台一定设在最靠窗的地方。导游说当时在家里工作的大有人在,我立刻联想到近年的SoHo风,真是风水转着转着又回来了。这些屋子全部采用木地板,因为买不起当时时髦的地毯,也正合了90-00年代的风尚。

Image

Image

壁炉是重要的设备,无论冬夏,一楼的壁炉总是生着火,不然无法供应热水,也不能做饭。烤箱是连在壁炉外铁架一起的,火上方可以吊铜水壶烧热水(难怪方言里水壶叫铜吊),熨衣服和linen(桌布餐巾床单)的熨斗也有专门的架子,直接架在火上。管理炉火有各种器具,铸铁为多,我也认不全,同行的老先生老太太很热心地给我扫盲,比如一种双重芭蕉扇形状的木制描花家伙,中间隐约有个气囊的,居然是吹火用的。

烧的是煤球,盛在铁桶里,有女人的半个巴掌大,比我们小时候的用的煤球大一倍不止。记得National Trust的其它大宅里都是烧木头的,工人家里烧煤,相必当时煤价更便宜,因为供应丰富,直到二三十年前,英国上下多少煤矿啊,就是D H Lawrence父辈们工作的地方。

煤球的弊端很快被发现了,我们战战兢兢顺着极窄的楼梯上了二楼,团里有位女游客就开始觉得不舒服,有哮喘发作的征兆,只得退回到院子里。屋子里密不通风,煤球燃烧后的气体一直窜上去,到了三楼的时候我的嗓子眼里也开始觉得刺痛了。即便如此,导游说二楼三楼的卧室壁炉里极少会烧火,除非有人生病。

Image

二楼三楼的卧室里,占最大面积的是床,每间屋子里至少两张。床罩是手工勾花的粗白蕾丝,或者patchwork的棉布质地。有些衣服挂在床头或者摊在床上,衣服是女主人自己做自己补,洗扫烹饪之外针线活也相当重要。除了床,就是一两个柜子。导游提醒我们说,注意到这些屋子里都没有衣柜吗?劳工阶层能有一套换洗衣服就不错了,除了衣食住的必需品,他们这些家庭并没有多少身外之物。

团里的老先生说,记得我的祖母9岁就开始做工了。小孩子们长到一定年龄都出去赚钱,家里只是吃饭睡觉的地方而已,不然每家六七个孩子,甚至还有人家把两个卧室中一间的一半分租出去,中间拿布幔隔开,白天这么多人同时待在家里如何安置得下。

床上有热水袋,被子层层迭迭,可以想象到冬季的冷。柜子上有成套描花的瓷制大水壶和脸盆,洗漱必备用品。一套里还有所谓的pot,我们从前叫痰盂罐的,夜里不必冲风冒雪到院子里去方便。Pot有各种隐晦的别名,最好笑的一个叫Goesunder,说得模糊而快,听起来象格森德,最初我还以为是法语。

不知道老先生老太太们怀旧到了哪个波段,我是直想起大学宿舍的光阴,八个人四张双层床,四人一张桌子,每人分到一只抽屉和一小个储藏空间,床底下放着热水瓶,晚间起来得走到走廊的另外一头去,冬夜里必须下好大的决心。

Image

Image

走过1850和1870两间住宅,最后的一间体现的是1930年代,稍微有点钱的独身男人的家居生活风貌。壁炉依旧,但这间屋子里有了电灯,还有无线电。靠厨房的一张小桌子上放着一只Starbucks中型咖啡杯那么大的mug,里面做成丰富的白色泡沫状,我脑子一时转不过来,说那时候英国人就喝cappuccino了吗?大家狂笑,说这是剃须膏啊。果然周围还放了老式可反复使用的剃须刀什么的,引来阵阵议论,说我父亲用的就是这种刀啊,如今在阁楼的不知哪个角落呢。

厨房里赫然还有一只捕鼠夹,据说当时在这种环境里,老鼠,臭虫,跳蚤是避无可避的,帮忙运输病菌。苍蝇蚊子倒不大有,因为气温低。

Back to Backs在1966年被政府法定为不利于居民健康,建筑本身不少偷工减料,有潜在危险,所以逐渐全部拆除,居民被重新安置到其它地区的廉租房。据说搬走的时候很多人恋恋不舍,对他们来说这是从小到大的生活方式,邻里之间虽然全无隐私可言,更免不了争执,困难时却能互相帮助。从鸡犬相闻到老死不相往来,新的居住形式习惯起来真需要一段时间。

博物馆每天上午接待学生参观团,西欧一般家庭的孩子们见到这样的生活方式和道具一定觉得新鲜,其实呢,从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开始算,只不过倒数一百年而已。即使我这一代的中国人,青少年时期过的日子比这也强不了许多,平时却很少想到这些,人的忘性果然很大呢。

Image

Image

The End
Last edited by CAVA on 2008-06-21 3:00, edited 12 times in total.

tiffany
Posts: 24710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8-06-20 9:52

真有意思,19世纪末,是简奥斯丁的时代?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6-20 10:09

我昏倒一下,白博,奥斯丁那时候离工业革命还老远着呢。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未婚女子已经到城里工作了,穷的在厂里做女工,稍好一点儿的当秘书文员什么的。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aloe
Posts: 168
Joined: 2006-02-07 3:27

Post by aloe » 2008-06-20 10:16

第一张照片,砖墙前面晾着衣服,乍一看还真像石库门。
典型的Back to Backs每层只有一个房间,两到三层高,由极狭窄的楼梯连接。。。。这一个单元,几栋房子里居民最多时达60余人
这些和石库门太像了 :-o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6-20 10:17

谁是邓校长?
这不就是TOWNHOUSE么? 中国很多老街道的房子也是这样的,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6-20 10:22

那些糖估计跟咱们小时候吃的一毛钱10块的酸梅糖似的,深咖啡色底子白色字的蜡纸包的硬糖。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6-20 10:23

CAVA真有文化, 休半天假也上博物馆, 我仰慕地说.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0:28

豪情 wrote:谁是邓校长?
这不就是TOWNHOUSE么? 中国很多老街道的房子也是这样的,
Professor Dumbledore of Hogwarts school :mrgreen:

建筑我完全外行,但这和TOWNHOUSE好象有差别的的,因为一个court共用基本设施。

豪情,选这个地方玩的主因是它是National Trust的产业,我们会员参观是免费的 :-D 。次因是我最好奇旧时代的人如何生活。

回蚕,这些糖的名堂可多了,水果糖确是一大品种,什么pear drops,pineapple drops。另外有夹奶油的,Rhubarb & cream, Strawberry cream啦什么的。还有我无论如何吃不来的liquorice味道。

再来一张糖果店照片

Image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6-20 10:41

CAVA wrote:还有我无论如何吃不来的liquorice味道。
我也是!(请自动配上嘻嘻公主和佛兰茨说" 我喜欢玫瑰花儿""我喜欢苹果馅饼"的腔调)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0:43

aloe wrote:第一张照片,砖墙前面晾着衣服,乍一看还真像石库门。
典型的Back to Backs每层只有一个房间,两到三层高,由极狭窄的楼梯连接。。。。这一个单元,几栋房子里居民最多时达60余人
这些和石库门太像了 :-o
是的,很七十二家房客的感觉。

照片里的大高桶,是洗衣服用的。办法是将肥皂挫成碎屑(很象我们的扇牌肥皂),加水和衣服一起放桶里搅。洗衣房里有我认识的搓衣板,也有不认识的木制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0:44

silkworm wrote:我也是!(请自动配上嘻嘻公主和佛兰茨说" 我喜欢玫瑰花儿""我喜欢苹果馅饼"的腔调)
嗯,用同样的腔调说,醋呢,我最喜欢恒顺的!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6-20 10:46

What is "近年的SoHo风"? :lo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6-20 10:46

还没走进第一间屋子,就发现它的厨房搭建在外面,占据了院子的一个角落。此种“违章建筑”在住房紧张年代的中国比比皆是,是没办法里想出来的办法,也经常成为邻里争执的焦点。走进房间,立刻感到一种熟悉的氛围,可是桌上明明放着全副西餐的盘子刀叉,壁炉里的火正烧出毕毕驳驳的声音,和中国家庭的摆设完全不同。过了一会儿才想到,这间屋子最大的特色是一览无遗,所有的东西,所有的活动都在这里了,一进门就看得清清楚楚。进普通人的家先有门厅或走廊的缓冲,在中国是近十年才大规模出现的格局。

第二个感觉是暗。1850年代的照明靠蜡烛,为了省钱,只有尽可能利用天光。一家之主如果是手工业者,象首饰工匠和玩具的眼珠配件制造者,工作台一定设在最靠窗的地方。导游说当时在家里工作的大有人在,我立刻联想到近年的SoHo风,真是风水转着转着又回来了。这些屋子全部采用木地板,因为买不起当时时髦的地毯,也正合了90-00年代的风尚。
违章建筑在湾区也很常见, 都是住宅紧张的表现.
要尽可能利用天光和暗好象有点矛盾, 我知道暗是为什么, 以前窗户隔热效果不好, 少开窗和开小窗可以保暖, 美国60,70年代以前的家居设计也如此.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0:48

Jun wrote:What is "近年的SoHo风"? :lol:
Small office or Home office,为了节省办公费用,请员工在家工作。

豪情说得对,我问导游,开着门过日子不就亮了么。她说不成啊,太冷了。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6-20 10:56

他们用蜡烛很奢侈啊, 不象我们用油灯么?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1:59

1870年的那间房子用Paraffin lamp,是不是你说的油灯?

又说起糖,蚕吃的酸梅糖,莫非是我小时候最爱的奶油话梅糖?以天山食品厂出的为正宗?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不爱甜食的人,其实小时候还蛮喜欢话梅糖和花生牛轧糖的(白纸蓝格的包装)。

Image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6-20 12:05

应该不是上海的,很便宜。
那深棕色的朴素外衣上分明画着一对简笔青梅图,旁边仅仅写着三个素静的字“话梅糖”。好熟悉的身影!曾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常用攒下的零用钱去换取几块这种朴素的糖果来满足贪馋的小嘴。
花生牛轧很有印象,在外婆家才能吃到呢。

外婆有时还会发更高级的是巧克力,玉兰牌的,浅蓝色包装上,携着有些白色玉兰花,里面还有锡纸。春节的时候每个孩子一大块,舍不得吃啊。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6-20 12:07

花生牛轧糖 :admir001: :heartpump: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6-20 12:08

我也最恨liquorice!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6-20 12:12

美国(外国吃食?)还有一种薄饼,比手掌略大,圆形,浅黄色,稍微有点脆,充满了茴香味。有次在系里potluck误食,把我给难受得够呛。

wuliaotou
Posts: 349
Joined: 2005-08-02 20:50

Post by wuliaotou » 2008-06-20 12:14

小时候有很好吃的麦丽素,但是长大后再也找不到它的身影(有近似的但绝不是那个味道),到现在还记得大包1块3,小包7毛钱。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2:33

我在英国看过麦丽素的广告,号称the lighter way to enjoy chocolate。英文名字Maltesers,原来“麦”的翻译很对,确实有malt的成分呢。Maltesers和M & M一样,是Mars产品,好象差不多时间在中国市场出现。

Image

putaopi
Posts: 4032
Joined: 2006-01-18 23:35

Post by putaopi » 2008-06-20 12:38

记得伯明翰在工业革命时是个满重要的城市,CAVA 看的这个Birmingham Back to Backs是在伦敦还是在伯明翰?是不是在伯明翰兴起的转而在各地普及的呢?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2:55

博物馆在伯明翰:http://en.wikipedia.org/wiki/Birmingham_Back_to_Backs

具体是不是在伯明翰兴起的不能肯定,但的确是工业化城市特别流行,比如Manchester, Sheffield, Leeds, Bradford。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6-20 13:27

一楼的壁炉总是生着火,不然无法供应热水,也不能做饭。烤箱是连在壁炉外铁架一起的,火上方可以吊铜水壶烧热水(难怪方言里水壶叫铜吊),熨衣服和linen(桌布餐巾床单)的熨斗也有专门的架子,直接架在火上。管理炉火有各种器具,铸铁为多,我也认不全,同行的老先生老太太很热心地给我扫盲,比如一种双重芭蕉扇形状的木制描花家伙,中间隐约有个气囊的,居然是吹火用的。
啊我在湾区见过这样的厨房. 一大堵砖墙在屋子中间,一面壁炉对家庭房, 一面炉灶对厨房, 侧面是烧烤台, 很长的砖面伸出来. 砖一直砌上去, 是烟道. 原来是这么来的. 我嫌对小孩子不安全, 卖方经纪很傲慢地说, 你可以拆掉, 但会降低房产价值. 我心里给他一个大白眼.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3:30

豪情说的这种双面通的炉子,我也在历史建筑里见过不少,应该算historical feature呢。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6-20 13:31

这两到三层高是一家人住吧?那比石库门好多了。

我一个上海亲戚,曾经买了一套石库门里面改装过的房子,共高四层,一楼客厅,二楼卧室一间,三楼卧室一间,四楼卧室一间,楼梯都是我们小时候爬的那种又高又窄的。

屋子里似乎还挺舒服的。其实又小又挤的房间也有它的可爱之处,只要不是三个成人同时在里面转来转去。
Last edited by 火星狗 on 2008-06-20 13:39, edited 1 time in total.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6-20 13:38

五十年代算啥历史建筑, 仿古而已. 美国家居仿古仿欧有几件, 假壁炉, 假护窗,假WINDOW BOX.

笑嘻嘻
Posts: 2331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6-20 14:05

真有文化,我心虚地说。
云浆未饮结成冰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8-06-20 14:33

真有味道. 这床上的BEDDING和美国很象.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6-20 14:38

我刚来的那一年,万圣节实验室的一个美国女生烤了纸杯蛋糕,上边有小黑猫。我忙不迭地吃了一个,发现是八角味儿的。。。。同实验室的一个香港血统孩子也拿了一个,我偷偷跟他说:别吃,是八角味儿的。他不信,反问我:什么糖能是八角味儿的啊?一进嘴里就木了 :shock: ,和我一样,偷偷吐到纸巾里,灰头土脸地说:还真是八角味儿的。
那个就是Liquorice的黑猫糖!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笑嘻嘻
Posts: 2331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6-20 14:39

我一边看,一边不自觉在脑子里对比近年来越拍越要表达当时生活的窘态简奥斯汀电影。
云浆未饮结成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4:47

也许我是先入为主受了以前影视版本的影响,觉得新版本们表现的窘态是现代人揣摩的窘态。其实Austen笔下哪里有真正的穷人?破落家庭的穷好歹是要硬撑面子的穷,这个Ang Lee版的理智与情感表现得比较合我的意思。05版电影的李子,实在就是个村姑,家里还养着鸡。这也是一种金斧子。

Back to Backs里面住的人,多数是每个月要跑当铺的主。据说这些街区拆掉后,他们被分配到郊区的廉租房住,刚开始的时候,每星期要安排大客车接送他们到城里的当铺的。

这种状态,倒是有点象Dickens的某些小说。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6-20 15:01

那个就是Liquorice的黑猫糖!
我都想买一小包来吃了。

以前看影视剧,我就觉得过去英国人民的生活挺苦的。冬天的早上也没暖气,从被窝里哆哆嗦嗦的爬出来,从一个大瓷罐里倒出冷水洗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6-20 15:03

奥四丁那是农村生活,敌更丝才是工业城市街坊。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0 15:04

火星你这描写的明明是长江以南人民的冬季状态。当然我们曾经有热水瓶,现在有热水器,这的确是个进步。

人民的确不甜,可你想想高师傅庄园的那些人,他们可不苦。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8-06-20 15:06

看过小说里写的中国人民的苦日子,我觉得英国人民一点都不苦。春梅抱怨从乡里新买的小丫头,晚上睡觉尿一炕,责令薛嫂儿领回去,再买个新的来。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camellia
Posts: 1146
Joined: 2003-12-04 19:17

Post by camellia » 2008-06-20 17:18

简奥斯汀写的再穷也是乡绅级别的,不是真正的农民。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1 3:03

写完了。这里还有一些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http://www.bbc.co.uk/birmingham/your_bi ... ndex.shtml

http://www.nationaltrust.org.uk/main/w- ... obacks.htm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6-21 5:28

CAVA wrote:也许我是先入为主受了以前影视版本的影响,觉得新版本们表现的窘态是现代人揣摩的窘态。其实Austen笔下哪里有真正的穷人?破落家庭的穷好歹是要硬撑面子的穷,这个Ang Lee版的理智与情感表现得比较合我的意思。05版电影的李子,实在就是个村姑,家里还养着鸡。这也是一种金斧子。

Back to Backs里面住的人,多数是每个月要跑当铺的主。据说这些街区拆掉后,他们被分配到郊区的廉租房住,刚开始的时候,每星期要安排大客车接送他们到城里的当铺的。

这种状态,倒是有点象Dickens的某些小说。
05版p&p里,又有猪又有鸡大狗到处窜的乡绅生活还算好,顶多是个副业,《being jane austin》里,大眼妹要和妈妈一起在烂泥地里刨土豆,惨的多。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6-21 8:43

邻里之间虽然全无隐私可言,更免不了争执,困难时却能互相帮助。从鸡犬相闻到老死不相往来,新的居住形式习惯起来真需要一段时间。
在中国也是这样。

现在有一种集体生活的运动,不过十分罕见就是了。好几家人住在一栋楼里,有一个公用厨房区,大家吃饭时见面频繁,平时也经常打照面,互相照应。

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对 community bonds 持有复杂的态度。一方面很不喜欢被邻居探头探脑打探和干涉隐私,在一个强调统一思想和统一道德价值观的社会里,一个爱讲怪话的自由化的人容易受到社区的一致压力被迫说违心话做违心事。另一方面,一定的人际关系和sense of community 还是有很多好处。更加接近人类进化多年的原生状态,我们对community 有种天然的需要。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6-21 10:04

想了想还不是做独立动物了?总有更重要的。 :preston_collar:

CAVA最后一张照片里面的设备是做什么用的?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1 10:45

就是前面提到的

sanxiao
Posts: 211
Joined: 2004-12-07 19:59

Post by sanxiao » 2008-06-21 15:04

就是背靠背的单进连片住宅,每家和邻居之间只隔一层墙壁
典型的Back to Backs每层只有一个房间,两到三层高,由极狭窄的楼梯连接。屋里没有水管煤气管,水从井里打,取暖、烧热水、做饭全靠火炉,电是很后来才有的。大部分的设施是共用的,设在院子里。
cava我特别没有想象力,既然“只隔一层墙壁”, 那应该是连成一派,每家一楼一个门进去两三层小楼,应该还有一个自己的小院子啊,怎么共用院子?难道是象四合院那样,一个院子三面都是房子?
还有,说最多的时候一个单元60余人,那每家是只能有一层,跟别人共用一楼的楼梯门厅? :doh:
活鱼十块一斤, 死鱼五块一斤;
活虾30一斤, 死虾15一斤;
活蟹60一斤, 死蟹只好扔掉;
所以, 生命宝贵, 我们要珍惜生命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1 16:02

Back-to-back houses are a form of terraced house in which two houses share a rear wall (or in which the rear wall of a house directly abuts a factory or other building).
所以是没有后门和后院的,只有前门。与左右及背后的邻居是墙而不是空地隔着。共用的院子,可以是一个block里,90度街角围成的四合院,也可以是平行房屋之间空地隔成的三到四合。

每户两间卧室,一个房间设两到三张床,每张床睡一到两个人的话,一个unit(courtyard)周围六幢以上的back to backs,应该可以住60多人。

sanxiao
Posts: 211
Joined: 2004-12-07 19:59

Post by sanxiao » 2008-06-22 8:53

这样说,他们的住房条件还是比我们的北方大杂院上海石库门,要好的多
活鱼十块一斤, 死鱼五块一斤;
活虾30一斤, 死虾15一斤;
活蟹60一斤, 死蟹只好扔掉;
所以, 生命宝贵, 我们要珍惜生命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2 12:46

纠正一下前面写的关于照明部分。

正补看去年错过的mini series, Elizabeth Gaskell的《Cranford》,第一集就正面写到蜡烛的珍贵,老小姐们晚上凑在炉火前阅读做针线,只点一枝蜡烛,轮流用。医生做手术而没有蜡烛,最后是各家各户捐献的。

搜了一下Regency时代的lighting,豪情说得完全对,油灯(Rushlight)比蜡烛便宜得多,所以是普通人家的照明选择。

这里一篇blog很有趣,"Light in Cranford and Sense and Sensibility":http://janeaustensworld.wordpress.com/2 ... nsibility/

顺便推荐一下这个剧,虽然才看了半集,感觉是典型的BBC costume drama质量,两位老小姐J分别为udi Dench和Eileen Atkins(高师傅庄园里的厨娘),演出十分精彩。

Image
Last edited by CAVA on 2008-06-22 12:57, edited 1 time in total.

笑嘻嘻
Posts: 2331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6-22 12:56

我记得我看呼啸山庄得来的印象是纸张也很贵。所以读者就在书的边上写字。嗯,上次 atiti 写的close hand 也讲到纸张贵。
云浆未饮结成冰

笑嘻嘻
Posts: 2331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6-22 12:58

Image
这张照片里有成套的瓷器,还有瓷器摆设,窗帘、墙纸。好像看着再窘迫也要有体面?
云浆未饮结成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6-22 13:03

只要有可能,窘迫也要维持体面,应该是这个concept。

小说的细节记得不真切,《Sense and Sensibility》电影里说到买不起牛肉和糖。可是出去picnic还是全副道具必备。

Cranford里刚看到一个生动的小情节,两枝蜡烛不一样长了,就吹熄短的点上长的。女仆进门来报告有客人来,立刻把两枝都点上。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