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akonomics 听后感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mirrorflower
Posts: 1263
Joined: 2008-11-04 17:26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mirrorflower » 2009-12-27 5:04

首先,这本书我曾经有一个印象觉得很一般,后来发现我把它跟另一本书,predictable irrationale 搞混了。我看过并且印象一般的,是那一本。我看到有人讨论堕胎什么的觉得很奇怪:我不记得看到过这个啊?才起意找了这本书来看,才发现我其实没看过这本书呢。

然后总的来说,我感觉这本书写的有一些很有趣的地方,有的很令人吃惊但是想一想又觉得有道理;有的则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总的来说是可以一读的一本书。我想按照次序来写一写我的感想。

1.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七十年代初的堕胎合法化导致的九十代年开始的犯罪率下降的论述。它讨论了多种可能,比如警察的增加,量刑的加重,死刑的推广,侦破技术的进步等等,然后提到这个几乎被彻底忽略的堕胎的因素。这里头一个重要的论据是说在这个堕胎合法化风潮之前的几个已经允许堕胎的州里,犯罪率的下降也是提前的。它的描述很令人动容和信服:一个女人,当她决定堕胎的时候,她一般都有很充足的理由这么做:要么她太穷,年纪太小,用毒品。。。总之就是不太可能给这个孩子提供一个正常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样不被期盼的孩子,如果被迫生下来,十几年后,很可能就是一个犯罪分子。——这么一个一般人想不到的因素,这样娓娓道来又觉得很合理。而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政权忽然禁止堕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又从相反的方面给出了一些证据。但是,作者又强调说他并不是支持堕胎或者什么——因为“把这些很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人出生之前就搞死”的这种说法显然政治非常之不正确,会导致左派右派一起的反对。事实上有一个人因为写书提到堕胎导致犯罪率降低,都被揭出来从而丢掉了一个选举;他描述说哪怕一个被堕掉的婴儿的生命只值1/100的现实的人的生命,每年被堕掉的婴儿即使长大了都去犯罪,也杀不了那么多现实的人——很有趣的类比。然而我想这么一个灰色的现实,就算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也不得不承认。

2.为什么卖毒品的还跟老妈一起住?这个故事简直就是真实地再现了那句话,“操的是卖白粉的心,拿的是卖白菜的钱”。一个小时工资三块来钱,还可能被人打死,果然是很没有前途的工作。当然好处是工作没有难度——卖毒品给一个瘾君子有什么难度?他们恨不得扑上来抢着要你的东西呢。这同样是描述得比较好的一个案例。当然这主要得益于那个研究生跟那一群gang整天混在一起的经历,和那个重要的笔记本。白纸黑字的数据,没什么好说的。

3. 卖房子的经纪和日本相扑运动员——这两个我觉得很没有新意;也许是因为文化原因?卖房子的经纪所得跟你的房子的价钱,这么一笔简单的帐谁不会算?如果你的房子多卖3万,经纪只能多拿到3百块钱,她会费多大力气帮你找那个更好的买家?相扑运动员起码要8胜或者以上才能保级,这样当一个7:7和一个8:6的运动员相遇的时候,谁赢不是很明显?自然7:7的会更拼命,但是如果7:7的贿赂一下8:6的,或者双方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来事先说好输赢,这不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吗?居然这些都要一帮子经济学家来找一堆数据分析?——美国人数学真得太不好了;或者他们真得太认原则太天真?我现在倾向于认为是前者。

4.教师的欺骗——通过改答题卡上的答案帮助学生作弊。那个软件设计得很不错。肉眼不容易看出来的模式一下子就找出来了。很有趣。

5.3K党——把他们的种种神秘之处写到一个超人的故事里,让广播天天播——这个故事我也很喜欢。它类比了网络时代房屋经纪不出力的更不容易,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那本“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个信息时代的到来,是不是真得让世界变得更平了呢?

6. 为人父母——这个我比较没有发言权的;我并没有又不打算做人父母。可是第一个例子我比较不赞同,关于游泳池和枪的。作者阐述道,因为每年死于游泳池溺水的小孩是死于枪击的孩子的N倍,所以一个有枪的地方比一个游泳池对你的孩子来说更安全。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两个朋友,一个家里有只枪,一个家里有个游泳池,你让孩子只去有游泳池的那个朋友家里,可能并不怎么明智。

我的想法是,为什么死于枪击的孩子这么少?这恰恰可能是因为人们非常非常注意避免孩子跟枪支的接触。如果你说,好了,这个死亡率这么低,孩子们都去有枪支的地方吧,那么这个死亡率可能就要大大改变了。数学一点来说,就是这个死亡率其实是个条件概率,是在父母们现在的做法(不让孩子们靠近枪支,而对游泳池不那么警惕)之下的情况。如果父母们改变做法,让孩子们靠近枪支远离游泳池,这个概率就要改变了。所以这个结论我觉得不太靠谱。

其实一个很类似的情况我曾经考虑过。本年的一期time(时代)里面,就说到了over-parenting的问题。有人撰文说,比如你不让孩子一个人坐地铁或者坐别人的车,害怕孩子被人绑架或者被人害,那你还不如就不要让你的孩子坐任何人的车(包括你自己的)。因为数据表明,孩子独自坐车被绑架的案例,比因为坐在自己父母车上出车祸死亡的案例,要少得多。可是当时我就想,这个数据是不是因为本来就很少有父母让孩子单人去搭车?

7.继续为人父母——作者用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表明,我们对孩子的最大影响来自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对他/她做什么。这也是针对obsessive parenting的吧。我倒不是特别反对他这个观点,只是觉得,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和我们对孩子会做些什么,本来就应该是相关性很高的。所以他强调的不要把相关性当作因果关系,东施效颦地去操作(比如家里书多的孩子成绩一般比较好,所以你就买一堆书给孩子),也许是对的;可是反过来说,会这样东施效颦的父母,很可能也是在意孩子教育问题的父母,所以他们会有一系列的行为来鼓励孩子学习;所以这种东施效颦的操作也是一种体现(indicator),而不是应该被劝阻的行为——我觉得这有点儿悖论了:你家没书?对,这是因为你没文化,你家孩子(统计上来说)估计学习是不行了。你买书给他也没用。//你家有好多书?这是因为你要么有文化;要么特别关心孩子教育。你家孩子(统计上来说)估计学习会不错哦。那到底要不要买书给孩子呢?嘿嘿嘿。

8.给孩子取名字--没有特别的感想,但是他提到的很多很“黑人”的名字,的确我在黑人学生里碰到的更多。另外他说那个著名的关于面试歧视的试验不能说明歧视——就是给两个完全一样的简历,一个名字看着是白人的,一个名字看着是黑人的;或者一个是女人一个是男人,谁会更可能拿到面试——数据表明白人&男人拿到更多面试。这个自然是种族和性别歧视的代表。作者分析说这个不能说明是歧视,因为没有实际的实验表明如果是一个黑人有一个很“白”的名字,拿到了这个面试,那么面试官会因为他是一个黑人而根本不会给他任何录用机会,还是因为比较惊讶反而可能有某种帮助。我却觉得这根本不是同一个问题。对名字的反应很明确地说明了这种歧视的存在,哪怕我们不承认,或者不公开表达。这后面的事情是另外的问题了——黑人得不得到那份工作,只能说明这种歧视有的时候可能反而会帮到那个黑人,而不说明这种歧视不存在。

9.重要的花絮--作者说起黑白差异的时候,前头举了一个半拉子例子,提到一个芝加哥长大的白人小孩,父母如何支持学习,家庭如何温暖,自己本人学业又如何优秀;又提到一个黑人小孩,母亲生了他又抛弃了他;父亲整天打他;少年时候就混进黑帮——这两个人的未来是不是就很容易一眼看穿呢?当然,在书的结尾,他提到,这个黑人孩子,后来成了哈佛的一名经济学家,并且致力于研究黑人孩子学校表现不佳的原因;而这个白人孩子,他的名字叫做Ted Kaczynski.

当当当,Ted Kaczynski是谁?跑去wiki一下,震惊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odore_Kaczynski

不想剧透,只是我觉得如果作者要把该人作为一个教育失败的loser来表达,实在是不能苟同。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Knowing » 2009-12-27 11:09

什么?你觉得Unabomber 是成功人士?或者你觉得反社会人士都是基因造成的,教育无法预防避免?
我这两天在听续集SUPERFREAKNOMICS , 没头一本逗,但是还是挺逗的. 他讲的关于全球变暖的好多研究挺开眼的,都是我没听到过的信息.跟戈尔的吓人电影相反,挺安慰人的.
以前研究毒贩的同学又回来友情客串了,这次研究妓女.这位同学真是社会和谐的有利因素.看了他对贩毒的研究,没人愿意卖毒品了.看了他收集的妓女数据,相信也没人愿意当妓女了.都是特别差的活儿,又危险,又不愉快,挣的还特别少,都是低于最低工资的倒霉工作.能干别的就千万别干这个.不过也可以说,生在贫民窟里就倒霉了,哪怕你愿意豁出去当妓女卖毒品,还是相当于抗大包的苦力活儿.
不过该作者是典型的芝加哥派,(不然也不会在芝加哥大学混), 现在自由市场是个脏词,不时髦了,他不敢说,就大讲UNINTENDED CONSEQUENCES,来回来去讲政策调控的失败例子,说人类是对INCENTIVE 最有反应的,骨子里还是宣传自由市场. :mrgreen: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Jun » 2009-12-27 12:01

难道不是教育把好好的小孩子变成了 Unabomber? Mwahahahaha... :hutch: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mirrorflower
Posts: 1263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mirrorflower » 2009-12-27 13:50

这个Ted同学怎好算loser?他头脑清醒,数学超牛,自学野外生存(让我想起我正在听的瓦尔登湖),寄了十好几年的炸弹,FBI搞得人仰马翻,愣是抓不到他。如果不是他弟弟(更主要是他弟媳)告密,他也许就get away了呢。他唯一的所谓“loser”特性不过是他不善交际,可是跟自然相处得挺好的嘛。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tiffany » 2009-12-29 14:55

反社会,同学,他反社会!pretty much very loser in most dictionary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dropby » 2009-12-29 15:43

芝加哥长大的白人小孩,父母如何支持学习,家庭如何温暖,自己本人学业又如何优秀
这几条里面,家庭如何温暖是怎么评判的呢?我觉得从该loser长大后的表现回推,估计家庭不怎么温暖。说不定所谓支持学习其实是望子成龙过分加压,所以孩子长大了以后才会反社会?

作为一个妈妈来说,我觉得没有比这样的孩子更loser的了。我宁可孩子上不了大学,靠送皮萨饼为生,但是热爱或者至少不厌恶自己的人生,与社会至少和平共处。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Knowing » 2009-12-29 20:11

你把父母责任看得太重了。反社会末必是家庭造成。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豪情 » 2009-12-29 20:14

都是基因的错.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dropby » 2009-12-29 21:57

我承认说我的确一直很害怕当父母的责任,大家赶紧教育我都是基因和社会的错吧。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putaopi » 2009-12-29 23:11

这个loser不是小时候被捉到大学里做为实验对象,心理饱尝折磨吗?说到底还是社会的错。

mirrorflower
Posts: 1263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mirrorflower » 2009-12-29 23:32

putaopi wrote:这个loser不是小时候被捉到大学里做为实验对象,心理饱尝折磨吗?说到底还是社会的错。
没有吧。wiki上说他小时候成绩太好跳了一级,然后跟年纪大的同学处不来,显得比较反社交,他妈比较担心,想把他注册到一个孤独症的program里去,但最终没有这么做。

他自己在哈佛上大学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心理学教授的实验,实验比较stressful,是被限制在一个椅子上,然后有一个类似律师一样的人不停地跟你辩论,审问你逼问你;你的反应会被录下来,回头好像还会给你看。然而wiki上说从当时的录像来看,该人做实验的时候精神很正常。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豪情 » 2009-12-29 23:42

wiki说是CIA在哈佛搞的实验. 他已经是大学生了.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putaopi » 2009-12-30 0:30

我以前看过一个电影,也许是X-File的某一集,说的是CIA把天才少年少女们捉起来做实验,都给搞得半疯。印象太深,就把这个人给代入了。

不过,wiki上说 According to Chase, Kaczynski's records from that period suggest he was emotionally stable when the study began. 结束时他的精神状态如何,好像没提。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tiffany » 2010-01-05 10:25

我终于进步到电子时代,从图书馆当了这本书的e书,有点儿underwhelmed,看了第一章以后。他那个犯罪率下降的理论,我认为,能够解释为啥犯罪率没有上升,但是不能解释为啥犯罪率显著下降。因为固然可能犯罪分子数量因为堕胎合法话没有上升,但是已有犯罪分子数量也不会因此下降,所以作者完全否认经济,枪支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不科学的。

阿大曾经批判我老对人文科学不够尊重,其实我觉得是我没有看到我能看得懂看得下去的靠谱人文科学书籍。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Jun » 2010-01-05 10:35

I agree with Dr. Tiff. The way economists explain the world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scientists explain the world -- much less rigorous. Yet a lot of economists believe their method is on equal footing 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 Not really.

Over the holidays I read an old article by Malcolm Gladwell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New Yorker and reprinted in his new book), a feature on a Wall Street Guru named Nassim something, the guy who wrote "The Black Swan" book. This guy made a lot of money on the basis of essentially one thing --- I can't predict anything in the market. No one can. :worthy: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Knowing » 2010-01-05 10:43

对,他的理论看着满有启发性,但是软科学们不能做严格控制的对照实验我看着心里就是不踏实。只能说信的信,不信的还是不信。
他也经常自己前后不一致。比如讲低级妓女的时候,引用的研究是统计数据。到分析高级应召女,压根没有数据,全是听那个Ali 自己说的。虽然听起来大体靠谱,光一个妓女一面之辞得出的结论有什么说服力啊。他放进书里就是冲着劳动人民对高级妓女的强烈好奇抓眼球。
还有他说LOCAL FOOD 对改善全球变暖没好处,因为运输里制造的二氧化碳少,种植过程中制造的多,大农场生产效率更高碳脚印反而小。我心说高个P,单位公斤玉米的效率高碳脚印小,拼命生产这些过剩没人吃的廉价玉米有个P用,都只好做糖喂牛坑人,到终端产品人吃进去的一块肉碳脚印就十倍大了。

Malcolm Gladwell is the author of tipping point, blink, outliner. he is never even close to scientific.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Jun » 2010-01-05 10:51

I did not quote Gladwell's article to prove that he is scientific. Nor does he pretend to be. Instead he is a master of telling odd and fascinating anecdotes. I just wanted to recommend the article itself about Wall Street and economic forecasts. It's again curious and mind-tickling. :bowling: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mirrorflower
Posts: 1263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mirrorflower » 2010-01-05 11:14

tiffany wrote: 看了第一章以后。他那个犯罪率下降的理论,我认为,能够解释为啥犯罪率没有上升,但是不能解释为啥犯罪率显著下降。因为固然可能犯罪分子数量因为堕胎合法话没有上升,但是已有犯罪分子数量也不会因此下降,所以作者完全否认经济,枪支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不科学的。
第一章只是一个概述;他提出这个例子大概是这个例子最吸人眼球。后面有一章专门讲这个问题的,里面并没有排除了所有的其他因素。当然经济和枪支管理并没有被他认为是因素(他做了一些论述)。但是他提出了比如量刑的加重等等的因素(还有啥我忘了)。

至于下降,还有可能是这个criminal pool里头人少了啊。本来每年每年都有新鲜血液加进去,保持了一个怎么样的犯罪率——当然也有可能是犯罪率上升,这个要靠数据说话,我不清楚;但是如果本来是保持了某一个犯罪率,那么少了新鲜血液,原来的要么老了收手了要么死了要么坐牢了,自然犯罪率可能下降吧?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tiffany » 2010-01-08 10:49

这本书我没有仔细看,主要因为觉得该人,怎么说呢,太拿自己当回事儿了。我不反对他提出来堕胎法案是犯罪率降低的一个因素,但是我坚决反对他说该法案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他的逻辑是因为堕胎法案降低了criminal pool,从而犯罪率降低,那么第一个假设是这个人群是criminal pool最重要的人口来源,他需要有很强硬的数据来支持这个假设,我没看到后来,自然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做人口调查,这个不难,看看人口普查和犯罪统计表应该就能看出来;第二个假设是criminals的死亡率比普通人群要高很多,假设太多,这个是我的主要问题。

其实我到不反感outliner那种书,因为不假装那是科学。我是觉得作者认为因为我国种稻子而培养了爱读书的品质很搞笑,他显然是不知道中国北方种麦子,而太祖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宝训啊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Jun » 2010-01-09 17:05

今天在书店里晃荡的时候又读了一篇 What the Dogs Saw 里面的文章。模仿 Malcolm Gladwell 者众,前阵子就看到一本关于 irrational behaviors 的书,看不下去。这个人的文章很有特点,特别吸引人,而且出奇制胜 --- 先别管它科学与否,反正绝无陈腔滥调,视角新鲜,提出没人提过的话题。一边读那篇关于 Dog Whisperer 的特写,一边想到一件事,Gladwell 的不少文章里着力讨论 consciousness 之外的心理学现象和规律,这也是最吸引我的话题之一。他提供的是一些 empirical data,我觉得的确是有价值的。心理学的问题是理论太多,一套一套的,但因为数据不够全面和翔实,特别是对个体差异认识不够,证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太过简单粗暴,所以理论也大多无法推广。我们对个体数据和本质都还不够了解,就急着总结归纳,难怪错误百出。

经济学家里就有不少特喜欢随便把现象拉上因果关系再顺嘴编个原因,喜欢定论黄手指导致肺癌的人特别多。例如有人(颇有名且发表不少学生论文哦)从数据里看出人民的平均幸福水平跟国民平均收入大致成正比就下结论越富的人越幸福的,还有经济学家发表广为流传的文章说看电视越多的小孩越容易得自闭症autistic disorder,且不说结论是否正确,至少这个推理过程就相当匪夷所思,连依赖观察数据而不能做试验的 epidemiologists 都吃勿消。太迷信统计分析的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书呆子。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freakonomics 听后感

Post by Knowing » 2010-01-10 3:49

你总结的真好, 有些经济学家太倚重empirical data ,有些心理学家太爱推理。。。 :mrgreen:
不过我虚弱的说一句,学术研究应该精益求精,但是有时候现实需求不等人,有点不完善理论也得上,死马当做活马医,好比那些对某些人某些时候管点用能延长末期生命三六个月不知道对你管用不管用一针好几千块的癌症新药。。。。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