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叶灵凤笔下的江南风物 + 阿冬:夏天的吃食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分享]叶灵凤笔下的江南风物 + 阿冬:夏天的吃食

Post by CAVA » 2008-07-14 6:51

蚕最近写的小红萝卜菜式,让我想起汪曾祺笔下的杨花萝卜。在网上写食文章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叶灵凤的散文集《灵魂的归来》,也曾经慰籍过我的乡思。今日重读,开始思念酱生姜和萝卜头的滋味。我买杨花萝卜,一般也是生吃,或者糖醋酱麻油拌拌,偶尔不糖醋,和香菜末拌,更加清爽。

杨花萝卜及其他

  这几天,在我们家乡,会有一种新上市的萝卜,小而且圆,外红里白,只比樱桃略大,园丁将它们连萝卜缨扎在一起,十几颗扎成一把,洗干净了上市出售,又红又绿,色彩极为鲜艳,称为“杨花萝卜”。因为是时蔬,初上市的时候价钱颇不便宜。这种萝卜只宜生吃。因为小,并不需用刀切,只要用刀将它整个拍破,加糖醋酱麻油凉拌,像吃西菜的沙律那样,很爽脆可口。西菜里仿佛也有这种小红萝卜,は魅ヒ话耄挥靡涣矫斗旁谂璞咦鞯阕海幌裎颐墙弊鞔禾旌苷涔蟮氖笔摺?

  它们所以称为“杨花萝卜”,大约因为是在杨花季节上市的原故。另有一种较大的外红里白的萝卜,也是圆形的,那就不仅我们家乡有,在江南一带,一直到北方,都有这种红萝卜。近年有一部彩色的卡通片,名为《萝卜回来了》,主角就是这种圆形的外红里白的红萝卜。

  在我们家乡,这种红萝卜的产量很多,同白菜一样,是家庭中日常主要蔬菜之一。可以拌萝卜丝,可以红烧猪肉,可以同烧鸭煨汤。就是削下来的萝卜皮和切下来的萝卜缨,也可以用盐腌了,然后用酱油麻油拌了吃。这不仅因为一般家庭都懂得节俭,实在也因为萝卜皮爽脆可口,萝卜缨微带辣气,吃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

  广东人对于萝卜,似乎没有我们江南人对它那么有好感。一般人都认为萝卜破气无益,避而不食。除了蒸萝卜糕,焖牛腩,或者耙齿萝卜鲜陈肾汤以外,就很少有以萝卜为主的家常菜了。就是吃起来,也往往要放一点药材一类的配料进去。

  最使我看不惯的,就是天津的青萝卜,本来在北方是冬天解煤毒去火气的妙品,一般人都是拿来生吃的。可是到了香港小贩的手上却变成了“上海青萝卜”,而且宣传上海人用青萝卜瘦猪肉煲汤,最清凉正气有益,真使许多“上海佬”听了“为之吹涨”。

  在北方除了青萝卜,还有紫萝卜,这两种萝卜都可以替代水果拿来生吃,从来就没有人煮熟了当菜吃,只有宁波人将青萝卜用盐腌了当“咸菜”。

  扬州镇江的酱菜之中,有一种“萝卜头”小而嫩,是酱菜中的妙品,不知是用什么萝卜腌成的。家乡另有一种用胡萝卜腌成的,作殷红色;还有一种用白萝卜腌成的,每个萝卜切成两半,看起来像一只耳朵,都是早上吃粥的小菜。另有一种切成小块的五香萝卜干,那就是广东人所说的“菜脯”了

镇江酱菜

  镇江的酱菜,一向是有名的。种类有酱黄瓜,酱生姜,萝卜头,什锦酱菜,都是当地传统著名的特产。

  最近有一批这样的酱菜运到这里来发售。除了没有酱生姜之外,其余三种都有。都是用玻璃瓶装的,铁盖。美中不足的是,铁盖撬开后,就不能再用,一只质地非常好的玻璃瓶,就变成没有盖的了。以前曾来过一批,是用有螺旋的铁盖的,不知现在为什么又改了装。

  但这总比早几年用玻璃杯的铁盖装设计好得多了。以前那一只盛酱菜的玻璃杯,用意原来很好,吃完了酱菜还可以有一只玻璃杯可用,可惜那铁盖盖得非常紧,很难撬得开,往往要撬破了玻璃杯的边缘,深以为可惜。

  那时的酱菜除了杯装的之外,还有罐头的。只是浸在酱汁里的酱菜,实在不宜制成罐头,容易有铁腥味。从前镇江三和的萝卜头罐头就是此弊。现在一律改用玻璃瓶装,该是最理想的了。若是能用普通的螺旋瓶盖,使得这一只玻璃瓶将来还可以有用途,那就更理想了。

  这次运来的镇江酱菜,却是镇江恒顺酱醋厂的出品,用了金山寺做商标。镇江的滴珠黑醋也是有名的。吃镇江肴肉,吃上海大闸蟹,若是没有镇江醋,吃起来就要大为减色了。

  我记得从前的镇江酱菜,是咸得很的,咸得有一点过分。现在的新产品,没有那么咸了,但也有了新的缺点,那就是乳黄瓜的糖分太重,吃起来觉得太甜了。

  三种酱菜之中,滋味最好的是萝卜头,这也是镇江出产的酱菜之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是用杨花萝卜作原料的。贵小不贵大,腌制成酱菜后,外皮微绘,吃起来特别爽脆。

  这类酱菜,是适宜送粥,或是送茶淘饭的。这些都是滋味清淡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家庭小菜。吃惯了牛油面包或是牛奶咖啡作早餐的人,若是能找机会吃一顿白粥作早餐,佐以油条和几样小碟的酱菜,体验一下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的朴素生活方式,也可以滤清一下整天在这里所吸收的那些乌烟瘴气。

  早一向,这里还有北京酱菜可买,可惜现在已经缺货了。现在可以买到的只有天津虾油小黄瓜,是东北锦州的出品。

茶淘饭

  在这夏天的傍晚,肚饿的时候,能够有机会在家里赤了双脚,仅穿汗衫,吃一碗茶淘饭充饥,实在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夏天吃茶淘饭,本来是很寻常的,可是在小时候,大人见了总要加以劝止,说是吃多了会黄脸。到了现在,这一点“吃茶淘饭”的自由,总算由自己掌握到了,但是形势比人强,虽有这自由,却未必一定有时间和方便,因此,本来可以有机会吃一碗茶淘饭的,却终于吃了几块甜饼干,一片牛油面包。

  我说能够有机会在肚饿的时候吃一碗茶淘饭,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不仅不是矫情之谈,这里面甚至还有点庆幸。因为对我来说,这样的机缘,并不是随时都有的。

  讥笑以吃茶淘饭为享受的人,自有他们的庸福,可是每天不得不用茶来淘饭吃的人,也不免有他们的苦楚,唯有可吃可不吃。想吃而无法吃,一旦有机会能顺遂了这小心愿,这才会觉得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不过,吃一碗茶淘饭,也不是简单的事。

  首先是饭,这一碗饭,虽不一定要是冷饭,但是热饭却一定不行的,最好是新煮而又冷却了的。其次不能是烂饭,以不软不硬,没有大饭团的“剩饭”最为理想。

  再有,用来淘饭的茶,也是重要的。用“立普敦”红茶来淘饭,固然大煞风景,可是用碧螺春龙井来淘饭,不仅暴殄天物,甚至饭与茶皆不得其宜,也是双方都糟蹋了。以我的经验,就用普通的“水仙”,泡得浓一点,以热茶淘冷饭,饭浅茶深,坐下来未吃饭之前,先痛快的喝一口茶,乐在其中矣!

  吃茶淘饭不能没有菜,但这个“菜”以“小菜”、“咸菜”为宜,同时这里面也有点讲究。“肉松”只宜送粥,送“茶淘饭”就不相称;腐乳也是如此。咸蛋倒可以,广东人的茶瓜笋菜心倒是合适的。若是能有云南大头菜、香椿头,自然更合江南人的口味了。火腿也是不相宜的。用火腿来送茶淘饭,简直是呵道游山。

  什么都是家乡的好。我们家乡有一种用盐渍的萝卜干,可说是送茶淘饭的妙品。还有那些酱菜,酱莴苣酱生姜之类,用来佐茶淘饭,可说“天衣无缝”,简直令人说不出究竟是为了这些小菜而吃茶淘饭,还是为了茶淘饭而吃这些小菜。

笋脯豆的滋味

  现在已经是农历三月,在江南正是竹笋上市的季节。粗大的毛竹笋,已经没有纤纤的春笋和嫩竹笋那么名贵。但它的好处是产量多,市价相宜,可以切成大块来焖肉。这就是苏东坡所说的“若要不瘦又不俗,顿顿还他笋烧肉”了。

  除了烧肉之外,还可以“烧”了晒干,成为笋干。若是与黄豆同煮,就成为有名的“笋脯豆”了。

  “熏青豆”是用嫩毛豆制成的。“笋脯豆”的原料则是黄豆,也就是老了的毛豆,略加笋片,用适量的酱油和糖同煮,经过烘干或是晒干的手续,就成了“笋脯豆”了。

  这种“笋脯豆”,近年这里的国货公司也有供应,是上海的产品,味道好,而且吃起来不像“熏青豆”那么硬,细细的咀嚼起来,颇有本地人所说的“和味”之妙。此外另有一种福建的出品,称为“五香豆”,豆质就硬得多了。(上海人的 “五香豆”,是用蚕豆制的,这里所说的福建“五香豆”,却是用黄豆制的。)

  从前江浙一般人家,在春末夏初,毛笋最便宜的时候,总是大量的烧笋干制笋脯豆,晒好烘干以后,用瓷坛贮藏起来,可以历久不坏,有亲戚人家的孩子来了,就装一碟出来给孩子们吃。

  这种笋脯豆,也是送粥下酒的妙品,因为它的味道不咸,而且耐咀嚼,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壶绍兴酒,两个人对酌,呷一口酒,随手摸几粒笋脯豆送入口中,是有一种淡泊家常的风味的。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代,没有雪糕,也没有朱古力,能从大人手上拿到一把像笋脯豆这样的零食,是会感到非常满足的。现在的年轻人读了,也许会暗暗的好笑,笑我们这一辈子的人要求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满足。

  当然,现代的孩子们有他们的幸福,但是当我们想起我们的孩子时代,吃一把笋脯豆,玩几枚小钱一个的泥人,我们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不曾感到有什么贫乏。反之,我倒觉得现在的孩子过早的被剥夺了天真淳朴的享受,使他们一下子就成为“准大人”,反而是一种损失了。

  想想吧,我们现在老了,还可以吃一把笋脯豆,回味一下童年的滋味。现在的孩子们到了将来,有什么能供他们回味的呢?

薄言采芹

  偶然经过一家外国伙食公司,见到他们所售的自外国运来的生菜和芹菜,这种在本地市场上只售两三毛钱一斤的东西,放在他们冷藏柜里,售价竟在十多倍以上。虽然品种有点不同,而且又远自外洋运来,但是价钱贵成这样,果真表示它们与本地产品在滋味或是营养价值上有这样的悬殊吗?

  我不曾亲自买回来比较过,不想在这里下断语,但是就市上有一种售价相当高的“西芹”来说,我就觉得它的滋味远不及我们原有的芹菜。

  我是喜欢吃芹菜的,而且我的家乡也以产芹菜著名。那是一种称为“白芹”的芹菜,比普通的芹菜小而细嫩,茎是白色的,有一种清香。白芹炒烧鸭丝,是我们家乡菜肴中的一味隽品。陈作霖的《金陵物产风土志》记家乡的蔬菜说:

  初春黄韭芽,首夏牙竹笋;秋菘之美者以矮脚黄名,冬日则有瓢儿菜、雪里蕻、白芹,可烹可菹,其甘媚舌,最为隽品。

  家乡的芹菜,除了白芹之外,还有普通的大芹菜,称为“药芹”,香气很浓,可以炒猪肉丝或牛肉丝,配以少许豆腐干丝,是家常的送饭好小菜。不过由于它具有芹菜特有的那种香气,许多人就不喜欢吃,孩子们更是多数不喜吃。

  目前在这里所吃的芹菜,就是这一种。这种大芹菜,除了作小炒以外,还可以作其他炒菜的配料。有名的“罗宋汤”,其中也要放入少许芹菜。

  芹菜还可以凉拌来吃,而且这也是古来的吃法。罗愿《尔雅翼》说:“水芹二月三月作英时,可作范及熟瀹食之。”

  这就是拌芹菜。将芹菜切成寸许的小段,用滚水烫过,加以豆腐干丝和虾米,用酱油麻油和醋拌了吃,清香爽凉像拌萝卜丝拌菠菜一样,是江南一般家庭常吃的一味小菜。

  “醋芹”还有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唐代名臣魏徵的,见《龙城录》:魏徵自命淡恬,唐太宗一日向侍臣说:“此羊鼻公不知遗何好而能动其情?”侍臣说:“魏微好嗜醋芹。”于是唐太宗就传旨赐宴。特设醋芹三杯,魏微见了果然迫不及待,饭未吃完。三杯醋芹已经先吃光了。唐太宗笑对他说:“卿谓无所好,今朕见之矣!”

  醋芹大约是像今日的酸姜酸萝卜的制法,以醋浸或凉拌。这确是一味美食。不要说是皇帝当前,就是老虎当前,他大约也要连尽三杯的。

碧玉一般的莴苣

  在一家饭店上吃到了新上市的莴苣,自己到市上去买却买不到。吃到这种春蔬,就不仅意味到已是春天,在这里简直觉得初夏也快到了。

  本地出产的罐头酱菜里,也有用莴苣作原料的,称为“笋菜心”。除了这样腌制作酱菜以外,不见有其他用途,而且提出了“莴苣”之名,好像谁也不知道。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较老的生菜心。它可能与生菜是同宗,但是莴苣自是莴苣,决不是生菜心。

  我的家乡是盛产莴苣的,而且特别肥大,有时可以长至一尺多二尺,通称莴笋。

  有一种称为“莴笋圆”的食品,是将莴苣用盐腌渍后晒干,使它成了像扁尖笋那样瘦长的一条,然后将它卷起来,由粗到细,卷成一个扁平的小圆饼,这样就成了“莴笋圆”。这是我们家乡独有的特产,是送粥的妙品,同时也是一种可以送酒的小吃。这不是酱园的制品,而是像熏青豆和笋脯豆等等小吃一样,是属于食店的出品。

  制成了的“莴笋圆”,还保持茶青色,远看起来像绿豆糕一样。他们还喜欢在中心放一片晒干了的玫瑰花瓣,看起来特别精致。这是在春末夏初,莴苣大量上市的时候才有的应时小吃。过时就没有了。

  上海人在春夏之交所爱吃的“腌笃鲜”,有时除了鲜笋之外,也用莴苣笋作配料。但我认为最理想的吃法,是凉拌生吃。

  将莴苣斜切成薄片,那色泽简直像碧玉一样,用盐略加腌渍片刻以后,逼去盐水,用上好的酱油和麻油凉拌,现拌现吃,清香爽脆,有春天的感觉,也有夏天明快的感觉,是非常美味的蔬食。

  菜根有香,它可以当之无愧。

  北京的酱菜里,也有酱离直,是将整条的大莴苣,放在酱油缸里腌渍成的,已成紫黑色,依然爽脆。潮汕人的“笋菜心”,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制品,只是口味淡得多了。

  莴苣本是过了夏天就没有的,记得有一年深秋,在北京新侨饭店吃早餐还吃到了凉拌莴笋,我觉得奇怪,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四季青”的出品。他们说,现在的农村,又增产又改良,四季常青,要啥有啥。[/quote]
Last edited by CAVA on 2008-07-14 8:28, edited 3 times in total.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6:53

我们这一代人,首次听到叶灵凤的名字,应该是在鲁迅的那些战斗文章里吧。他的小说没读过,散文还是有点味道的。这几篇应该是他定居香港以后的作品。

莴笋圆在《半生缘》里有写到,不知南京现在还有没有这样食品。
叶灵凤(1905~1975),原名叶蕴璞,笔名叶林丰、L・F、临风、亚灵、霜崖、秦静闻、佐木华、雨品巫、柿堂、南村、任诃、任柯、风轩、燕楼等。江苏南京人。青少年时代在九江、镇江居住。毕业于上海美专。1925年加入创造社,主编过《洪水》半月刊。1926年与潘汉年合办过《幻洲》。1928年《幻洲》被禁后改出《戈壁》,年底又被禁又改出《现代小说》,1929年创造社被封,一度被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参加《救亡日报》工作,后随《救亡日报》到广州。1938年广州失守后到香港。从此在香港定居,直到1975年病逝。三十多年中,太平洋战争前编过《立报》副刊《言林》、《星岛日报》副刊《星座》,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一度被捕。其后编过杂志,写过甲申三百年祭和苏武吞旃之类的文章,更配合国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做过搜集抗战所需的敌情材料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编《星岛日报》的《星座》副刊,直到晚年退休。长期为《大公报》、《新晚报》、《文艺世纪》、《海洋文艺》等报刊写稿。其间应邀回北京观礼、参加招待会及到各地旅行访问数次。遗言以所弦善本清嘉庆《新安县志》献与国家(生前曾拒外人收购)。死后家属按照他的意愿,送广州中山图书馆,其余藏书尽献香港中文大学(他藏书甚丰,是香港有名的藏书家之一)。作品有:小说《菊子夫人》、《女娲氏的遗孽》、《鸠绿媚》、《处女的梦》、《红的天使》、《我的生活》、《穷愁的自传》、《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未完成的忏悔录》、《美的讲座》等;散文、随笔《天竹》、《白叶什记》、《忘忧草》、《读书随笔》、《文艺随笔》、《晚晴什记》、《北窗读书录》、《花木虫鱼丛谈》、《世界性俗什谈》等;有关香港的著述《香港方物志》、《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香港的失落》、《香岛沧桑录》、《香海浮现录》等;翻译《新俄罗斯小说集》、罗曼・罗兰《白利与露西》、显克・微支《蒙地加罗》以及《故事的花束》、《九月的玫瑰》和纪伯伦的散文等。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7-14 7:06

我忍不住想,苏东坡多半是个肚腩小胖,这么爱吃!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7-14 7:12

下午还想着写些江南的夏天家常菜呢 :oops:

我最早知道叶是买了三联的一套书(名字叫什么?《读书××》?完全不记得了,封面非常美),封面应该是比亚兹莱罢,就是鲁迅骂他抄袭的那位英国早夭天才少年。
三联出过许多叶的书,有一本应该是讲香港风物的,似乎也很好看。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7:16

写呀写呀,很合时令呢。我这会儿忽然很想来一碗冬瓜扁尖汤淘饭,再一小碟萧山萝卜干丁子炒毛豆。

苏东坡,对哦,竹笋和猪肉最出名了,还吃蒌蒿和河豚!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7-14 8:15

夏天的吃食

我家是南方人,却不能说是上海人――现在都是区了,名字提升一级,从前却是郊县,到南京路买衣服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可以兴奋一周。从前的上海概念较小,我同学住曹杨工人新村,亦称到淮海路南京路是“去上海”,逞论我这样真正的乡下小孩。

掌勺的是外婆,后来是妈妈,她们是绍兴人,故而是浙江风味。最出名当然是一味霉干菜扣肉。从前真的是自己做霉干菜,但气味太大,后来改为现买。现在的霉干菜并不好吃,因为要健康,只用瘦肉,霉干菜本来是要反复蒸,将肉中的油蒸出来,油汪汪地盖在饭上最美味,但现在只会越烧越柴,肉硬到像石块。

我绝不避忌吃肥肉,虽然出去吃饭时大摇大摆夹肥肉也让我很不好意思,于是也要装腔作势一番。

天热的时候吃冷肉最好,通常是酒糟的鸡,极嫩的白斩鸡浸在放了花椒等料的酒糟中,在冰箱里放一天拿出来,下粥最好,冰凉咸鲜。前两天还做了酒糟小黄鱼,当然不是真的黄鱼,假黄鱼也,稍微咸了一点。

大暑的时候要补,常吃黄鳝。比较粗的鳝筒,我喜欢烧汤,熬到汤色纯白,像鲫鱼汤似的,却另外有一种鲜美。而黄鳝也比较淡,不似红烧再洒胡椒粉一样浓厚。

毛豆是夏天最最好的食品,每天家里总是有慢慢一盘子毛豆。毛豆吸了肉味,简直妙不可言,所以最佳组合是榨菜肉丝炒毛豆,即使只有这一道菜,都可以津津有味地一勺一勺不停地吃;稍微清淡一点是用扁尖和肉末炒;或者再随意一些,用淡的老抽与姜末一起腌毛豆荚(连壳),也是在冰箱里放半天拿出来,可以当零食吃的,最好当然是配啤酒啦。

扁尖又是一样夏季餐桌必备,最通常是烧冬瓜汤,要配上虾米,带点腥气的咸。和扁尖一样是夏季必需品的当然是『鸡毛菜』!也是烧汤最佳,炒来就不好吃了,嫌油大。鸡毛菜烧番茄汤真是……叫人不停口。没胃口的时候这样两件就最完美了,稍微想吃肉的时候,丢两个油面筋就好,水面筋更佳,略带酸味的皮子。

空心菜因为据说是不打药水的,以前家里常常吃,简直到了天天吃的地步(没有绿叶菜会死的一家人……)。南方人就是大火炒菜,空心菜放不起,第二顿就变黄了,后来大家也要健康,就用水汆过,拿麻油和少许酱油拌,倒也清爽。不过米苋就只能炒,以前用红米苋,紫红色的一汪汤,张爱玲说她从前夏天总端着一碗紫红的米苋去舅舅家,但是现在不大有红米苋了,多是白的,少了新奇趣味,连带着也觉得不大好吃了。

说道米苋,烧的时候一定要加大蒜瓣的,小时候为了健康,还要每天早晨吃两瓣醋浸过的大蒜,而且吃过后也不刷牙或吃口香糖,反正大家都这样,也无所谓了。然而现在却失去了这样的乐趣,总觉得一张口就会雷倒别人,于是只有我外婆还夷然地吃着。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4 8:17

你们简直要谗死我了。泪奔 :verysad: :verysad: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8:25

冬冬这篇太好看了,平淡致真的夏日家庭风味。

冬瓜,米苋我们这里极少买得到,鸡毛菜从来没有。鸡毛菜和新洋山芋烧汤,也是美味。空心菜杆子掐成段,加尖青椒快炒,清脆而爽。或者切成粒炒豆豉剁椒。

霉干菜扣肉果然一定要有肥肉才好吃,菜和瘦肉都非常得益。

我每次回家必想吃黄鳝,可是多年没尝到小时候的那种鲜味了,好象也不大黄,莫非是养殖的?

上次回家带回两袋笋脯花生,虽然不是笋脯豆,过冰冻清酒也是回味悠长的。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7-14 8:36

我每次回家必想吃黄鳝,可是多年没尝到小时候的那种鲜味了,好象也不大黄,莫非是养殖的?
是的,最可怕是说还吃避孕药催长,所以一旦报纸上有此报道我们就有一阵不敢吃黄鳝。
上次回家带回两袋笋脯花生,虽然不是笋脯豆,过冰冻清酒也是回味悠长的。
这个很好吃啊,我最喜欢熏到很韧的细笋丝啦……一向是当零食吃的。本地的零食连锁店“来一份”里有,但加了太多紫色的大芸豆,那个从小没吃过,所以每次都挑出来,但挑出来后,就不剩下多少毛豆了,愁。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分享]叶灵凤笔下的江南风物 + 阿冬:夏天的吃食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4 8:45

CAVA wrote:蚕最近写的小红萝卜菜式,让我想起汪曾祺笔下的杨花萝卜。
火眼金睛的CAVA君!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4 8:48

上海人在春夏之交所爱吃的“腌笃鲜”,有时除了鲜笋之外,也用莴苣笋作配料。
我小时候在家里吃的腌笃鲜都是莴笋的。以至于后来看别人形容的腌笃鲜,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家里的版本不正宗。大概是在北京,物资不充足的权益之策。

阿冬
Posts: 242
Joined: 2008-04-30 20:32

Post by 阿冬 » 2008-07-14 8:55

silkworm wrote:
上海人在春夏之交所爱吃的“腌笃鲜”,有时除了鲜笋之外,也用莴苣笋作配料。
我小时候在家里吃的腌笃鲜都是莴笋的。以至于后来看别人形容的腌笃鲜,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家里的版本不正宗。大概是在北京,物资不充足的权益之策。
我家也用莴笋,和其他同学交流起来,他们都觉得奇怪,我只能含羞承认:我们是外地人……

现在好像很多在冬天吃,毕竟还是相当油腻的一道汤,但是妈妈说从前都在5月做,当时正好春笋上市。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4 9:00

我妈他们家倒是上海人,不过倒我吃到的时候,已经是“上海人在外地”了。

春天要是能碰到,一定要买带壳的豌豆,回家自己剥出豆子,加一点嫩肉丁烧个羹。有蚕豆的话,要加葱花做豆瓣沙。

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怀乡的举动。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9:05

跟我们这些人一样,没事儿就一起怀念家乡菜。

搬到法国西班牙住的英国人,最怀念的却是baked beans,还是听装的,你说说 :preston_collar:

豆瓣酥在时髦沪菜馆里是很流行的冷菜呢。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4 9:08

'外地人'。。。你们小时候在上海受过歧视吗?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有次我妈带我在上海转车间隙跑到百货商店,给我根雪糕咬着自己奋力挤进柜台买衬衫,有个售货员走过撞了我一下,雪糕碰到她衣服上,她奋力给我个白眼骂了一句"外地人"。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她怎么就能一眼看出这小孩是个外地人?长大了当然明白过来了,那是说我土头土脑的吧。 :mrgreen: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9:12

对有些上海人来说,上海市以外的全世界都是外地人,全部不“懂经”。可是并非所有的上海人都这样的,这个要mention一下 :-D
Last edited by CAVA on 2008-07-14 9:17, edited 1 time in total.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4 9:17

普遍规律是大城市里总有那么一拨儿势利眼。很多纽约人也是这样的啦。并不表示纽约人都是这样的。所以new yorker 跟manhattanite 是有区别的。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8-07-14 9:17,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4 9:17

我前次回国去了趟上海。

有一天我们俩和一对朋友(也从美国回去度假的),还有我哥,一起逛街。在巴黎春天看衣服。我们都是球鞋T恤短裤的装束。导购小姐正眼都不搭理我们。我们朋友拿了件裙子试,好象1000块,觉得小贵。
我们就问:那你平时去客户那儿,穿多少钱的衣服?
她说:100来块?
我们清晰地听见那俩导购小姐在笑。
然后我们说,那这也差不多吧。
这回那俩姑娘不吭声了。

再过一天,我妈也跟我们一起买东西。我妈用上海话跟人讨价还价,我只会听(也只有70%)不会说。我妈问我意见,我只能摇头点头。后来终于说了几句,买东西的上海人大惊:为什么你妈妈说上海话,你不说?!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9:23

不是说护短哈,年轻的导购小姐看人下菜碟,在国内也不仅是上海一地,上海的导购也不全是本地人(象伦敦的售货小姐先生各国人都有)。关键是要从气势上震住她们(哈,其实我也够幼稚无聊的)。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4 9:30

是滴,导购小姐都那副势利眼模样。要得到优遇的关键是从气势上震住她们,比如穿着PRADA 去买NINEWEST。不过话又说回来,咱跟个导购小姐斗什么闲气,要她看的起咱们干嘛。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4 10:53

哇,小K也有过精神创伤啊。

不止是外地人,上海本地“穷”人也一样挨白眼。我有个表姐,从小就发誓决不进fancy店,免得淘闲气。

导购的中年大叔比较含蓄点。年轻小姐基本上不太适合干这行,除非目标顾客是有钱的中年大叔。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4 10:56

没受创伤啊。那时候小不明白这是歧视。等明白过来已经长大够SECURE,这种歧视伤害不了我。即使在没钱买FANCY 东西的学生时代,售货员的白眼都不觉得怎么的。咱们社会主义配给经济末期长大的孩子,啥恶劣的服务没见识过。人售货员也不容易....
Last edited by Knowing on 2008-07-14 11:00,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4 10:59

小K的心灵真坚强!我老实承认,I had a lot of bad moments 并且留下了创伤……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4 11:06

你比我小好多岁吧。我的童年时代--八十年代中期--去商店买零嘴,售货员那叫一个爱搭不理!比势利的导购冷淡多了。都是无歧视的一概不甩顾客。所以我习惯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11:08

没必要创伤啊,就象小K说的,不要跟她们一般般见识。她们所在的天地,只是商场和柜台而已。你的天地,物理和心理的,都宽阔得多。她们的态度赶走了buying customers,是她们的损失。同样的货色在其它店铺也买得到,咱有挑选的权利。啊原来阿Q对我的影响深远。

服务不好的地方,心情很好的时候我会跟他们指出。心情一般的时候一言不发,下次不上门就是了。
Last edited by CAVA on 2008-07-14 11:12, edited 1 time in total.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4 11:11

小K我看上去真的那么少女嘛?事实上我的童年时代也在80年代中期,搞不好还早一点呢。 :BloodyK:

小时候没反抗能力,也没人和我说“她歧视说明她没素质”这种真理,不过现在好多了,谢谢CAVA同学。 :mrgreen: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wuliaotou
Posts: 349
Joined: 2005-08-02 20:50

Post by wuliaotou » 2008-07-14 11:55

我倒觉得现在上海基本不太会歧视不会说上海话的人了。走在大街上,同时说上海话的人的比例越来越少。上次我回家,大马路上听到的都是普通话,就我和某人互相说上海话。这还不是在浦东。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12:16

我的观感和wuliaotou一样。本地阿姨们也流行讲不标准的普通话 :mrgreen: 学生们之间也越来越少讲上海话了,其实是有点可忧的,存在方言式微的危险。

回到夏天的食物来,糟鸡糟肫片糟凤爪尖糟肚子糟门腔,醉海货,冷面冷馄饨,都是很适合的。我们小时候的暑假是天经地义要剥毛豆的,不知现在的小学生怎样。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4 13:14

孙同学又吞吞吐吐! :mrgreen:

Manhattanite:Carrie Bradshaw in <SATC>, Karen Warlker in <Will & Grace>,

New Yorker: Phoebe Buffay in <Friends>, Liz Lemon in <30 Rock>


我喜欢吃一切糟的醉的腌的熏的东西。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miumiu
Posts: 177
Joined: 2006-01-31 7:53

Post by miumiu » 2008-07-14 13:29

莴苣笋是不是上海话里的“香无笋”?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13:44

呵呵,应该是的吧,香莴笋,或者如以前食堂里写的:香午笋 :mrgreen: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8-07-14 13:45

我怀疑叶说的白芹是我们家乡的水芹。的确好吃,但是产量少。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4 13:52

我猜也是。水芹比普通芹菜甜而细嫩,的确有清香。好象也贵得多。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5 12:06

网上读报看到这张图片,回忆起小时候不喜欢百合的苦味,更不喜欢撕掉里面那层皮的工序。现在想起来,绿豆百合汤真是最适合的夏日甜品。

Image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5 12:09

我还是不喜欢百合,也不喜欢苦瓜,也不喜欢酒浸杨梅,汗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5 12:12

总结得不错,都是小朋友不爱不理解的味道。苦瓜现在是我最爱的蔬菜之一。杨梅啊杨梅 :verysad: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5 12:16

现在葱蒜姜都是多多益善,芫荽也完全没问题,将来一定会再进化的,握拳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8-07-15 12:33

我在上海倒没受什么歧视。倒是来这里,一个美国人从上海回来跟我炫耀他的汉语,问我:你是哪里人?我说东北。他说:你是乡下人 。我 :evil:。 他说:啊,那你就是外来妹。我 :worthy: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5 12:40

火星狗 wrote:现在葱蒜姜都是多多益善
有同感。我家以前只吃姜,蒜和葱很少买。尤其北京不常见香葱,都是买大葱,一捆一捆地买。难得需要,我跟人家说买两根,人家白给我就算了。到了美国以后,我忽然做菜葱蒜下手都很大了。

我小时候特别讨厌吃蒜苗(或称蒜薹)、青蒜(或称蒜苗),觉得这些菜味道又冲,还又甜又咸的。现在倒特别爱吃。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5 13:05

北京传统夏天都吃些什么?书里读起来,酸梅汤,炸酱面,豌豆黄,冰碗(这个我在北京没见过呢)。只是最近大家都被小龙虾俘虏了。

其实肚子里刚装了一堆意大利火腿,香瓜,草莓和粉红CAVA,不过好象季节感不最满足的样子。

笑嘻嘻
Posts: 23308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5 13:18

北方生活很清苦啊。 :let_me_die:
云浆未饮结成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5 13:24

我们家不算土著,土著得看梁实秋。不过确实象笑嘻嘻说的,挺简单的。象王世襄的儿子王敦煌写的《吃主儿》,一碗羊肉喂汆儿面写那么好多页,南方人估计得撇嘴。

我小时候托在人家,他们家老家是河北香河的,记得夏天吃炸酱面、打卤面(肉片黄花木耳的卤,或者西红柿鸡蛋的卤)比较多,吃很多凉拌菠菜粉丝、小萝卜蘸酱、凉粉儿。偶尔改善生活,忆苦思甜,还在后院的柴锅里,下面熬棒子面菜粥,上面贴玉米面饼子。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5 13:30

咱俩想到一处去了,刚把梁实秋和《侠隐》拖出来搜一遍,不得头绪,又换邓云乡和唐鲁孙,立刻发现了打卤面。菠菜粉丝很好吃啊,拌点虾米碎和芥末(英国芥末和哇撒比都好)。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7-15 13:40

痛苦的说,人家夏天也吃酱肘子的吧?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8-07-15 13:51

火星同学看不下去这里列的菜式都太素了是吧?呵呵呵。疰夏需要补补,吃点肉食也是应该的,好象阿冬吃黄鳝一样。梁实秋不是也要吃烧羊肉嘛 :mrgreen:

笑嘻嘻
Posts: 23308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5 13:52

南方、北方物产的区别在物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特别明显。我们小时候正好又是配给制的年代结束的时候,从前老北京的那些私营饭馆也没见过。长大以后还没来得及享受富裕北方的物质生活就出国了。这边认识的上海女友抱怨说大学军训到大连一年,吃得怎么怎么差,为此她对强制军训有非常负面的看法。我听了半天,忍不住说我们北方人从小都这么过的,实在算不上是故意特地给你们苦头吃。全年去苏州,才真正有了文化冲击。南方物产真是丰富。人的想法也不一样。所以,看,你们这些鱼米之乡的人们对童年个个都有充满了地区物产的美食回忆。
Last edited by 笑嘻嘻 on 2008-07-15 14:01, edited 1 time in total.
云浆未饮结成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8-07-15 13:54

我在北京是没吃好。可我觉得那是共产党的错。解放前的小说里吃的很多也很好。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5 13:55

我很认真地回忆了一下,完全没有在我大妈(托的那家)吃酱肘子的印象。

不过有印象春节的时候吃酱牛肉,因为跟我家我外婆家的吃法都不一样:酱牛肉买回来切薄片,扑上薄薄的蒜片,撒上醋。

那时冰糖炖蹄膀、浦五房的卤肉,都得在周末或年节我外婆家的餐桌上才出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8-07-15 13:57

今天彻底摸鱼,我另外写个有关那个年代吃的小故事。

笑嘻嘻
Posts: 23308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8-07-15 13:58

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北京掐私营什么的肯定比别的地方严重。享乐基本就指向资和修了吧?听起来好像中世纪的基督教一个理论。 :dizzy:
云浆未饮结成冰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