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八卦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爱书·八卦

Post by CAVA » 2010-04-02 11:33

霍华兹庄园这本书原来在楼梯间 - Susan Hill是写作者和出版人,在某次找书的时候发现家里的藏书有许多她从未读过,有些立刻想重读,所以决定在一年间不买新书,而重新开始发现身边的书籍。

Image

Howards End is on the Landing是爱书人的记录。写得,嗯,比《刺猥的优雅》好看。第一章很多段落是关于企鹅丛书和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特别提到了Dorothy L Sayers(在我的待读书单上),并把Sayers的侦探二人组与Jeeves & Wooster比较。Hill写道:不知什么时候detective stories变成了crime novels,60年代以后的犯罪小说多出来不少警察工作的细节和感官刺激,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愉快却未见得多了。

第二章回忆大学时偶尔加入London Library,在安静的图书馆中找到宝藏般的惊喜 - 这种体会每个爱书人都曾经有过吧,我也立刻想到了大学时的阅读室。还有小时候不满足于儿童文学,偷着看大人的书。Hill的妈妈爱看家长里短的妇女小说,水准普遍不高,唯一例外是Barbara Pym!真巧,刚见到Alexander McCall Smith推荐,已经到图书馆预定她的Excellent Women了。

London Library还是无数著名作家出入过的地方,Susan Hill在那里邂逅过EM Foster,TS Eliot,还有Cecil Day-Lewis。后者的名字好熟,不就是Daniel Day-Lewis的父亲,桂冠诗人?好奇搜了一搜,Daniel Day-Lewis长得不特别象父母呢。他的母亲Jill Balcon也是出身名门,Daniel的外祖父是Ealing Studios的创建人之一。而Daniel Day-Lewis本人和伊莎贝尔·阿佳妮分手后,娶的是阿瑟·米勒的女儿。

Cecil Day-Lewis和Jill Balcon

Image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Jun » 2010-04-02 11:42

不知什么时候detective stories变成了crime novels,60年代以后的犯罪小说多出来不少警察工作的细节和感官刺激,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愉快却未见得多了。
Typical English attitude. Crime novels originated more from American pulp fiction from the 1930s than the English "Cozies".

The Cozies reflect a period and society with greater social class divide. Its decline and the rise of gritty, sensationalistic crime genre parallel the growth of the middle class and shrinkage of the aristocratic class.

I also have a bunch of books at home that I haven't read. It's very hard to be motivated to read books I already "own."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CAVA » 2010-04-02 11:50

也许你是对的,不过很佩服你随时能想到阶级这个题目上去 :mrgreen:

Susan Hill家的书不是一般地多。自豪地说,我们家里我没看过的书,都不是我买的 :mrgreen:

笑嘻嘻
Posts: 23308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4-02 11:59

这种小时候发现家里大人藏的旧书,一本一本在里面找好看。旧书页有股子慢慢腐坏的味道,一边看一边想要一页一页掉下来。这是我很小时候的反塔希。我遥想将来的小孩,从小爱书的小孩,就只能在储藏室发现一个很旧的kindle,擦掉灰尘,想办法找适配的电源,叮地打开,原来里面有好多旧书啊。原来删掉了就没有了啊。原来还有有限存储的事情发生啊。 :mrgreen: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Jun » 2010-04-02 12:03

I'd love to take credit for the class theory, but actually I read it in Raymond Chandler's essay "The Simple Art of Murder." :mrgreen: (Another 8g: Chandler is known as a proto-typical American mystery writer with a proto-typical American attitude, but he was actually "classically educated" in England when he grew up.)

Maybe children in the future all use telepath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s and no longer know how to use devices with buttons and keys ...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CAVA » 2010-04-02 12:27

嘿嘿,我发现Susan Hill不擅长政治正确,不过她对Chandler评价蛮高的哈。
Sayers is one of a clutch of writers belonging to what is know as the Golden Age of the Detective Story. When did the detective story, beloved of and sometimes written by Oxford and Cambridge dons, metamorphose into the Crime novel? Probably not until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ough in America great novelists and stylists like Raymond Chandler are better described as crime or even thriller-writers than writers of detective stories.
等大家都Kindle了,逛书店和图书馆的乐趣就没有了 :-(

tiffany
Posts: 24708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tiffany » 2010-04-02 12:56

Raymond Chandler is just on the wrong side of being stylish for me. I like Hammet so much better. Dorothy Sayer is, from the couple books I read by her, kind too dry humor to stomach sometimes. But other times, she is brilliant.
乡音无改鬓毛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CAVA » 2010-04-02 13:11

白博觉得Dorothy Sayers哪本好看?她的书还我没接触过。

另外哪位读过Donna Leon?我买了两本最早的,被关键词‘威尼斯’和‘美食’吸引。

tiffany
Posts: 24708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tiffany » 2010-04-02 13:42

啊,cava君以为我还能记得书名么?那是前阿土仔时代的事情啦,aka,远古历史。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08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4-05 1:04

推荐本书,同时推荐个我非常喜欢的博客。
这人是个严肃的出版人,博客里讲的都是出版界的事情。相比老六一伙人显得很混很尽是扎堆儿吃喝出门玩的感觉。他的认真又喜欢自己工作的态度,让我对他博客里讲的每本书都感兴趣。这本《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跟CAVA 推荐这本有点类似。
http://noanswer.blogbus.com/logs/59391134.html
加斯东·加利玛登场——《加斯东·伽利玛》阅读笔记(1)

四五年前在北京订货会,和胡小跃兄在一起聊天时谈起规划“出版人书系”。他很赞赏这个想法,自告奋勇说,他来帮我搞两本法国出版人的传记。首先就是他相熟的法国《读书》杂志前主编皮埃尔·阿苏里写的伽利玛出版社创始人传记《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还有他曾经实习的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创始人传记《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

他肯帮忙联络版权并翻译这两本书,我自然求之不得。可以说他是翻译这两本书的不二人选,因为他既是熟悉法国文学的翻译家,又是出版业内人士。

联络《加斯东·伽利玛》的版权却出乎意料得费劲。小跃兄在译后记中写道:

有了那么多便利条件,我原以为拿到版权会轻而易举,谁知却一波三折,费尽周折。这本书是巴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所以先跟他们联系,但我的去信如石沉大海,久无回音,只好找瑟伊出版社,因为他们在一九八五年也出过一个版本。“瑟伊”是老熟人,他们很快就答复了,说核查之后发现版权并不在他们手里,不知转给谁了,最好还是咨询伽利玛出版社。但伽利玛出版社也一反常态,久久没有回答,在我一再追问下,他们才说,作者收回版权了,要我直接与阿苏里联系。此时的阿苏里,已经明智地辞去《读书》主编一职,专心在家写作,并聘请了经纪人,所以无法再像过去那样能轻易找到他。尽管伽利玛出版社给了我他的经纪人的联系方式,但经纪人简单回了一封信之后也“失踪”了,不再露面,让我百思不解。直到几个月后,伽利玛版权部的安娜才喜滋滋地来邮件告诉我,说这本书的版权刚刚回到伽利玛出版社,现在跟她谈就可以了。还说,真不好意思,让您兜了那么大一个圈。之后,便顺风顺水了。二零零六年春,我去了伽利玛出版社,直接跟他们谈妥条件,带回了合同。这时,已经大半年过去了。

《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译稿交稿已经挺长时间,去年小跃兄移居加拿大,临行前还将《阿尔班·米歇尔》的译稿发给我。正好学法国文学出身的何家炜兄加盟我们公司,我赶紧将这两本宝贝交给他,由他编辑出书。所以,在书出版之前,我还没读过《加斯东·伽利玛》呢。

这些天随身包里放着一本《加斯东·伽利玛》,有空便翻看。
这本书写得很扎实,也很生动有趣。我一边读,一边做些摘抄和笔记。

Image

富家子弟加斯东·伽利玛是被一群文人“拖下水”的。一九零八年底,以纪德、施伦贝戈尔为首的一小群文人想要有自己的阵地,《新法兰西杂志》(NRF)诞生了。NRF“没有老板,它从事的是自由职业,其任务是说出它认为是正确的话,勇敢地说出它对时代的思考和反对时代的思想。我只想把平庸的、枯燥的、虚伪的政治或干脆说就是政治赶出我们杂志……”

杂志办了两年,影响扩大,规模也扩大了。于是由办杂志进而准备办出版社。不过纪德这帮人毕竟都是文人,毫无经营头脑。他们得找一只珍稀的鸟。“他必须……足够有钱,能给杂志的财务添砖加瓦;足够无私,能不计较短期利益;足够谨慎,能把此事办好;足够爱好文学,能质量第一回报第二;足够能干,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足够听话,能执行创始人其实是纪德的指示”。

这个人就是加斯东·伽利玛。“尽管没有文化方面的专长,但他有一种嗅觉,能正确地判断作品的质量,直奔最好的东西,不是理性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喜欢。”

这一年他三十岁,就这样成了出版商。
http://noanswer.blogbus.com/logs/61370448.html
十票得了四票——《加斯东·伽利玛》阅读笔记(2)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noanswer.blogbus.com/logs/61370448.html

前两天写腰封,其实是为了今天的这篇铺垫。只是前两天写得累了,就先贴了出来,没想到还挺热闹的。可见是挠到了许多读书人的痒处。

豆瓣上“恨腰封”小组那么多人,其实大家恨的,是腰封上乃至封面封底上,出版商夸大其词或者胡说八道得令人反感的雷人句子。好友李湃曾在南都写专栏“贵圈真乱”,有一篇文章《出版那些范儿》,调侃了几家著名出版社、出版公司行销风格,其中他还提到了他的老东家:“如果一本新书,腰封大写多少人读了掉眼泪,那很有可能是‘新经典文化’的书。多少年以来,‘新经典’始终坚持腰封三板斧:第一,排行榜上彪炳战绩;第二,某某名人鼎力推荐;第三,强有力的数字支持,或者销量,或者读者人数。最响亮的口号有:感动一亿亚洲人……全球三千万张迷翘首以待……”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新经典去年出版的一本书,腰封上是这样写的:

一部最好读的诺贝尔奖杰作
一部让女人找到女人感觉的杰作
被《纽约时报》誉为《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

这是什么书?是多丽丝·莱辛1973年出版的小说《天黑前的夏天》(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要知道,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哦。况且,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讲给作家整体的文学成就,哪有什么“诺贝尔奖杰作”?《百年孤独》是1967年出版的,即便是New York Times的书评人John Leonard在1973年的书评中写了“《天黑前的夏天》是《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这样一句恭维话,时间也已经过去近40年了。这几句腰封广告语剥离了具体语境,再将之突出放大放在当代,这不是欺骗读者的扯淡么?

今天要在这篇博客里介绍一个法国出版商做的腰封,颇具无厘头色彩,令人笑翻。是我在《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法国出版史》中看来的。

1919年,普鲁斯特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我在这里按照周克希先生的译名,书中胡小跃译为《追忆似水年华》、“在少-女们身旁”)。虽然销售和口碑都不错,但离加斯东·伽利玛和普鲁斯特的期望值还差得远,只有获得龚古尔奖才能让这本又长又难懂的书走进普通读者当中。七十五岁的老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就不愿意读《在少-女花影下》,叹息道:“生命过于短暂而普鲁斯特太长了……”

普鲁斯特作了周密的安排。从九月初开始,他就告诉一些朋友,他是今年龚古尔奖候选人之一。他经常去饭店吃饭,利用最好的朋友和最亲密的关系对龚古尔奖10个评委施加影响。

十二月十日,龚古尔学院根据传统在特鲁昂饭店吃午饭,并宣布普鲁斯特得奖,但只比他的对手罗兰·多热莱斯多两票。多热莱斯的《木十字架》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由阿尔班·米歇尔出版。

《在少-女花影下》几天就卖光了。获奖宣布过去十多天后,伽利玛想尽办法,总算供上了货。书上包了腰封,上面写着“龚古尔奖”。这在伽利玛出版社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然而在评奖中败北的阿尔班·米歇尔脑子转得很快,他给多热莱斯的《木十字架》也做了同样的“龚古尔奖”腰封,上面加了一行小字“十票得了四票”。伽利玛一度想起诉阿尔班·米歇尔抄袭创意,但后来放弃了,觉得起诉跟做那个腰封同样都不光彩。
云浆未饮结成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silkworm » 2010-04-05 10:56

DDL长得还挺象他爸的,当然也有他漂亮妈妈的基因显现,他爸发型太糟糕了。
我不记得在哪儿看过一句,说他在Arthur Miller那儿找到了“父亲”的感觉。

dancelord
Posts: 353
Joined: 2008-02-14 9:26

Re: 爱书·八卦

Post by dancelord » 2010-04-08 9:06

生命过于短暂而普鲁斯特太长了!这句话真是太对了!

我想我一定是大约22岁以后开始觉得生命短暂,因为那一年我买了逝水年华,这是唯一一套我买过而没有翻完的书,实际上连20分之一都没翻到,委实的琐碎。。。。去年我去了诺曼底拜会朋友,无意中经过普鲁斯特长期居住的海滩小镇,在他的纪念牌前默立了两分钟,想如果我的生活如他的书般细腻,那我们是无缘相会的啦。。。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