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电信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事关电信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7-31 17:42

一。垄断
打电话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拿起听筒,听见拨号音,拨对方电话号码,对方振铃。其实电话系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数的上的复杂系统之一。电话网在电视网、数据网之前出现,是人类设计并实现的第一个大型网络。进过电信机房的人都会对里面排得满满的机箱,密如蛛网的布线和轰隆隆的噪声留下深刻影响的。我对用户端设备一窍不通,所谓用户端设备,就是电话啦,手机啦,这里单讲关于交换机的一些趣闻。
交换机(switch)是从用户端进主干网络的第一道关口。在传统电信行业里专门用一句行话来形容从交换机到入户端这一小段路,叫做:最后的一英里。基本上所有的用户端的服务项目都是在这最后一英里实现的,也就是说这是最复杂也最赚钱的一英里。现在无线手持设备(我就是在说手机)用户端的服务花样繁多,计算、日记功能,上网,发短信,发email,照相,今年年底将要发行的3G手机还可以打视频电话,但是在所有这些花哨功能背后的基础技术仍然是:一只电话是用来打电话的。而传统的电话技术最引以为傲的一点是可靠性。这种可靠性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通常不会仔细去想这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有没有谁想过自己拿起家里的座机电话,电话没有拨号音?
为了实现这种稳定性,大型的电信交换设备都需要达到至少5个9的可靠性,也就是99.999%,简单来说就是一台交换机每年累计最多允许有5分钟的当机时间,包括正常的系统升级和维护,或者说你拿起电话没有听到拨号音的概率小于0.001%,如果真遇到了据说可以找运营商索赔,因为这是你同意支付每个月电话费的一个前提条件,写在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里面的。不过运营商自己也不会出这笔钱的,运营商会去找设备厂家(就是生产交换机的厂家)要的。经常听到运营商和设备厂家打官司的事。如果恰好你要打911,那你可发财了,只要你还没有遭遇不幸。前几天有一个公司的交换机在法国当机13小时,结果公司赔了每个用户$20。一年多挂几次就直接关门了。所以设备厂家每到给运营商的系统升级的时候都如临大敌。据我所知,每一家交换机的设备厂家都有一间战争室(war room)。 为了避免灾难性的后果,系统升级都在深夜,那个时候打电话的人少。设备厂家的战争室直接连到运营商的交换机上进行监控。为了保证这5个9,电话都是由交换机供电的,这也是为什么家里停了电还可以打电话,(历史上有人专门利用了这一点来犯罪是不是?在大停电的夜晚用电话线路打火花引爆煤气。)可以想象你家里的电话机经过漫长的电缆最后连到了机房里的某个巨大机器里面。
从技术角度来讲,要达到5个9的难度和设计飞机差不多,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供电系统甚至机箱设计都有特殊要求。最常用的技术就是冗余(redundancy),一个单元不可靠就多放一个一模一样的,称为1:1冗余。这下问题就多了,硬件还好说,做几个一模一样的没问题,两个软件系统要能够以一模一样的状态运行,还要随时切换,还是很考验软件设计水平的。
前几年泡沫的时候,曾有不少小公司开始做电信设备。大小运营商在参观小公司的时候,去了二话不说,直奔机房,先要求把电话打起来,例如说每小时100万次呼叫(就是平均每小时100万个电话),满意以后,走到交换机边上,弓步一拉,随便就把一块板子拔出来了,然后再回来看呼叫失败了几个。(多少电话掉线,多少个电话没打成。)如果不满意拔腿就走,临走放下句话:等什么时候能拔板了,我们再回来。这样大的系统要求这样高的稳定性,这使得一般新兴公司进入电信行业可能性很小。华为和中兴做到现在能跟原有电信公司抗衡就很了不起,至少我知道的在美国做电信的人,谁都熟知这两个名字。中兴当初第一批交换机稳定性上不去,过段时间就会当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发一个客户支持驻在客户的机房里,每天晚上把交换机手工重起一次。足足重起了一年,研发部把软件全部重写,终于稳定了。
硬件方面,要想把交换机放到电信机房先得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测试。其中比较变态的有,交换机机箱插满卡,从半米处以自由落体方式坠落,不能有任何损伤。长期以这种思维方式工作的工程师们想法会和普通人不一样。有一次我们买试验测试器材,一台就好几万。对方的销售人员是个德国老头,长相、衣着、思维方式都跟侏罗纪公园I里那个岛主一模一样,我们就背后叫他侏罗纪公园。他给我们演示器材,说道:这个机器的外壳是金属的,所以旅行的时候带来带去不会摔坏。那我们组马上就有人问了:你们做过测试嘛?从多高摔下来不会摔坏?侏罗纪公园缓步走到提问的人面前,把脸凑过来说:我们做了,把仪器从5000英尺高的地方摔下来,头4999尺一点问题都没有,最后一英尺整个机器摔成了碎片。我老板当即一张脸绷得紧紧的,一点都不欣赏这个笑话。
还有一个标准测试是,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在机箱里面点把火,规定火不能烧出机箱。这一项需要烧真正的交换机,不合格找一台再烧,直到合格为止。一台交换机的造价上百万,多烧几次一个小公司就烧掉了。这一趟练下来,才刚进了电信的门槛,和烧钱没两样。这也是为什么,做电信的世界上就那么几家,(或者说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做交换机)产品一卖就是十几年。这是一个真正砸钱的行业,门槛这样高,也就造成了垄断。(说到一共就那么几家,一个半月前,中国开始第三代移动通讯的认证测试,我问都谁去了,做客户支持的就说了,你数吧,凡你想的出来的,除了Lucent(朗讯)都去了。我说:哇,逐鹿中原啊。这样一数连十个手指头都没用到。)
前面说了,艰苛的要求,大量的财政支出,决定了电信业一定是个垄断的行业。或者应该反过来说,电信业从第一天起就是个垄断的行业,垄断设定了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之高。
原先美国只有一家AT&T。当时的AT&T既是运营商,又是设备厂商。什么是垄断,这就是垄断。做出来的东西不但不愁卖不出去,而且是你想买都买不到。美国从五几年起就开始告AT&T垄断。1984年,AT&T先把本地(local)运营业务分出来,形成7个专营本地业务的运营商,被称为baby bells。然后进一步拆分,把运营业务和设备完全分开,成为现在的AT&T,和Lucent。AT&T做除了本地业务的其他所有运营,Lucent包含了Bell Lab生产设备。
经常听见老一代的电信工程师回忆他们在Bell Lab的黄金岁月。那时候没有竞争这回事,80年代的美国,家里的电话机不是随便在街上买的,都得用运营商租给你的,每月几块钱的设备租用费是少不了的。(可作类比的是几年前的中国,用户家里要装传真机,要特别申请,否则查到罚款。)老工程师们经常回忆说,当年Lucent开圣诞晚会,上台抽奖,人人都有,最差也是BBQ烤炉。公司的笔记本,大小工具随便领,拿回家用没问题。每天过了6点就算加班,自己随便填时间。每当过了年底的疯狂采购后,实验室里6点过后坐满了人,大家都有亏空要填。如果带着pager on call,工资自动涨50%,不用说什么医疗保险都是最好的,还存在养老金这回事。当年,Lucent的总裁每天是坐直升飞机上班的,早上在众目睽睽之下,降落在办公楼中央水池上的小岛上,然后步行乘电梯直达办公室。不少老工程师们受了刺激跑出来创业,创业不成的再回去待待,然后有了想法在跑出来。反正公司大,没人会计较这些。
听着很腐败吧?但是垄断带来的不只是腐败,更重要的是大公司有能力长期投资培养和等待创新技术的研究,不必盲目追求短期利益。
20-30年前的Bell Lab 可真是人杰地灵,每个组随便就能找出几个IEEE Fellow来,反倒是Bell Lab的fellow地位更高。诺贝尔奖得主也不难见,没有博士学位的人在那儿很难抬头。当年Bell Lab是科学家的天堂,每年只需要和老板照个面,讲讲今年打算做些什么,需要多少资金设备,一般都会批准,到了年底交个报告就可以交差了,做出什么结果不重要,更没人会每周问你要什么进度报告之类无聊的玩意。不过科学家们还是存在竞争的,成功的了飞黄腾达;失败的做了一辈子,写了无数的提案,甚至原型都做出来了,但是公司觉得没有价值没有产品化,据说原形到产品的比例是100:1。当时Bell Lab充分体现了自力更生精神,任何东西都是自己做的,(那时候可能也没卖的)。为了做电信交换机,先后发明了自己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芯片设计算法,语音算法,通信理论,直至最终的产品,这中间衍生出来的东西有:C/C++,数据库,UNIX…。(从前电影里那些给电话接线的女性们,她们的职业技能就是背下一堆电话号码及其对应的线孔。她们就是数据库。)其中比较有趣的是为了设计程序方便,专门生产了一种legal尺寸的显示器,所以可以一次看一整页。今天信息工业的基础追根溯源,大概都和Bell Lab脱不了瓜葛。甚至有声电影,电视,激光,通讯卫星的概念提出,射电天文望远镜,这些跟通讯没有太大关系的技术都能从Bell Lab找到源头。(好像是在研究卫星通讯的时候,发明了射电望远镜,然后产生了射电天文学,后来发现仪器里无论如何有一种噪音除不去,开始以为是仪器问题,结果发现是宇宙背景辐射,然后这好像是有助于解释了大爆炸理论,然后就得了诺贝尔。这一段错了不负责任。)这种纯粹的象牙塔式的科学研究是靠高度的市场垄断来维持的,到了80年代AT&T拆分的时候Bell Lab就注定要走下坡路了。
这样强大的技术资源,由企业供养,其结果就是把工程当作学术来研究。像前面讲如何衡量交换系统5个9的可靠性,就有一门叫做可靠性分析和预测的专门的理论,一般用于军事,宇航和大型复杂网络。Bell Lab据此发明了一套如何分析电信系统可靠性的理论和模型,并提供为电信交换系统计算可靠性的服务,根据系统的各方面的数据,例如系统的元器件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冗余配置,倒换时间(Switch over)等。一般来讲进入美国的电信交换系统都需要进行这样的可靠性分析,如果达不到5个9是不能投入运营的。同样,火烧交换机也不是自己在实验室放把火就行了,必须去专门的公司另交二三十万请人家烧。电信业的一个另一个特征是任何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订有标准,甚至是机箱的尺寸,电缆接头,都是有标准的。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GR303标准里定义了龙卷风的时候,远端模块和交换机之间的消息格式。相当于一种龙卷风警报,我就觉得奇怪了,怎么龙卷风警报需要电话交换机来做。气象局干吗去了。所以电信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就是熟读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标准,有时候看完像小山一样高的文档,需要完成的代码也许只有几行。设备放在网络里,和其他设备厂商互联时,有做的不一样的地方需要拿着标准一行一行地吵。
说到这里一定得说说中国电信业,反正是漫谈算不得跑题。而且谈今天的电信业不谈中国是不可能的。这边电信公司开员工大会报收入的时候,把华为和中兴都一页一页单独拿出来分析。
不过让我先说完垄断。垄断要完全利大于弊就不会有反垄断法了。我刚工作的时候,可以说是充满着憧憬地进入电信业。我的第一个老板跟我说:电信是个邪恶的世界。一上来你就被认定是有罪的,你需要向你的客户证明你的清白。他做了14年电信,实现过许多协议标准,终于转行去做存储网络。几年之后我才终于明白他到底在说什么。电信产品要做出来非常琐碎复杂,过去一百年发明出来的什么陈旧的设备只要还有人在用,就必须支持互联。比如在哪个穷乡僻壤的小加油站里用的某种古老的刷卡机。产品做出来之后更麻烦,各种认证,测试都通过了终于说可以卖了,或者说终于可以免费给人用了,对方什么时候付钱并不一定。一个产品从开始设计生产到开始赚钱,周期长,投入大,只有大公司才耗得起这个时间金钱。小公司盲目地投入这一行业,钱都花光才明白自己玩不起这个游戏。投入这样大,小客户小生意就变成了赔本生意。又由于大客户只有那么几家,客户关系,公司之间的政治斗争就非常重要了。在我们这行,大的运营商就是上帝。上帝决定我们这些人的命运。

二。中国电信
前面说到电信标准之多之难读。我精读的第一份电信标准是T1的格式,从头至尾反复读了三遍才读懂。基本上电信的标准只读一遍是很难读懂的。用我的定义就是他们都不是用人类语言写的。那份T1的标准开头十几页是名词解释。后面的部分,凡到每个字都认识就是不明白这句话在说什么的地方,回头一找,肯定在名词解释里重新定义了这些个字是什么意思。整个文档字句拗口,但是没有任何含糊地定义了所有要定义的东西。我还记得当时大开眼界的感觉,感觉上这份文档先把所有要用得字全部重新定义了含意,抹去了所有英语语言方面的歧异,然后才开始写了后面的正题。好比数学里先定义了矢量空间,才开始解题。可以说没有人喜欢读标准。也为此我越想越觉得华为中兴了不起,因为他们是在这样一个成熟垄断的市场里,按照这些标准做出产品,杀出一条血路,成长到今天让所有电信业的老大公司们刮目相看的地步。
说到中国的电信业,因为中国自己生产电信设备的历史不长,第n手的故事又多又全。简单的来说,不像中国在其他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在电信设备领域一片空白,不具备任何关键大型设备的生产能力。中国的通信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一时间中国电话网所使用的程控交换机曾全部被号称"七国八制"(7个国家的8个企业,制式都不一样)的进口产品所主宰。为了替代进口,国家也曾投巨资在邮电部的几个研究所研发万门交换机,但后来都是无疾而终。到80时年代中,郑州的解放军通讯学院的一个教研室因为原来的计算机研究项目下马,也转行尝试做电信交换机。但是大家连交换机长什么样子到不知道,辛辛苦苦搞来的英文标准也看不懂,最后干脆自己从头自己做起,完全按照自己熟悉的计算机结构的思路来设计,没想到这一变化,一不小心搞出了一个极其富革命性的系统-04机,中国第一个万门交换机系统,是中国本土电信业的开端,而总投资不过300万。如果他们的英文好一点,就会按照标准指引的传统思路做,也许会像邮电部的其他项目一样不了了之。如果没有巨龙证明了中国可以造自己的交换机,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华为中兴。这让我想起了蝴蝶效应,如果他们当时的英文程度好一点大概今天全世界电信业会是另外一幅图景。(我今天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说归说,做起来也是相当艰辛的,不过他们的有一个疯子式的领军人物-邬江兴,当时只有30岁。他当时的做法是,在每间实验室的门口放一个哨兵,没到时间任何人不准离开,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因为是解放军院校,所以研发万门交换机的任务被做为一项军事任务来执行了。04机的成功好来带动了中国交换机行业的集体性崛起,一时间大江南北做交换机的公司就一窝蜂出现了上百家。华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在居民区租着三室一厅的微型公司。后来大浪淘沙,有了鼎盛时期著名的“巨大中华”的说法,即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巨龙集团后来因为体制的原因没有进一步发展起来,不过邬江兴50岁就晋升少将,也是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
那上百间做交换机的公司,今天还听得见的只有华为和中兴。华为的老板任正非,退伍之后跑到深圳做生意,一开始沉沉浮浮,亏了不少钱,离了婚。后来开始进入电信交换设备销售行业,赶上深圳大发展,小赚一笔。一般人走到这一步自然会小富即安,老老实实做这份很有前途的销售职业了。但是任正非却由此窥到了电信行业的金山一角,头脑一热,拉起一杆旗,也要做交换机。
当时他自己只具备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基础,还有一个光学博士做高级技术顾问。任正非这个人是奇才,喜爱读毛选,深谙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在部队就是学毛选标兵,天生的演说家,说话极具鼓动性。我遇见过不少华为背景的人,从来没听见他们的人说老板坏话。很多人非常佩服任正非,说那时候开会,老板讲两句,会后大家肯定是豪情万丈,彻夜加班的。90年代初的时候,华为里面大都是刚出校门的学生,不服从分配户口打回原籍,独闯深圳,属于一批没有退路的无产阶级。再遇上这么个老板,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后来华为发迹以后任正非自己坦诚,当时极其无知的选择了做电信设备,今天看起来是不可想象的。
我遇见过一个人,属于华为前50号员工。毕业的时候去深圳找机会,下了火车晕晕乎乎,匆忙之间把电话本丢了,联系不上先来深圳的同学,衣食无着,第一天在公园里和盲流过了一夜,后来在汽车站看到了华为的招聘广告,就去了,去了就再也没回学校,两三年之后成为华为副总。不过华为早期的编制比较混乱,今天你手下的工程师,明天就可能是你老板的老板。最初的时候,华为的工程师们都挤在一间3室一厅的民房里上班,写字楼里只有销售。老板当时的任务就是带着自己的高参,写一篇又一篇的商业计划书去找政府要投资。华为的前期投资是深圳市拨的,因为任正非经年累月在人家门口说要做万门交换机,大家哪里相信,都叫他任疯子。最后实在禁不住他唐僧般的一遍又一遍的唠叨,一烦之下就给你点钱买个耳根清静。钱到手了,东西还没着落呢,老板听说西安某所做过交换机,就挥师北上,在研究所对面找间旅馆住下,打出招聘星期天工程师的旗号,实际去偷学武功。年轻的工程师们边干边学,后来总算把系统整工作了,虽然bug成堆,但是可以打电话了。一开始不知道市场怎么做,就想方设法派了一个人卧底,混进了每年的全国电信工作会议,想搞点一手情报。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气氛轻松起来,领导讲话的时候说:听说深圳有个叫华为的公司也在做万门交换机,还想卖给我们。顿时全场哄堂大笑。这个笑话当时听很好笑,现在听又是另一番滋味。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2005年华为的销售额将会达到80亿美元,产品销售额一半来自海外,正在逐步打进欧美市场,成为中国民族企业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最后说说中兴,这个公司就像公司老总的名字-候为贵(听着很像和为贵)多少有些低调和朴实,忠实执行老二战略,小步慢跑紧紧跟着华为,闷声发大财。中兴的公司文化,包括中兴出身的员工都不像华为的那么张扬和锋芒毕露。这两个公司以前在深圳是邻居,自然人员交往比较多。还听说过互派间谍的事情。
总之,华为和中兴是中国技术型企业里的楚翘,电信业的市场分析简报里面越来越多的提到Huawei和ZTE(中兴)。反复讲之下,这两个公司的中文名字,被发得少见的字正腔圆。华为和中兴的价格,俨然成为行业价格的标尺。可以做个比较的是CISCO。CISCO一直想进入电信市场,公司的名声也比较显赫,但是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威胁。他们的小型语音交换机在bell south试运营,最终因为稳定性实在跟不上被踢了出来。

三。价格问题
再回到美国。到了80年代AT&T拆分的时候Bell Lab就注定要走下坡路了。不久Bell Lab的大头易主,资金改由Marketing部门调配,做了一辈子研究的人突然要关心起产品的市场了,要考虑成本和用户需求了,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作研究了,这一刻标志着纯粹科学研究的终结。类似的故事在HP,Xerox,IBM也发生了。
终于,在几年前泡沫崩溃的时候,Lucent也和其他电信公司一样大规模裁员,到今天一蹶不振。Lucent没有参与中国第三代移动通讯验证就是他们没有做。今天Lucent的收入来源中有很一部分是专利收入,而这些专利大都是在Bell Lab时期发展出来的,到底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比之下,欧洲的几个电信大厂如:Alcatel或Simense就没有受这么大影响,充其量把本土之外的基地收缩收缩,欧洲本部照样过自己的太平日子。最近公司的VP五年来终于给自己放了2星期假,跑到欧洲周游了一圈,回来见人就感慨,人家欧洲人怎么那么有福气呢?干一样的工作,我们整天活得像煤矿工人,拼死拼活把产品作出来了,公司之间还得相互掐,最后赚不了几个钱;稍有闪失,公司的股票drop like a stone。人家欧洲公司,整天优哉游哉,每天干活没几个小时,怎么没见他们担心呢?人家可没搞什么电信开放,还是老一套,市场好像也很健康吗,人家那手机用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一番感慨之后,照旧又是兄弟当年在Lucent的时候云云。(上面这番话是他说的,我从前的欧洲同事可说的是他们在苦苦挣扎。我不知道他们谁说的有理,或者都有理。)
现在回头看,很多人都认为1996年美国通过的电信法(Telecom ACT)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电信法之前,美国的电信市场是被几大寡头运营商(baby Bell)按区分割经营的,再加上AT&T做长话,彼此相安无事,均分天下。别人要想经营电信业务,门都没有,首先用户接入的网络资源(也就是上文说的最后一迈)掌握在这些baby Bell手中,谁也没本事跳过他们去再铺一张网。1996年的电信法中最重要的规定是,baby Bell手中的这些用户接入线必须以合适的价格开放给其他运营商。
这一下像捅了个马蜂窝。电信运营的利润之高,路人皆知,突然之间自己也有剥削别人的机会了,岂能错过。一夜之间,市场上冒出了无数所谓的CLEC(Competitive Local Exchange Carrier),有人卖了个旧交换机放在自家地下室里,再租几条用户接入线就堂而皇之的做起电信运营了,Wall Street的各路投机家也风风火火的炒作起这件事了。电信设备市场陡然之间扩大了数倍,电信设备一下奇货可居。这件事发展至此就像一枚出膛的炮弹一样,会按照既定的轨道飞向他的宿命,挡是挡不住了。大量投资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出现了大量的startup公司做电信设备,抢占设备市场。
但是电信这行业从诞生以来就是垄断性质的,学校里是不叫这些东西的,要学只能进公司学,公司呢也就那么几家。所以一夜之间冒出来的startup也只好去这些大家伙那里挖人。做的比较过分的直接把recruiting bus停在Nortel的停车场上,搞火线入党的。经常是老板先来,接着他/她的人马陆续杀到,最后一个都不少的跑到startup上班。大公司只好从学校大批招毕业生。
在市场方面,CLEC大多囊中羞涩,只好用各种天花乱坠的business plan去空手套白狼,大公司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肆搞起了买方信贷(buyer financing),把交换机事业演变成了car dealership。你没钱,我借钱给你买我的设备,这一招既巩固了市场,又断了潜在竞争对手的后路。期待把那些做设备的小公司挤垮。没想到的是,CLEC实在缺乏运营经验,电信市场又不是卖菜那么简单, baby Bell整天给你捣捣乱,网络时通时不通,客户投诉不断,官司缠身,花销又像是无底洞,没几天就撑不下去了,大大小小的倒下去一片。大公司的买方贷款也打水漂了,那时节整天都有设备拍卖,eBay上一堆一堆的全新设备,搞得大公司市场急剧萎缩,Wall Street一看形势不妙,迅速清盘,电信的核冬天就这样突然到来了,大大小小的设备厂家全部受到连累,公司股票一夜之间一钱不值,多少人一辈子的希望和寄托毁于一旦。即使是会聚了精英中的精英的Bell Lab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裁员,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几年的电信核冬天,最后终于活下来的设备厂商和运营商都不多了。按说垄断会再度形成,大家又可以老老实实在大公司待一辈子了。但是事实上并不如此。先来看看美国到中国的长途电话费用的变化。
1991年的越洋话费是平均一分钟3块钱,1992年开始出现折扣价一分钟一点几美元。到了1996/1997出现了由长途电话公司选择的用户会有一分钟小于一美元的服务,但是正常价格仍然在一美元以上。1998年AT&T的长途电话业务用户去申请仍然是每分钟1.2美元左右,由AT&T从别家公司拉回去的用户是每分钟0.65美元。1999年2000年间情况急转直下,出现了各种网络电话卡。(我怀句不相干的旧。99年我买了第一个手机用来跟某人通话来省美国国内长话费用,那个时候无线的市场才刚刚起来啊。)在电话卡的压力下,开始长话公司还以质量来吸引用户,最后不得不降价,但是大势已去。电话卡的价格优势使得无数人转用不方便的电话卡。到现在美国打中国的电话卡费用比中国国内的长途都便宜许多。甚至人们打国际长途的习惯都在改变。长途电话不再是长话短说,而是废话连篇(我单指像我这样比较贫的)。
在这价格跳水背后的主要原因,一个是电信市场的开放,另一个是Internet。
先是电信市场的开放。前面说的那些CLEC公司很多都是经营长途电话卡业务,因为利润很高,另外就是入门容易。从长途电话公司那里批发来一些长途分钟,去电话公司租几个电话接入号,自己架一台小交换机,甚至用PC,就开张了。赚的就是把长途分钟批发价和电话卡零售价之间得差额。自由竞争导致的结果就是话费直线下降。在中国,电信业也引入了竞争,出现了网通,铁通等新兴运营商,他们介入电信业的主营业务也是长话,因为这些小运营商大多是拥有主干网络,但是不能经营市话和无线业务,所以最容易做的就是长途电话。美国打往中国的电话是需要由中国的运营商来“落地”的,即接入到本地交换网中去的,中国这些新兴的运营商往往提供非常低廉的国际长途“落地”费用,甚至低于中国的国内长途。两方面合力的结果就是我们再也不用理睬AT&T了。但是由于本地电话业务的垄断一时间很难打破,所以本地话费几年来基本没有变化。
另外,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在出现了Internet之后,大家很自然想到可不可以用Internet来传输语音?这项技术叫做Voice Over IP,Over这个词最近在电信利用的很滥,常常是A Over B,B over C的,乱作一锅粥。Internet是俗名,大名叫做作TCP/IP,简称IP。IP是和传统的线路交换网络十分不同的一项技术。
什么叫做线路交换呢?我们目前的有线和无线语音通信都是使用这项技术,简单的讲就是在每个人和交换机之间拉根电话线,由交换机来把通话双方之间的电线联结起来,事实上早期的模拟电话交换机就是这样工作的。后来出现了数字传输和时分复用技术,就不需要每人有一根电话线了,而是大家共享一条物理线路,模拟的语音信号需要变成数字信号,然后由交换机来控制每个人的语音数据发送的时机,每个人只占用物理线路的一小部分时间来传输自己的语音,大家共享物理线路,但是达到的效果是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还是有一个独占的虚拟电话线。几句话把电话100年来的主要技术进步就讲完了,是不是特别简单。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大家谈话质量是有有保证的,不管说不说话这条电话线始终都是你的。后来有人看不下去了,说理论统计打电话的时候双方说话的时间不到通话时间的50%,也就是50%的带宽被白白浪费掉了,我们发明一种技术来利用这50%被浪费掉的带宽吧。要达到这个目的,发明了很多技术,最后脱颖而出的是称为数据包交换的技术。形象地描述就是,把每个要传输的数据块外面打一个标记,表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和邮局寄包裹一模一样,然后邮包被送抵处理中心,再根据地址分发到不同的地方,这样的话同一邮路可以携带发送给不同人的信息因为有了地址区别,更重要的是只有有信息发送的时候,邮路的资源才会被占用。你说话的时候才会往外传输你的语音数据,不说话的时候线路就被别人占用了。这是数据包交换技术最直白的介绍,而且是从打电话这个角度来说明的。IP技术是数据包交换技术的一种。
必须要说明的是,由电信界的科学家们设计的数据包交换技术是ATM。IP的出现跟电信业没有什么关系,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电信业什么都讲究中央控制,IP是开放的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做贡献。关于IP,网上的故事太多了,我只列一下在IP界大大有名的一句话,就可以看出他们跟电信有多么不同。“We reject kings, presidents and voting. We believe in rough consensus and running code.”前些年大家还在讨论ATM和IP到底谁更好些。现在我想,也许无论前面发生了什么,IP的出现普及都最终一定会给传统电信业以巨大的打击。
绕了一大圈再回来说长途电话的问题。Internet最初不是设计来传输语音的,但是由于Internet太普及了,价格太便宜了,所以今天VoIP应用非常多。对长话业务的影响就是,因为数据业务的费率远远低于语音(因为网络结构简单),而VoIP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数据业务,所以VoIP大大降低了通话费用。例如,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租一条2M的数据线路,可以传输20路电话,但是如果要租用20条电话线路,费用可能需要贵10倍。而且,数据线路都是按照月租费来收的,不管你传输什么,传多少,电话则是按照分钟数来收的,所以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巨大。
这也从另外的角度揭示了为什么电话卡的长话业务便宜,因为很多电话卡利用了VoIP技术,你的长途电话在电话卡公司被转化为VoIP,跨越了中美之间的高速IP网,由中国的运营商接手,又转变为普通线路交换信号进入中国本地电信网,最后到达目的地。最近又出现了利用VoIP做本地电话业务的运营商,你家里如果用宽带上网,可以装一部VoIP话机,你打的电话在话机里就变为VoIP,通过你的宽带到达运营商的网关,再转为普通电话进入公网,这样的电话服务通常包括免费长途业务,比Baby Bell的一般的本地电话业务便宜的多,说不定过几年本地电话公司也要有麻烦了。

结语
我的本意不过是8挂,没想到越扯越远。这段结束语偏是早就写好的,只跟开头部分有关系。也只好不着边际地放在这里。
我想说的是电话系统是100年来几代人的贡献。这个系统之大之复杂,很难想象能有个人可以把整个系统从整体到局部了解得清清楚楚。每个人都基本了解跟自己想关的一点点。这样大的系统工程由人类几代之间不断更新,我认为很了不起。所以我很不喜欢有些科幻小说电影动辄把人类文明成就归到外星人身上。

(甚至我原来崇拜的英雄主义天才崇拜都在这种大系统面前淡化了。前面我把电信系统和飞机做比较,因为飞机的稳定性很显然是个大问题。飞机的控制信号是由四个计算机系统同时计算的,称为四余度。四个系统的计算结果选择其中三个相同的。朱迪福斯特的新电影上映了没?我就看过preview,她上了飞机抱着女儿说我设计的这个飞机。老大,一个成型的系统不是几个人能设计的,就是在原有飞机设计上更新也不是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后来她开始拔板子,我就很绝望。她要是系统工程师,就不应该知道细节该拔那块板子。如果她是具体设计人员,她不该太明白别人做的那些板子。如果她是系统测试人员才比较有可能对整个系统比较有掌握。)
Last edited by 笑嘻嘻 on 2005-08-24 22:49, edited 32 times in total.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7-31 18:34

我仰慕的说, 还是我们阿大有气势 :let_me_die: :let_me_die: :mrgreen: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pomo
Posts: 657
Joined: 2003-12-13 0:34

Post by pomo » 2005-08-01 1:51

tiffany wrote:我仰慕的说, 还是我们阿大有气势 :let_me_die: :let_me_die: :mrgreen: :mrgreen:
小白,你用45秒收拾一只老鼠脑子也很有气势。我也仰慕地说,工程师和科学家都够有气势啊 :worthy: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8-01 8:13

在苦闷的日子里,感谢笑大让我看见还有更苦闷的生活――基本上我对看不见的原理都是不明白的。 :f21: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1 8:28

嗯, 我得问问,有人看懂了吗?
云浆未饮结成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8-01 8:30

:worthy: :worthy: :worthy: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8-01 8:34

我囫囵吞枣装懂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8-01 8:34

Got the gist of it, but my eyes glazed over at the technical details.

camellia
Posts: 1146
Joined: 2003-12-04 19:17

Post by camellia » 2005-08-01 8:42

笑大把我还给老师的那些东西讲的真好阿。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1 8:46

谢谢大家, 我涕泪交流地感激地说. :worthy: :worthy: :worthy: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8-01 8:55

But I'm still waiting for you to get into the meat of the story. Don't stop here, please. :worthy: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1 9:02

没有什么有汁水的部分,都这么枯燥行吗? :f21:
云浆未饮结成冰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8-01 9:04

其实我也是勉强看得懂的――至少是中文,每个字我都认识。 :monkey001: 不过我现在完全不是理科生的思维就是了。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karen
Posts: 3020
Joined: 2003-11-22 18:51

Post by karen » 2005-08-01 9:15

笑大真是懂行! :love019: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5-08-01 10:48

笑嘻嘻是想写什么呢? 我很好奇。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1 10:53

我就是在胡扯啊, 没有什么中心思想.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8-01 11:02

But so far you've been just laying down the background, so what happened? Is this going to be an event, an occurrence with a beginning and an end?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1 11:12

没有故事发生。 :oops: 这是一篇形散神也散的散文。 :f22:
过去我知道不少与此相关的小故事,都当小黄瓜给腌起来了。后来小黄瓜都发霉忘掉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5-08-01 11:44

没有别的了?
看来是笑大太热爱自己的行业以至于想给我们也科普一把,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嘻嘻。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晒太阳的猫
Posts: 236
Joined: 2004-06-08 8:33

Post by 晒太阳的猫 » 2005-08-01 13:01

看懂了,你说的那个war room我有几年老去。为了给那个叫ATT的公司达到five nine,还有那个半夜升级,一升就是几百台机,不许影响服务,真不是人干的。出点子事儿两边的vp就全到了,拿着表倒计时的让人修。不过我们不是电话,是frame network,虽然我们carry voice.

最好笑的是我一个同事,某天正在超市购物,突然信用卡刷不过去了,再刷还是不过去。然后腰里的叫魂机就响了,原来是当机了。^_^

更神奇的是有一次我们的某设备出了个bug,客户是nasa,后来nasa那个啥啥飞丢了,我们就每天去向负责那块的某人说:啊啊,你看看你看看。当然我们心里明白这和她无关。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1 13:13

同志啊,我冲上去紧紧握住晒猫的双手双脚。
云浆未饮结成冰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8-01 13:28

笑嘻嘻 wrote:同志啊,我冲上去紧紧握住晒猫的双手双脚。
这姿势很神奇啊。
说起来,这周末我看见我们家附近体育馆好多人携家带口的排长队,一看滚动屏,原来是莫斯科大马戏团表演来了。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Lilly
Posts: 73
Joined: 2005-08-01 10:50

Post by Lilly » 2005-08-01 14:15

This makes me realize that I am a geek. Such technical things are so much fun to read. More please!
mint krispys!!!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顶风作案(未完)

Post by silkworm » 2005-08-01 14:24

笑嘻嘻 wrote:为了保证这5个9,电话都是由交换机供电的,这也是为什么家里停了电还可以打电话,(历史上有人专门利用了这一点来犯罪是不是?在大停电的夜晚用电话线路打火花引爆煤气。)
这是我家先生坚持保留有线电话(landline)的原因之一。啊,这么说有点二义性,他不是要犯罪,他是怕万一手机没法用。

我家先生做用户端的一个环节------计费。他们是时不常地要做data migration(中文?),也是专挑周末的晚上干活。还好,他基本可以从家里用公司的机器登进去开工,半夜泡在公司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

他们公司特混乱,据说用户打电话来投诉账单有误,只要气势凶猛些,基本可以当场获得索赔,因为真去细查帐目,花费的人力更贵。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5-08-01 15:01

说到GEEK, 若干年以前某人有一次在我家给他老板回电话, 我们在旁边听见他问:“。。。你听见回铃音了吗?” 大家狂笑。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8-01 15:36

那我无知的请教道:所有的用户端,最后一英里走完了之后,进了交换机,然后呢?如何到的另外一个用户端的? :worthy: :worthy: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1 17:02

小白,你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教材了。我本来想含糊过去的。说来话长了。这里不好画图,我试试用语言复述一下。
注1)什么是运营商:sprint, AT&T,cingular这样的为普通用户直接提供电信服务的就是运营商。
注2)什么是设备厂家:nortel, nokia 这些生产电信设备的叫设备厂家。
基本版:
主干网:一般图解上,网络都是用一团云来代表。用户端是从云里伸出来的一条条线。简单地来说我打电话给你,从我们家拨号,交换机一看:纽约。就通过交换机把我接进主干网。到了云的接近你们家那边,交换机一看是你的号码,就通过那最后的一英里打倒你们家的电话上。所谓最后一英里,其实可以是好几英里。不过反正是那个数量级。
升级版:
传统的电信网发展多年,结构清晰明了。现在的网络要复杂很多很多。这里单用传统网络来做说明。通常运营商拥有的主干网是两条全国的大环路。SONET或者DWDM。两条是为了冗余,一条坏了还有一条。环路通过降速率的点接到class 4 switch。class 4 switch专做trunking。比如说德州一台class 4,纽约一台class 4。一台class 4 又接到多个class 5 switch。 一台class 5 switch中文叫做一个电话局。一个区位号码,美国电话9位数的前3位,就需要一个class 4 switch。用户端的功能都是在class 5 switch上做的。这个class5专管用户接入。最后从class 5 switch经过著名的最后一英里到了你家。还是我给你打电话,简单地来说,就是我的语音从我们家上了我们这嘎达的class 5然后class 4 switch,进入主干网,到了你们家的class 4 然后class 5,通过从你家区号的class 5到你家之间的那么几个英里,最后终于到了你们家。
:speechless002: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8-01 19:46

我再接再厉的问道:阿大你的意思是网络这一团云用放大镜看一看实际上是一条一条的线路?这个云里的线路是sonet/DWDM(2个公司?)的?运营商如AT&T租用这个线路。还是说这个sonet/dwdm是两条线路,一条坏掉了就倒到另外一条线路上去?而实际上的线路是各个运营商公司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初铺线路的时候大家还得商量好了在哪里接口哈?
那个4级5级换扭倒是好明白,好像输水管道,一看区号,知道你要往那边去,就把你给放在那个管子里了。最后那一英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信号的转换这个问题。就是说怎么就把说话声音给变成脉冲(还是脉冲么?)信号,走了很长的线路,到了另一头再给它还原成说话声音?
乡音无改鬓毛衰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5-08-01 20:47

我刚工作那两年就常听到“从企业级向电信级的转变”等等。
我跟大网也就是保障通话那部分基本没打过交道,业务帐务甚至计费倒是粘了不少,虽然离5个9差距很大,不过每单用户对于话单的投诉都是查到底的,有时候还要专门给公司领导请示,后面跟着一长串各部门查询结果处理意见。
也有时候某些记录保存时间不够长,确实查不回来了 :eyepatch: 只好交给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专家去解决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3 22:49

小白,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讲话别人听不懂了。因为我的工作性质就是一切照标准来,所以大量使用术语,不敢有误。我的问题是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都明白这些术语所表达的意思。
网络是一团云的意思是,这一团云里面的具体如何实现并不重要,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法。但是网络理论并不变。你可以用不同样的物理层(网络结构的最底层)实现同样的目的。这个云是谁实现的呢?是运营商实现或者运营商租别人公司的。当初铺线路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不过美国好像没有行业性的统筹规划一说,都应该是各家管各家。
所谓两条线路,是一模一样的两条线路,为了保证一条坏了,用户打电话也不会受影响的。SONET和DWDM都是用在光纤上的**。(**表示我找不到一个名词来定义)SONET和DWDM定义了如何把数字信号调制在光波上。SONET同时定义了速率转换、针结构、等等等等。DWDM是更好的光波复用技术。所以也可以把SONET用在DWDM上。
信号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把模拟信号用数字来代表。80年代以后,电信网里传的都是数字信息。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8-04 5:48

笑大越往下写,我越有点明白了。烧机器的概念,我想是为了预期线路过热着火的情况对吗?

笑大有空可以写写越洋线路是怎么搞的。我哥哥过去在telecom里面做database,讲起过从单纯海底电话线变成走网络大大降低成本,所以电话卡便宜得要命。后来竞争的人太多,价格压得太低,就难做了。

这个“一团云”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黑箱子吧?一头东西A进来,一头东西B出去至于中间是怎么转化的就很复杂了。

晒太阳的猫
Posts: 236
Joined: 2004-06-08 8:33

Post by 晒太阳的猫 » 2005-08-04 10:11

咔咔,我也激动的上去抱紧某些人的两手两脚。

再感叹一声,多希望我们能垄断呀,垄得比小软还断,那样老子就不用加班了。 :let_me_die: :let_me_die: 整天顶着红眼睛出门,乍一看还以为是人类进化了呢。 :evil: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8-04 11:31

晒太阳的猫 wrote:咔咔,我也激动的上去抱紧某些人的两手两脚。

再感叹一声,多希望我们能垄断呀,垄得比小软还断,那样老子就不用加班了。
猫儿,只是不用加班,还要上班哪。 :f59: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8-04 11:38

你们看过<OFFICE SPACE > 么? :f59: :f59: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5-08-04 13:12

笑嘻嘻可以试试写教材.
这个一团云的概念, 主要来自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网络那么多层, 每层只要做好相容性, 可以独立做优化设计和升级切换设计, 不至于一发动全身.
五个九说起来黑白分明, 衡量起来就没那么简单, 切换和恢复过程时间不好计算.

晒太阳的猫
Posts: 236
Joined: 2004-06-08 8:33

Post by 晒太阳的猫 » 2005-08-04 15:33

洛洛 wrote:
晒太阳的猫 wrote:咔咔,我也激动的上去抱紧某些人的两手两脚。

再感叹一声,多希望我们能垄断呀,垄得比小软还断,那样老子就不用加班了。
猫儿,只是不用加班,还要上班哪。 :f59:
光上班的话我就知足了.....高喊一声打倒资本主义,继续去敲程序..... :f28: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4 17:06

<OFFICE SPACE >是什么?
Jun,是的,烧机器是为了线路过热着火的时候不能影响边上的机器。在机房里,所有机器都是一排一排紧紧挨着摆的。那我看看能不能把价格问题写清楚。
twin,我很小心地没有在正文里写技术啊。都是背景知识、行业8挂。嘻嘻。
5个9做不到,东西出不了门的。花钱花力气一定得做出来。所以在硬件或者软件的结构有变化之后的第一个feature会很辛苦。老板铁青着脸天天看头天晚上的整晚呼叫有几个9。每个季度运营商也会给设备厂商数据:(当然是很大爷款的)告你啊,你们这个季度是几个9。一切都必须可丁可某地按写下来的要求做。刚刚开会程序员还在和manager分两派吵架,为了冗余切换时候的要几秒。时间稍微一长,打电话的人hello, hello, hello,再没有声音就挂了重拨了,就没有意义在费神做冗余了。事实上,大家遇到过座机打着打着电话忽然没声音了几秒,或者干脆断了吗?很罕见吧。当然无线通讯才起步没几年,稳定性是差的。大家会互相比较宽容一点。
云浆未饮结成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4 17:16

对了,小白。想象你用你计算机外联的麦克录了一段话,是wav文件,然后你把文件压成mp3,然后上网,把该mp3的文件发给我,我用windows media player一放,就听见你的声音了。从道理上,打电话的语音变数字信号,然后传输,到了对方端在变成语音,是一样的。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8-05 8:11

好看好看。继续继续。 :love019: :love019:
乡音无改鬓毛衰

Lilly
Posts: 73
Joined: 2005-08-01 10:50

Post by Lilly » 2005-08-05 8:28

Ah. the good ol' days of R&D.
On a different subject, RCA actually inven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ut it never got the necessary attention/money until the Japanese finally did it. Now this entire industry is almost non-existential in US.
mint krispys!!!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5-08-05 8:28

好看耶。 :fish002: :fish002: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8-05 8:59

Cosmic Background Emission? I have never heard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BE discovery and Bell Lab...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5-08-06 3:06

我狂热滴喜欢讲垄断的这部分 :admir002: :admir002: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07 21:27

Jun, 看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http://nobelprize.org/physics/laureates/1978/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5-08-10 14:38

同样,火烧交换机也不是自己在实验室放把火就行了,必须去专门的公司另交二三十万请人家烧。
:doh: 真是烧钱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5-08-11 10:13

还有吗,笑大?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11 10:54

还有不少,都是片断,还需要整理出来。
云浆未饮结成冰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5-08-11 11:30

tiffany wrote:
同样,火烧交换机也不是自己在实验室放把火就行了,必须去专门的公司另交二三十万请人家烧。
:doh: 真是烧钱
建筑材料也是这样的。有专门的实验室,厂家上门交钱,然后在产品上打上标记:UNDERWRITER'S LABORTORY APPOVED之类。尤其是防火类,从图纸上就得注明什么等级的,然后到审批,投标,采购,验收,没有那个标签简直一关都过不了。
笑大你的小黄瓜越来越大瓶了。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5-08-11 22:17

是啊,洛洛。这些小黄瓜都太专门,又不能用来编小说。不写出来就烂在心里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atiti
Posts: 254
Joined: 2004-12-25 1:01

Post by atiti » 2005-08-12 1:09

好看。挺多汁水的呀 :f59:
不过让我先说完垄断。垄断要完全利大于弊就不会有反垄断法了。... 在我们这行,大的运营商就是上帝。上帝决定我们这些人的命运。
这段儿怎么看了半天说的好像是不是垄断的坏处而是垄断的不得已呀?
他当时的做法是,在每间实验室的门口放一个哨兵,没到时间任何人不准离开,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搁现在还得把网掐了才成。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