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笔记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刀锋》笔记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5-08 14:15

我对毛姆叔叔个人化的喜爱之情

没怎么犹豫,当天晚上就把《刀锋》给揪出来读。有了上一次《人性的枷锁》的经验,简直是怀着小孩进迪斯尼乐园的心情往《刀锋》里跳。哎,要毛姆叔叔fail我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正是横看竖看,越看越爱。看得时候连励志都忘了,事实上的确也不像《人性的枷锁》那样是励志书,如果我说我觉得好读多了,是我读的最顺畅的小说之一,会不会显得有点变态?总之就是一边读一边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好像群众在读治愈系的幽默杂志。一开始看到只有六章还有点小失望,要是有sizzling four hundread chapters ( Blackadder语)该有多好,这样的小说我好像可以无穷无尽的读下去也不厌烦。

看到其中一句“穿过阴暗狭窄的敖德萨街”,一个从未想过的想法掠过了我的心头,这是以前读的汗牛充栋的欧洲游记和毛姆叔叔自己的《人性的枷锁》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有点想亲眼看看哦,也穿过这条街,体会一下那种很可能会让我觉得亲切的阴暗狭窄的气氛,因为毛姆叔叔也体验过又很喜欢啊。这是我literally第一次觉得和欧洲/法国有了某种personal的联系和向往。就像那些声名赫赫的大博物馆,即使藏了成千上万件宝贝,也只是遥远的陌生仙境。直到有一天,在书上看到一件古代艺术品,像被雷劈一样呆了半天,回过神来注意到书上的一行小字,现藏于XX博物馆,于是对自己说,那要去看看啊,怀着看望熟悉的朋友的心情。

从看第一章起,我就一直在想,有没有很好的《刀锋》的电影电视版本?要英国人演!我特别要看英国人演的谭伯顿,也要看英国人演的毛姆叔叔,更要看大叔们笑死人的互踩痛脚的飚戏。还有好多好多的场面,我忍不住在心中一幕幕的翻译成活生生的画面,甚至连谭伯顿大叔家的约翰,很有气势的对毛姆叔叔说:我相信宗教就是神父用来欺骗人民的工具。一定要把这样富有自由革命气息的法国群众拍出来啊。当然也不能漏了他老婆在他肘后推了一把,他就扑通一下跪在主教面前,还被主教同志饶有兴味的酸了一顿。这样好玩的活剧,不拍出来是多么可惜啊。

------------------------------------------
关于序言的一些想法

看完小说,不顾已经是深夜11点的事实,翻到前面把序言看了一遍,好像吃了一顿好饭因为舍不得离开还得搭一杯咖啡。咖啡的质量不重要,只要能让我想到“又多了解了一点毛姆叔叔”,“这个地方好像有点道理哦”,或者“胡说八道”,就都达到了思想深化的目的,我想任何一篇评论都会有这些效果吧。

大概是个中国教授写的序言,又津津有味的把毛姆叔叔的生平温习了一遍,不过还是没有解开看《人性的枷锁》以来一直存在的疑问。毛姆叔叔在海德堡曾经呆过幸福的9个月,也的确在英国学过医,可是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去法国学画以及和文艺青年搞得一起的涅?履历里面的确有因病在布列塔尼呆过一阵,不过布列塔尼的海水浴和“蒙马特高地上兔子窝(Merhahahaha,请原谅这疯狂的笑声吧,实在是被文艺青年提起巴黎就好像革命青年提起延安的派头搞烦了)一样的画家画室”之间有什么联系涅?而且毛姆叔叔的确是身在其中生活了一段时间,能够活灵活现的写出苏珊这样的角色。话说苏珊这个角色让我想起摇滚青年群中到处睡的那些女人,是同一种社会角色在不同的时空中的精确复制,如果不把男女平等搞好,在下一个时代的青年文艺潮流里一定还会重演吧。

序言里还介绍了一些毛姆叔叔和其他文学家叔叔互掐的细节。比如他很看不起亨利詹姆斯。恩,我只看过《螺丝在拧紧》,感觉是清教小白兔的生活中的邪恶,但是我也不喜欢呀。另外他和沃同学也掐过哦,为了很无聊的问题貌似,沃同学主张小说不能写第一人称,毛姆叔叔主张最好要第一人称,那个理由我看了很喜欢,就是说人是不可能做到上帝视角的,当然最好从自己最有把握最真实的角度写。不过沃同学也一定有他的很有道理的理由吧。

中国教授照例说拉里的生活态度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的空虚思潮”,嗯,可怜的古代人,老是掉在某个思想空虚的时代里面,请穿越到思想充实的现代理想国来吧。后面还有一句让我看了乐开了花。这位教授说毛姆的人物让人有真人的感觉,读者看了毛姆的小说,好像真的看到那个时代的人。而有些作家的人物,戏剧夸张到令人不耐的程度,看了一点也不能了解当时的人的精神面貌。他举的例子就是――小杜丽……我其实小时候看过小杜丽的,不爱看,看很多Dickens的其他作品也觉得不爱看。或者更应该说是毛骨悚然,债务监狱里面悲惨的千奇百怪的景象,几十年披着白婚纱的老姑娘,看得时候简直汗毛倒竖,这样不能引起阅读愉悦的小说于是就被我无情的抛弃了。狄更斯写到恶的时候,绝不肯soft一点点,怎么让读者难受怎么来,或许生活在恶劣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群众就吃这一套吧。相比之下毛姆叔叔滑头多了……那位教授同志大概也是在狄更斯的小说里受了心灵创伤,所以就在序言里公报私仇的发泄一下吧。

------------------------------------------------------------
怪怪的结构

看完之后,我忽然想,这部小说和Brideshead Revisited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多么像啊。故事的中心都有一个笼罩在云雾之中,不肯对说真心话,但是又很让观众好奇,忍不住要把他的边边角角拼凑起来的角色。

Brideshead Revisited里面的中心人物太讨巧了,挑逗起来的是群众非常基本层面的情感,亲子关系,同情心,同理心,女性观众和富有女性气质的观众更是被狠狠的挑逗起了母性。于是在Sabastian这颗伯利恒之星的指引下,被沃同学牵着鼻子很辛苦的到处乱跑。到后期那是真辛苦啊,特别是沃同学已经给过塘吃,下面要开始正式贩卖长篇大论的严肃理论的时候,简直是让读者在泥泞的沼泽地里挣扎。

这部小说里,嗯,我不得不说,拉里远没有Sebastian引起群众的爱意和保护欲哦。但是可怜的毛姆叔叔,偏偏他对大众也爱时常想想的亲子关系没那么感兴趣(重大发现,他从来没写过哦!这一点如有反例请纠正),他的脑子里萦绕着一些怪怪的问题,像人生有什么意义涅?如果对现实人生不感兴趣该怎么办涅?偏偏他也很想和群众分享他对这些问题的严肃思考,或者说,希望没耐心的群众能乖乖坐好,听他把这个问题讲完。题材不吸引那只好在手段上下功夫了,像讲马列主义的老师要想获得学生的爱就一定要多抖包袱。所以――介就是《刀锋》让我觉得好读的原因,毛姆叔叔为了让群众乖乖的看完书而不是说“讨厌”然后一把扔掉耗费了多少心血啊。引起观众复杂观感和情绪但是决不会让人觉得“太讨厌了我不要看了”的大量人物,像bestseller一样不停的抖包袱的写法,流畅的分布着的插科打诨,就是最后这点害的我抱着要严肃思考人生的目的来看这本书却像看Keroro军曹一样不知不觉在哈哈狂笑中看完了之后才懊悔应该看得更严肃更慢一点现在好像错过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怎么办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真是过于好读了一点。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把拉里这个不讨喜的角色硬卖出去。毛姆叔叔这颗想要please读者而不愿意把他们虐到的心是多么温柔啊!就算是到了第六章,做完游戏要讲课了,毛姆叔叔也很厚道的说,下面是严肃部分,请慎入。就算不入也不是损失,这个故事已经很完整的讲完了。我相信他是很真诚的。相比之下,一定要把糖和黄莲一起喂给读者的沃同学,逼着读者当灰姑娘,面对着捡也捡不完的灰里的豆子,真是好阴险啊。

--------------------------------------
毛姆叔叔在小说里常常从事三种活动
1。和蠢/笨/盲信宗教/势利眼/长得有点像小猪但是心地善良温和对毛姆很好的群众愉快地渡过每一天
2。外星人观察,常常有几次近距离的第三类接触
3。被小情人/小情人的各种化身挑逗出复杂情感

在这部小说里,这三类人的代表分别是谭伯顿/拉里/伊莎贝儿。

---------------------------------------
毛姆叔叔笔下的谭伯顿

在这部小说里面,谭伯顿叔叔算不算最简单的人物涅?他的性格就是两个主题――1。仁慈宽厚,2。社交狂热症。之所以让读者(我)这么过目不忘,完全是由于毛姆可怖的写作手法,像是个撰写只有两个主题的交响乐的作曲家,两个主题强力的映照交缠,一直淋漓尽至到曲终。不知道不那么有才华的尽写“简单”题材写了又被群众嫌浅薄的作家看到谭伯顿心里是什么滋味,这样两个一点也不深刻的主题,被毛姆叔叔写出了这样强烈的效果。

其实我看到主教同志的总结性发言――我们的朋友,他的缺点是浮面的,他整个人是仁慈宽厚的――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前面一段又一段让人眼花缭乱的描写牵着观众一会笑的肚子痛一会被感动的眼睛红,最后两句话居然概括的这么精准无比,毛姆在创作这个人物之初是不是已经想出了这样两句话,之后虽然像万花筒一样却始终严格的围绕着这两句话展开?当时我以为谭伯顿这个人物已经圆满的结束了,我的小脑瓜里的想象力早耗尽不用说,毛姆的手法也展示了又展示,又有这样盖棺定论的两句话,谭伯顿已经可以在万众的欢呼声中了无遗憾的谢幕了。想不到啊想不到,真正的高潮居然还在后面?最后谭伯顿临死前的那段,给了我强烈的阅读快感,到了汗毛竖起的境界。

谭伯顿和《人性的枷锁》里面的好群众不一样,那里面的人物很――嗯,布景版,只能引起读者轻微的愉悦感和安全感。那是因为――毛姆叔叔站的离他们并不算太近。而谭伯顿,则是毛姆叔叔的很好很好的朋友。谭伯顿死的时候,守在他身边的是毛姆叔叔。小说里对谭伯顿的描写,和对拉里和伊莎贝尔的描写鼎足而三,拉里和伊莎贝儿,都抢不走谭伯顿身上的光彩。毛姆叔叔,呃,对谭伯顿叔叔一定很有爱吧?作家的爱有多深,读者的爱就会有多深。

毛姆常常爱写这类人物,有着可笑的缺点却对人(毛姆)很好的群众。这类角色算是救了毛姆叔叔的小说,虽然是简单的角色,却给读者温暖的正面印象。不然如果都是外星人和小情人,看他的书就要变成一种折磨了,大概和看狄更斯差不多。不过这样一来正统派的批评家大概会更爱他吧。

如果真有很好的刀锋的电影电视版本,我最想看的就是谭伯顿,以及和他吵吵闹闹显得非常平易近人的毛姆叔叔。看上去会不会有一点像Jeeves and Wooster?其实,这种手法在英国喜剧里很常见呢,可笑的缺点被写了个淋漓尽致,宽厚的小绵羊一样雪白的心也被写了个淋漓尽致,虽然常常藏在一个让人笑痛肚皮的躯壳里面,这种作品,我们称之为治愈系。

------------------------------------------------------
毛姆叔叔笔下的拉里

拉里和高更多么像啊。在小说里,每隔几年神秘的露个面,讲叙一些宇宙另一端的事情,有时候什么都不讲,只带来神秘的宇宙的气息。毛姆叔叔不自觉地被吸引着,在和谭伯顿打打闹闹/和伊莎贝尔打情骂俏的间隙,怎么也无法把那个明明只是惊鸿一瞥的身影从脑海中抹去,而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把一点点碎片拼凑起来,拼出宇宙另一端的景象。心中莫名的情绪莫非是――向往?总之毛姆叔叔最后还是好好的生活在地球上。

拉里和高更的共同问题是:他们对那些据说是“非做不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不感兴趣,而且的确撒手不干了。毛姆叔叔对这些事情肯定是很厌烦的,按他那个在《人性的枷锁》中得出“这一切都不重要啊不重要”的性子,但是他没有撒手不干的勇气。据说做任何事情都是要motivation的,群众做“非做不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一些相信这样最好,一些相信这样有意义,一些相信这的确是人生的职责,一些是迫于从众的压力,想被人接受,不想被人当异端。毛姆叔叔就是被最后一个动机牢牢的绑在地球上,不得不怀着厌烦又兢兢业业的干下去。

如果有一天,这些motivation都不成立了怎么办?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的群众中的某些不幸的个体,在生活中某一刻,突然惊觉,怎么搞成了这个样子,这一切都好像很没有意义啊,不过很多不会就此向那神秘的宇宙另一端的禁地飘过去,而是打个寒噤,“我在乱想些什么啊”,然后回到自己熟悉的世界中。这个话题让人害怕,简直像把人的立足之处一把抽掉,所以拉里让人害怕,这个角色不讨喜到极点。

很不幸毛姆的一部分也是个怪叔叔。毛姆叔叔对这个话题怀着浓厚的兴趣,Phillpe最后得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结论,《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的主角都是外星来客。毛姆叔叔也很害怕宇宙的另一端是个无边无际的大黑洞,但是他的好奇心也很强烈。

我总觉得,motivation是化学物质,有了这些化学物质,你就可以做和这些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女人占便宜多了,育儿的本能会推着她们离开宇宙黑洞。男人就有点可怜……如果从小把某些事情,比如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和这些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或者把“不要被社会排斥哦”和这些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或者和人相亲相爱和这些化学物质联系在一起,那么就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好社会人/和人相亲相爱。高更的问题大概是他的艺术冲动忽然让他释放了大量的化学物质,远远超过了其他物质,于是他头也不回的走了――至少有个地方可去吧,他的宇宙的另一端的景象是一幅明晰的画。拉里就非常惨,飞行中的神秘主义体验让他释放了大量化学物质,战友的死大概不小心把以前形成的本来就不太牢固的bonds都摇散了。高更可以躲到巴黎作画,拉里没法在天上飞一辈子。于是他上下求索,恩,好像浮士德同志啊。浮士德同志在到达某个道德高地的时候欣喜地收手不干了。毛姆叔叔就太狠了点――还是道德作为motivation本来就不太靠的住,只是人类又一个一厢情愿的幻想?拉里的抹大拉拯救计划也失败了,没能帮到他。最后是在东方的神秘主义体验中,蓬头垢面肉体已经exhuasted的拉里又体验到了那种化学物质,至少带来了暂时的平静。从我的角度看,拉里是个不幸的个体,别人不怎么费力就有的化学物质,他要那么辛苦的才能得到一点点。但是让拉里走别人的路,他大概一点化学物质都产生不出来。每个人的道路都是唯一的,life is doomed.

--------------------------------------
毛姆叔叔笔下的伊莎贝尔

我是看到毛姆叔叔和伊莎贝尔调情的那一段才突然惊觉,伊莎贝尔的身上带有毛姆叔叔的小情人的特征。恩,那一段写的真是撩人啊。我又好气又好笑,原来毛姆叔叔的另一面是这个样子的,他在《人性的枷锁》里面死也不肯写的一面,在《刀锋》中终于补全了。

谭伯顿是暖色调的,伊莎贝尔则是冷色调的。毛姆写她是个脸色红润身材微丰的青年姑娘,一看就让人有种幸福生活的感觉。后来又很起劲又色迷迷的写她的可以和雕像媲美的鼻子曲线和小腿(!终于看到毛姆对女性的肉体感兴趣了,但是,介是假象!),还有她对待丈夫和孩子们的完美无瑕的方式。但是,这些都是表象,beauty is skin deep。毛姆从来没有夸过她内心仁慈宽厚,像他毫无顾忌的夸谭伯顿那样。谭伯顿的内心是粉红色的,拉里的内心是过于洁净的白。伊莎贝尔的内心,根据毛姆叔叔偷看到的,可能不是那么宜人。

伊莎贝尔和拉里分手的那一段,是鸡同鸭讲的形象画面。或者像拉里忍不住发笑讲的那样――一个要上喜玛拉雅山,一个要下印度洋,这句俏皮话大概是毛姆想出来的?伊莎贝尔为了说服拉里,大段大段的演说着美国要进步的重要性,单看文字好像没褒贬,或许还会怀疑伊莎贝尔真的信这个。但是如果想想毛姆叔叔信什么,想想他在现实中看到这类人会怎样尽情刻薄,想想他是用怎样的心情写下这段,简直是让人毛骨悚然的好玩。后面毛姆叔叔索性连伪装的中立立场都不保持了,当面指责人家你是为了方钻戒指和貂皮大衣,结果被人扔蛋糕。不知他和小情人也上演这火爆的一幕否?

后面和拉里重逢之后的伊莎贝尔被毛姆叔叔写的格外不留情。她对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都没有passion(看来毛姆叔叔也盼望小情人对他有passion啊),对遭遇悲惨的索菲意外的没有同情心,连格雷这头脑简单的熊叔叔都动了恻隐之心,很可能伊莎贝尔没有任何同情心。表面上是个美妇人,用“钢铁般的意志”让一切井井有条完美的像样板房,不小心偷窥到人性自由表达的那一面的时候,看到的是丑陋的情欲(莫非小情人的情欲不是对着毛姆叔叔表达的?)和对拉里的占有欲,像伤人的烈火一样,毫无顾忌的往外喷。去掉那“钢铁般的意志”,伊莎贝尔有点像个原始动物,肆无忌惮,有啥想法就表达啥想法。不过看来毛姆叔叔就爱这个,面对着这样一头被社会规则捆起来的美丽的动物,他色迷迷的吻在了人家的嘴唇上。毛姆叔叔的心,有时候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9-05-08 14:56

我决定,不在人心惶惶地周五下午看这篇,忍住了找个安安宁宁的时候慢慢品。

putaopi
Posts: 4032
Joined: 2006-01-18 23:35

Post by putaopi » 2009-05-08 15:05

谭伯顿是哪一个?Elliot? 他很gay。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5-08 16:44

蚕可真捧场啊。 :mrgreen: 随便看看吧,越到后面越不严肃。

是伊莎贝的舅舅,他很英国是真的。过去欧洲不兴肌肉男这套好像。

buzz
Posts: 560
Joined: 2008-09-06 15:53

Post by buzz » 2009-05-08 17:43

笔记写得好看。 以前是被siddhartha,independence day之类寻找人生意义的书弄伤了胃口。 看火星同学说的很有意思, 想读一读, 谢谢了。。。

putaopi
Posts: 4032
Joined: 2006-01-18 23:35

Post by putaopi » 2009-05-08 18:57

火星狗 wrote: 是伊莎贝的舅舅,他很英国是真的。过去欧洲不兴肌肉男这套好像。
我觉得他不是英国,而是Gay,:-)不是后来还有段说他如何提拔小男生,小男生不领情,瞧不起他老派人儿的那一套,他气急败坏的吗?他热衷于社交,是为了扩展business contact,是有目的的。就跟我认识的一个realtor一样,成天家里开party,各种校友会活动很积极,和湾区的四分之一人口都是朋友。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这个舅舅。

orangetabby
Posts: 310
Joined: 2003-12-06 12:59

Post by orangetabby » 2009-05-08 19:20

写得好看。《刀锋》和《月亮和六便士》都是很吸引人读下去的书。《人性的枷锁》我就读不下去。

看《刀锋》前后,我正对冥想,YOGA之类的感兴趣。还自己体会过冥想过后的HIGH,呵呵,维持了三天的HIGH。

所以觉得Larry的追寻,心路历程也也还算正常。好奇Larry原型是谁。
Last edited by orangetabby on 2009-05-08 19:26,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性格决定命运, 基因决定性格.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怨天怨地怨爹娘.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5-08 19:24

要是对毛姆的哲学问题不感兴趣,不看第六章就可以了,我觉得是本读的很开心的小说。

当时的社会规则大概不允许他提拔小女生吧。 :mrgreen: 我觉得有点像武侠小说里老师傅提拔年轻徒弟要把一身绝艺传给他的那个味道,可惜很痛苦的失败了哇。这么喜欢联络的人,不像是单纯为了business的目的,肯定有精神上的满足在里面,Elliot舅舅在这上面的精神追求和寄托格外强烈,后来不搞business了还是以一样的热情全力以赴的社交。毛姆给的解释讽刺又带点微微的温情,说Elliot在这上面有种"浪漫情怀"。

我喜欢Elliot是因为毛姆写他对姐姐/伊莎贝尔/毛姆的感情的着力刻画,唯一能让他牺牲社交的就是亲人的emergency需求,这是很大的牺牲哦。 :mrgreen: 毛姆一旦想让读者爱上什么人就爱写他/她对别人好,百试不爽,连格雷爹这种残酷无情的老资本家都对自己的儿子怀着温柔热烈的感情。另外写Elliot也实在是搞笑,那样爱自己的亲人,还是挑剔的嫌她们在社交场合给自己丢面子,押着她们上Channel做新衣服。

buzz
Posts: 560
Joined: 2008-09-06 15:53

Post by buzz » 2009-05-08 19:25

orangetabby wrote:看《刀锋》前后,我正对冥想,YOGA之类的感兴趣。还自己体会过冥想过后的HIGH,呵呵,维持了三天的HIGH。
冥想过后的HIGH是什么样的感觉? 怎么维持三天呢?

我经常体会跑步的HIGH: 那是一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超级有力量的HIGH, 及其愉悦。 但维持时间很短, 启动时间也很长。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5-08 19:30

Larry的神秘主义我反而没怎么在意,我很早之前就确定对我这个个体此路不通了。

说原型是剑桥大学的一个教授?贴人家写的一段
拉里的蓝本,原来是剑桥大学新近逝世的哲学教授维特根斯坦。这位教授是奥地利人,在剑桥大学学工程学,偶然也研究一点哲学,听过罗素和摩尔的课,但颇能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第一次大战开始,维特根斯坦担任军官并论为俘虏;战后隐居奥国,当小学教师和修道院园丁。他的剑桥大学同学兰姆赛和布里斯威特在奥地利访求到他,力劝他重新把哲学抓起来,维特根斯坦于是跟当时的维也纳学派石里克等人稍稍往还;一九三○年,受聘为剑桥大学研究员。后来摩尔退休,维特根斯坦却继摩尔被任命为哲学教授。以一个外国人在英国的学术首府担当这个职务,可以说是殊荣,但维特根斯坦却引以为苦,经常劝他的学生不要在大学教书,尤其不能教哲学。一九四七年年纪不到六十就退职,一九五一年逝世。毛姆在一九四四年出版《刀锋》时,维特根斯坦还活着,所以作者在小说开头时说“书中角色的姓氏全都改过,并且务必写得使人认不出是谁,免得那些还活在世上的人看了不安。”但是,不管作者怎样改动,总有些蛛丝马迹可寻;举例说,小说开头叙述拉里在俱乐部图书室里死啃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而维特根斯坦讲课时绝不引用别的哲学家的话,但却时常提到威廉・詹姆斯;有一天,甚至告诉学生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第××页讲的什么,使学生们听了都感觉诧异,这是一。其次,小说写拉里最后把自己的一点财产分散给人,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死后,留给他一笔很优渥的财产,维特根斯坦全拿来分给富有的亲朋,他的怪理由是富人得到才可以免受金钱的腐蚀,而小说中也没有提到拉里散金的对象是些什么人,这是二。还有,维特根斯坦平日绝少与人交往,凡是大学社交生活和哲学界各种活动都绝迹不参加,这和拉里不喜欢社交活动也有相似之处。根据这几方面的对照,再加上两人性格上的转变,都是因参加一次大战后开始的,可以断言小说中的拉里就是写的维特根斯坦。当然也有不尽相同之处,如拉里告诉伊莎贝儿他读希腊原文的《奥德修纪》所感到的兴奋,但是,维特根斯坦却是什么文学作品都不读,只看侦探小说。

putaopi
Posts: 4032
Joined: 2006-01-18 23:35

Post by putaopi » 2009-05-08 19:40

Larry的出世和Elliot的入世是很好的对比,其实他们两个殊途同归,都在宗教里找到了安慰。当然, Elliot的乐善好捐是为了得到一封天堂里的推荐信,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游刃有余地斡旋于上流人之中。

Elliot到底是不是gay, 请西门同学启动一下gaydar吧。 :lol:

又重新学习了一下火星同学的笔记,读得真仔细,钦佩一下。不过我和火星同学很多地方想法不一样呢。比如苏珊,我觉得是毛姆笔下最positive的女性形象了,她蛮自尊自强的,很有人情味。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5-08 19:58

Elliot舅舅临死前的最大安慰肯定不是主教来行涂油礼。Elliot死前最高兴的是终于接到了请帖,回了精妙绝伦的回信,并且将会去一个可以继续high下去的地方。死亡算什么呀?在Elliot舅舅强悍的精神追求之下只能黯然失色的败下阵来,我最后真是完完全全的拜服了。 :mrgreen:

关于苏珊,我立刻就想起了那些和摇滚乐队的歌手睡的女人。很多人不太看不起她们,当时的人肯定也不太看得起苏珊。但是毛姆把苏珊写的这样硬气,那些人的despise根本就没有容身之地。如果不凑的很近去看,能了解到苏珊这样的个体嘛?大概每个个体都和世人的刻板印象很不一样呢。

orangetabby
Posts: 310
Joined: 2003-12-06 12:59

Post by orangetabby » 2009-05-08 20:12

buzz wrote:
orangetabby wrote:看《刀锋》前后,我正对冥想,YOGA之类的感兴趣。还自己体会过冥想过后的HIGH,呵呵,维持了三天的HIGH。
冥想过后的HIGH是什么样的感觉? 怎么维持三天呢?

我经常体会跑步的HIGH: 那是一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超级有力量的HIGH, 及其愉悦。 但维持时间很短, 启动时间也很长。
说不清怎么回事。那段时间为了减压,经常冥想。就那麽一天,在冥想的时候,觉得头部有buzz的声音(我冥想时时会有这种buzz)。

结束之后心情极端平静快乐,应该用inner peace 来形容。 平时很看重的烦恼都放下了,For the fist time in my life, I felt the spiritual part of my life is awakened. The wonderful feeling can't be described by words. I was happy but beyond happy. The experience is amazing. 彻底理解了Happiness is within 的意思。同我自己经历过的RUNNER'S HIGH很不一样。

这种感觉起初很强烈,几乎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到了第三天开始感觉到弱下来了。后来就彻底没有了。现实的烦恼也回来了。

那之后我没有真正重复过这种感觉,冥想占有很多时间,很难坚持。

有点象有人吹嘘的ENLIGHTENED的说法。估计就是火星狗说的那种快乐化学物质的大量释放。象《the power of now》作者那样的持续了一生的HIGH,估计是天赋迥异。
性格决定命运, 基因决定性格.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怨天怨地怨爹娘.

buzz
Posts: 560
Joined: 2008-09-06 15:53

Post by buzz » 2009-05-08 20:30

说不清怎么回事。那段时间为了减压,经常冥想。就那麽一天,在冥想的时候,觉得头部有buzz的声音(我冥想时时会有这种buzz)。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i am so flattered... :-P

冥想应该很有用, 我见过好些体育界人士在访谈中提到坚持冥想的好处。我就是坐不住,一旦无所事事, 就胡思乱想。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5-08 20:32

这比Larry可快多了,人家用了小半辈子呢。不过效果没有他的持久好像。

Larry的不是单纯的用high来释放,一般人是觉得烦恼,想解脱。Larry好像没有烦恼了,却不知道之后该干什么,用了很多时间来寻找。

orangetabby
Posts: 310
Joined: 2003-12-06 12:59

Post by orangetabby » 2009-05-08 20:53

火星狗 wrote:这比Larry可快多了,人家用了小半辈子呢。不过效果没有他的持久好像。

Larry的不是单纯的用high来释放,一般人是觉得烦恼,想解脱。Larry好像没有烦恼了,却不知道之后该干什么,用了很多时间来寻找。
那个,LARRY是真正放下了。这是FLUKE。汗。

LARRY不是投身到红尘中去了吗? 得道之前,砍柴挑水,得道之后,砍柴挑水。
性格决定命运, 基因决定性格.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怨天怨地怨爹娘.

orangetabby
Posts: 310
Joined: 2003-12-06 12:59

Post by orangetabby » 2009-05-08 20:58

buzz wrote:
冥想应该很有用, 我见过好些体育界人士在访谈中提到坚持冥想的好处。我就是坐不住,一旦无所事事, 就胡思乱想。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我用过一种CD,可以强迫大脑进入冥想的ALPLA或者DELTA波段。比一般的坐着冥想容易。我自己坐着冥想半个小时都进不了状态。听CD的话,可以十分钟之内进到比较好的状态。
性格决定命运, 基因决定性格.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怨天怨地怨爹娘.

buzz
Posts: 560
Joined: 2008-09-06 15:53

Post by buzz » 2009-05-09 18:32

看了看维特根斯坦的故事, 这人真是很有意思:年轻时出了本巨艰深的哲学书,一鸣惊人后,跑到山沟沟里头做了6年小学教员,接着去庙里头摆弄花草,顺便当当建筑师。 你还别说,我真知道有这样的人。 有一位在波斯顿的年轻生物学家,职业生涯很是成功,是HHMI[生物青年们应该知道这是个多大的荣誉] 忽然间就洗手不干了, 改去当幼儿园老师。 哎,人和人就是不一样阿。

unabomber是另一个极端的反面例子。

ps: 谢谢orangetabby...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9-05-09 21:20

看不下去了。也不知是谁最早放出谣言说 Larry 是 Wittgenstein。我认为绝对是胡说八道! Christopher Ishwood 还能扯上一点边,Wittgenstein 那是一点相似之处都没有。 Larry 绝不是德国人,更不是哲学家,毛姆对那种人肯定没兴趣。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308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9-05-09 21:29

我只能坐在这样仰慕地看着你们讨论。
云浆未饮结成冰

buzz
Posts: 560
Joined: 2008-09-06 15:53

Post by buzz » 2009-05-09 22:09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考古结果:
http://www.fabvalley.org/bbs/viewtopic. ... 5%B6%B7%E6

原来helenClaire考证过:
http://www.geocities.com/the_wanderling ... _ring.html

这个Wittgenstein说法在中文网上流传甚广, 但找不到确凿的来源。

但不管毛姆怎么想,Wittgenstein这个人真的很有意思。Wittgenstein是奥地利人。 :-P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9-05-09 22:26

笑得快昏过去了 这个来源很可能我知道。就在我引的那段话之前,是这样的几句话。
只有拉里・达雷尔自始至终好象变化不大,永远是那样一个闲云野鹤似的人物,使人疑心是不是取材自真实生活。可是,一九五九年,却被我无意中发现了拉里的蓝本,原来是剑桥大学新近逝世的哲学教授维特根斯坦。
这段序的作者叫周煦良,莫非是中国研究毛姆的教授?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