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Elysees » 2024-01-29 15:00

两本书
-Demon Copperhead & Trust

1. Demon Copperhead
去年某一天,在Costco买东西的时候逛到书摊,看到摆在最上面的Demon Copperhead。首先吸引到我的是这明显脱胎于David Copperfield的标题,再一看,还标着普利策得奖作品的标签,文艺女中年我一时冲动,决定买来读上一读。近年来买纸书的频率雪崩一样激降,尤其是英文类,后来想起来,都不知道当时是为什么会买。买了书担心看得太慢,于是上Audible把有声版也买了,打算听读双管齐下,根据以往的习惯,打算以听为主,读为辅。
最初确实也主要是在听,安宝高中以来各种球队训练比赛和乐团练习,我的路上时间极大增加,很快就听了大约20%。然而后来觉得听起来实在太残酷了,便把书捡起来,每天读一两个小时,在去年末读完了。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近年来读过最窒息的书,没有之一。
这故事简单的说是David Copperfield的现代美国VA Lee County的还魂再写,很多人物名字和彼此关系,都源于狄更斯的小说。我常在安宁读书的时候问他们,怎么用1-3句话概括他们刚刚读完的书的内容,于是在一次晚饭桌上我说起这本书的时候,宁宝要求我,用1-2句话概括一下你在读这本书,所以,这是我的概括:
A story following one boy’s narrative to show how poverty and painkillers (and maybe more) addiction can sink generations into a bottomless hole. Lucky for him he climbed up, with help; not so much for many others around him.
当然还是要展开说说。
(以下严重剧透)






(以下严重剧透)
故事是第一次人称,主角Demon 是个嗑药少女单亲妈妈的孩子,父亲在他没出生就去世了。他从小跟妈妈住在一个trailer里,附近邻居是一家老人夫妇,带着一个女儿June,及另一个在监狱里女儿的儿子Maggot一起生活。Maggot是Demon的发小,两人从小一块儿玩。Demon从小处理母亲嗑药现场,各种替她洗刷,时不常被邻居接过去吃饭安顿,在邻居家体会到了些许家庭的温暖。稍后母亲再婚,后爹是个卡车司机,算是有稳定收入,然而是个暴力狂,妈妈和Demon都遭遇家暴。中间妈妈几次嗑药过度被送到Rehab,Demon则被social service送到各种寄养家庭,挨过饿,挨过揍,过得还不如跟嗑药少女妈妈在一块儿的日子。他还在其中一个寄养家庭里认识了同为寄养孩子的强势老大Fast forward,也认识了同为寄养孩子的善良而有天分的Tommy,跟着他们去当(童)工挣钱,各种脏累活儿都干。农场收烟草,因为农场也没什么规范,毒性渗透皮肤半死不活。总之各种惨状,听的时候只觉得不仅此时困苦难当,且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出路。
妈妈在rehab期间Demon能间或见到妈妈,妈妈跟他说自己怀孕了,还在Walmart找到了新工作。Demon简直欣喜万分,觉得自己要做哥哥,会有个小婴儿依靠自己,未来有了希望。然而不久,Demon生日当天,来看望他的Social worker告诉他,他的妈妈因为嗑药过度去世了。(我记得我当时在去往target的路上,在停车场停好车的功夫,Audible正好到了social worker说,“I’m very sorry, Demon”,我在这一句话里,就猜到了后面的结局,果然,哎……)
妈妈去世了,后爹当然也不想要Demon,Social Service管Demon的人询问了几个,Demon自己也问了喜欢的邻居家,然而都没有人愿意/能领养他。Demon想起妈妈以前说起奶奶还在世,便决定自己设法去找奶奶。他一路hitchhike车到了田纳西,中间还经历了在加油站被人抢钱,总之居然最后,真的找到了奶奶。
奶奶这么些年来都不知道Demon的存在,但第一眼就认出了他,显然,他跟亲爹长得很像。然而奶奶是个觉得男孩无药可救不愿意养男孩的老人,但她抚养了好些女孩子,还是设法给Demon找了个去处。
这去处相当好,是奶奶从前养女的家,养女已经去世,只留下女儿Angus和她先生同住。这位先生,在Lee County当地非常有名,是本地高中橄榄球队的教练,住的地方,从前在Demon他们这些孩子眼里看来,是个城堡。
Demon在这儿,过了一两年的好日子,生活安稳富足,跟Angus的关系也很好。Angus很聪明,有点nerdy;而Demon因为外型迷人,在学校很受欢迎。在学校有对芝加哥来的夫妇老师,为人非常好,丈夫是Demon的语文老师,妻子是画画老师。Demon的绘画天赋被这位画画老师发现,她特地每周从另一个学校过来给他上画画课。
Demon再大一点,教练便特许他开始在橄榄球队打球。不用说,这给他带来很多光环,也偶遇了曾经在领养家庭霸凌过他的Fast Forward。Fast Forward被描写成一个很有魅力的大男孩,说任何在他身边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得到他的全部关注,主角自己虽然从前遭遇过他的霸凌也没躲过他的魅力。因为Demon此时际遇的变化,Fast Forward对他另眼相看,Demon也极其开心的跟着他玩乐,在一次聚会中偶遇(仙女一般的)女孩Dori,对她一见钟情。
此后不久,Demon在某一次橄榄球赛中膝盖受伤,带去看医生之后,为了各种原因,他没有做恢复手术,吃了医生开的止疼药,从此滑入止疼药上瘾的黑洞。
这一段的描写让我毛骨悚然,Demon从小目睹母亲嗑药的种种不堪入目的形态,他自己也并非没有试图停药,然而停药除了无法忍受的疼痛,还有各种失控例如失禁等等让他感觉失去尊严使他无法进行正常生活的作用,他屡屡想停而终于不能行。
这期间他跟Dori在一起了。Dori母亲早逝,父亲是个晚期癌症患者,有医生处方的止疼药,不用说,Dori也是个药物成瘾者。
他俩在车里的第一次,写到Dori脱掉衣服与他亲热之际,展开一卷锡箔纸,我当时读到此处,真正是,不寒而栗。
虽然有了止痛药,Demon还是失去了他的橄榄球生涯,成绩以及其他各种校园相关等等,都从此一落千丈。奶奶来看的时候,看到他的表现,直接停止了对他的经济资助。
Demon也决定搬出教练的家,跟Dori同居。
跟Dori在一起的生活,(用我这个外面世界的人的眼光看),简直跟地狱也差不多。一见钟情时候的小仙女,共同生活当然是一地鸡毛。小仙女完全不谙世事,生活过得一团混乱,日常就是各种嗑药,还要求Demon跟她一起尝试更加刺激的药物例如海洛因,好在Demon尚存理智,一直反对。
两个孩子收入从哪儿来呢,Demon当然也有时而做工,然而,还有一个来源。Dori的父亲因为癌症晚期有处方止痛药,Medicare(Medicaid?)只需付一美元便可以拿到相当多的止痛药。每月初Dori留够父亲以及他们自用的药物,剩余便拿到医疗所的停车场变卖给围在那儿等着买药嗑药的人。Dori嗑药越嗑越猛,Demon若是试图阻止,便遭来剧烈抵抗,被Dori控诉不爱。Demon只能退步。
不久之后,Dori的父亲辞世,处方止痛药也没有了,Dori便推Demon以自己的膝盖伤去找医生继续开处方拿止痛药。方圆四下仿佛就那一个医生,而他的各种通用解决方式,就是开止痛药。医生甚至可以以此要挟,以占Dori便宜为条件,给Demon开处方。
此时Demon从前邻居老人的女儿June读书出头,成了一名护士,曾经搬去了外地,又再回来,收养了侄女Emmy。June屡次批判滥用止痛药已经毁了这一片所有的人。曾经有一段,June问Demon是否在嗑药,Demon问她究竟是想听真话还是想今晚安睡,June表示我只是问问,Demon则答“Then I’ll tell you. I don’t know a single person my age that not taking pills.”
也许是一点点夸张,有一个例外,跟Demon亲如兄妹的Augus,他奶奶养女的遗孤。随着Demon搬出教练的家,他们的来往渐远,但并没断绝,Augus有坚定的,离开本地去上大学的目标,并毫不偏移的冲着目标努力。
另半个例外,只是偶尔嗑药的,Demon重遇的从前在寄养家庭遇到的好孩子Tommy。Tommy找到了一份当地报社的工作,给各种广告条配图,租用了一个从前Demon被寄养过的家庭的车库,算是有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还有了一个远程的,在费城的女友。
Demon偶尔被Tommy叫去帮忙夜班,在某次Tommy夜班时发现广告条不够图片,Demon便画画填补空白。因着这个,他几乎成了Tommy夜班的常伴。
白天晚上,Demon此时跟Dori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每次回到家,几乎都看到她因为嗑药昏睡在家里的各个地方,仿佛在重复儿时的经历,只是这次,母亲换成了女友。再不久,Dori说自己怀孕了。而我读到这里,就已经预见了结局。
果然,某一次Demon从外面工作回来,Dori已经因为嗑药过度辞世。
历史惊人却又并不意外的重复了它自己。
Dori去世之后,她的亲戚来收回了房子及屋中所有东西,Demon跟Dori无名无份,当然并不能拿到任何东西,甚至没有合适的身份出席她的葬礼。
总之,Demon再次回到孤身一人。
这前后,有若干件事发生:某一次报社的一个栏目开天窗的时候,Demon画了一组条漫补上去,几次以后,收获了稳定的读者群,Tommy把自己的收入跟Demon分摊,加上Demon在各处打的零工,总算有了一定程度的收入。之后因为反响非常好,报社跟Tommy和Demon签订了一年合约让他持续供稿画专栏,之前辅导Demon到美术老师帮Demon看了合同。
而Demon经常还是跟Fast Forward混在一起,Fast Forward不知怎么的,搭上了June的养女Emmy,Emmy甩掉了自己之前还算靠谱的男友,跟Fast Forward混在了一起。
某一次,Demon和Fast Forward及另一人一起开车去外地,Demon因为自小爱海却从未见过海,想借机从本地开车去海边(Virginia Beach),Fast Forward和另一人则是有事去Richmond。旅途中他们在某一个野地公园过夜,又冷又饿,第二天一大早去到Richmond,原来Fast Forward是要找人做贩药生意。
不用说,海边并没有去成,Richmond办完了事,全部人又打道回府了。
再一阵混乱又似乎平静的生活之后,Demon收到June的电话,Emmy跟着Fast Forward跑了,人下落不明。各种四下打听之后,有个模糊的消息是Emmy被Fast Forward给了别的不知道什么药贩子,在某个城市(忘记名儿了)里。
June百般恳求Demon跟她同去把Emmy找回来,Demon应了,最后他们在那个城市一个废弃的新屋里找到了Emmy。整个新屋仿佛人间地狱,空气污浊,横七竖八的躺着显然嗑药过度的人,都不知死活,Emmy跟另一个女孩子横躺在一个房间里,半身赤裸,不知遭遇了什么。
June把Emmy带走以后,决定把她送去封闭式的戒药中心,不是Demon妈妈被social service送去的那种小打小闹型的rehab,据June说,是完全抛弃旧生活重来,以若干年为单位的隔离式戒药中心。
再不久某一日,Demon又遇上了Fast Forward。本来因为Emmy的事,Demon已经跟他不太来往,这一天,Fast Forward以及他的另一个朋友和前女友,不知怎么的说动Demon跟他的邻居发小Maggot一起去本地的一个溪流处爬山。而这个溪流,正是Demon的父亲当时去世的地方,多年来Demon从未涉足。这一天暴雨如注,Demon一行人,在路上遇上了因为车坏掉而无法修理的Emmy前未婚夫,便又带上他一块儿去往溪流。
一行人不知为什么,都在暴雨中目标坚定的前行,踩着泥泞去到了湍流的溪边。Emmy的前未婚夫心怀对Fast Forward的仇恨,下车的时候还带着枪。到了溪边,各种阴差阳错的厮斗之后,Fast Forward和他的朋友,以及Emmy的前未婚夫都死于溪流之中。只有Fast Forward的前女友,Demon和Maggot活了下来。
因为Fast Forward前女友的仇恨和告发,Maggot被当地警察怀疑与这些人的死亡有关,带去审讯询问,Demon又回到从前跟母亲同住的地方,与June和隔壁还活着的老人一起。June表示,她可以帮忙把Demon送到城市里的戒药中心,与Emmy一样,开始新生。
Demon思来想去,没有勇气接受,半夜开车跑路。在途中,他突发奇想连夜去登山,在遭遇肉体的受苦之后,与山中度夜,在万籁寂静的自然之中顿悟。第二天早上起来,便开车返回,接受了June的帮助。
故事到这儿就差不多快结束了,时光开启快进,几笔写完了戒药过程里的不堪,安排膝盖治疗,勉强恢复了还算正常的生活,跟几个也是戒药中心出来的人合住,在一个离Lee County挺远的城市生活。
发小Maggot经警察审判认定跟那次溪流里的人的死亡有关,被强行送进监狱,因此也算间接获得了被动戒药瘾的机会。
Demon的条漫合约因为进戒药中心的缘故暂停了一阵,好在之前美术老师帮他签合约的时候早有考虑,预留了一年的周转期,而Tommy也因为长期跟他一起合作,能在报社为他说话。他恢复正常生活之后,继续捡起了条漫连载。
Tommy本人,则生活顺利,与费城的远程女友见了面,得到了女友家人的认同,结了婚。从前一无所有的寄养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人。
他俩创造的主角,不是常见的超级英雄,而是Demon觉得代表了他们这些,挣扎着生活的乡村人们,用的是骷髅人的形象。
Demon一直不敢再回到从前生活的地方,因为戒药中心曾经说过,旧地旧事会引起药瘾。他第一次生活在城市里,对城市生活也有各种不适应。
旧地还有一件大事,Angus的父亲,当地著名的高中橄榄球队教练,被助手告发挪用学校公款。这其实并非Angus父亲所为,他本人因鳏居酗酒成性,日常完全由这个助手经手,助手因为觊觎Angus和这个教练的财富,因而心生恶意。好在Angus本人性情坚定,请律师解决了这件事,因为需要赔钱,打算变卖房产和家里的东西。而她本人,安顿了父亲,依照自己从前的计划,去了外地上大学。她与Demon之间,始终保持了通信联系,她说自己也是Demon的漫画读者。
到了故事的末尾,Demon因为漫画的成功,被出版社约了人出书,而从前的美术老师表示愿意帮他处理书约及相关的各种事宜。为了这个,Demon决定是时候回旧地一趟。
回去当夜,美术老师因为生产去了医院,并没能见到面。第二天Demon去往从前教练的家,遇上在那里收拾且险遭前教练助手轻薄的Angus,两人一番交谈,Demon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Angus的心意(这里是不是巨大的David Copperfield的回声?),两人来往交谈,模糊的交换了心意。
最后的最后,两个人开启去往Virginia Beach的旅程,Demon从少时就想去看海,一生至此有两次机会可以去而未能达成,第一次是小学的学校旅途,因为同行的女孩子剧烈晕车而半途折返;第二次则是与Fast Forward的那一趟。
这一次,他坚信可以与Angus一起抵达海边。
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
(以上情节的时间也许有些混乱)

看这本书,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无望和窒息。这是我完全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这让我想起前几年读Educated,人物经历和行为,都完全超出我的日常认知。而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甚至是个我非常熟悉的地方,Lee County,Richmond,Virginia Beach,我曾经在那附近并不太远的城市里生活了三四年之久,并不知道不过两三小时之遥是如此景象。
当年看Educated,Bill Gates有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评论,说的是“Educated touches on a number of the divides in our country: red states versus blue states, rural versus urban, college-educated versus not.”
而Demon Copperfield这本书,大概主要就致力于描述division的另一边,Rural,not-educated。在Demon成长的过程中他去过几次城市,最后的戒药中心也算是在一个城市。他以观光客的角度描述他眼中的城市,并不适应,也并不喜欢;也几次提到在电视上看/听到关于乡村人的笑话时候心里的受伤。书里原话:This is what I would say if I could, to all smart people of the world with their dumb hillbilly joke: We are right here in the stall. We can actually hear you.
在这样并不严厉的陈述下,我也不得不停下回顾,我是不是也那么轻慢的笑过。在我笑的时候,我了解过他们的生活么。
作者的角度并不含审判,在阅读的过程中,跟着Demon的成长和挣扎,读者如我,最大的感受可能都是无奈。当身边的人都在这样生活,当面前(似乎)只有这一条路,除了走上去,又有什么别的选择。
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了几年前Trump是怎么赢得人心的。生活在这个环境下的一群人,太绝望也太困苦了,凭他们自己,根本看不到出路在哪儿。所有人面对的,似乎就是一个爬不出来的无底洞:贫穷,无望,毫无前景。放弃本来就是一条更容易的路,并不难获得的药,酒,等等,则能给人忘却苦难现实的迷幻。与本性和环境抗争的路,荆棘密布,甚至,对于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觉得有必要,也不知道这一条困难的路会通往何方。顺其自然的跟着眼前的路无限下滑,则毫不费力。即使是看到周围的人在前路上尽是不如人意的结果,也没有人真的知道另外的路在哪里。或者说,即使有,也太难,太费力,需要太多自身难及的资源,支持和帮助,这些,对于几乎所有人,都不可得。
似乎生活就是接受“Shit happens”,然后继续。
他们太需要一个人,来给他们指路,来带领他们走出这种无穷无尽的循环。这样的困惑与迷茫之中,随便来一个人,说“我知道你们要什么,我能听到你们的诉求,我能带着你们走出黑暗”,能得到支持简直是太可以理解了。至于是不是真的,谁又知道呢,反正一切也许也不会更差了。
在小说的结尾,Demon算是凭着June的相助和自己的一点幸运和坚持,爬出来一条大约是光明的前路。但我也不禁会想,其他人呢,那些死在药物滥用之下的,死在溪流之中的,那些被留在原地的,那些没有一点幸运机遇的,没有一个有能力又乐意相助的亲人邻居的,没有主角光环的,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也许这就是这本令人窒息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描述这样一群人,在各种各样,因为他们个人,活着超越他们个人的因素的影响下,一直深陷泥潭的命运。
作者在扉页上写着,“For the survivors”,在后记致谢的最后一段也在说,“For the kids who wake up hungry in those dark places every day, who’ve lost their families to poverty and pain pills, whose caseworkers keep losing their files, who feel invisible, or wish they were: this book is for you.”
他们的生活,需要被写出来,被听见,被看到。而了解他们的处境,或许,才能开辟出一条,大约可以摆脱困境的路。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条路存在。



2. Trust

强烈警告,剧透!剧透!!剧透!!!
(并且这本书在阅读剧透之后再看,阅读快感会暴跌50%以上)

拿到Trust这本书的过程,也挺不一般的。我在看完Demon Copperhead以后,去搜了一下,发现原来去年的普利策小说奖是双奖,Trust,就是另一本获奖作品。
我于是去本地图书馆搜了一下,有书,排队170+。想着刚看完Demon Copperhead太过内伤,并不急着看下一本,我便排上了队,估计2-3个月差不多也就排到了。
然而1月初的某一天,带着宁宝去图书馆还书,顺便进去看看,一进门,摆在Lucky Day Collection书架上的,就是Trust。幸运日书架的原则是只能借3周,不能renew。宁宝忧虑的问,这点时间够你看完么?显然很了解我看英文书拖拖拉拉的习惯。
然而书非借不能读真理焉,这本书我从开始到读完,不到10天。看完是个深夜,万籁寂静之下翻过最后一页,心里百味杂陈,只有叹息。

(再次严重警告,本书在剧透之后阅读,快感一定暴降!!!想好再看!!!)
(以下严重剧透)






(以下严重剧透)
这本书不长,分成四个部分,从目录上看,是以四个不同的人写的章节。
第一部分Bonds,署名是Harold Vanner;
第二部分 My Life,署名是Andrew Bevel;
第三部分A Memoir,Remembered,署名是Ida Partenza;
第四部分,Future,署名是Mildred Bevel。

第一部分是个第三人称视角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纽约的一个投资巨富人家Benjamin Rask和妻子Helen Rask。
Benjamin Rask是个世代富裕家庭,祖父辈从欧洲迁来美国,做了烟草生意。父母关系冷淡,父亲常年生活在南方庄园,母亲则时时刻刻与女友度假消磨时光。Benjamin本人一直自己生活在住宿私校,少年时代Benjamin父母双双去世,他继承了巨大家业。他为人冷淡内向,虽然学业优异却并不喜社交,既不似父亲在人群中游刃有余,也不似母亲一生中时刻有人陪伴。他乐于独处,对烟草本身及家中的烟草生意都毫无兴趣。父母去世以后他在与家中投资顾问说到投资问题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在投资行业,于是卖掉家中所有资产开始做投资,他本人很有投资眼光,相当成功,富裕程度扶摇直上,不仅从股市里买进卖出挣钱,也开始对自己青眼有加的公司进行投资。因为他本人非常不擅长交际,但又地位富裕,不得不交际。于是便令自己的助手在自己家召开各种社交舞会,以维持社交界的名声。稍后Benjamin看中一些欧洲公司,便把助手派去欧洲考察。
女主Helen本人出身纽约上州Albany的一个没落老钱家族。Helen自小天资聪颖热衷阅读,父亲发现她的天分,经常与她讨论各种文学哲学读物。母亲则是社交花蝴蝶,虽然家境中落,因为母亲的交际才能,依然很受各家欢迎。后来一家三口开始游历欧洲,凭母亲东奔西走的交流才能,成为在欧洲的美国上流家庭的交际中心,因而得以在各个不同有钱人家里借住。父亲也因着Helen的才能,带她到处拜访欧洲的名家,常常去往欧洲的小乡村。Helen此时眼界见识已远超父亲,她已能看出父亲的高谈阔论中的浅薄,拜访名家学者的过程中,Helen的才能常能让他们惊讶,而父亲此时,则常被在交谈中被主人请出去。
父亲在此后逐渐开始自言自语并与自我辩论,Helen则因为一次偶然的独自散步出门爱上了一个人独行思考。她日常常有记日记的习惯,靠文字记录自己当时的想法与遭遇。
一家三口继续游历的过程中父亲逐渐有疯病迹象,一战爆发时他们正好到了瑞士。因为父亲的精神问题,Helen的母亲把他送进了瑞士当地的一个疗养院。这个过程中,他们认识了正在欧洲考察收购公司的Benjamin Rask的助理。助理对Helen有意,设法为他们找到了返美的船。于是母亲带着Helen与助理一起回到了纽约,助理把她们母女一家安置在一处房产里,并邀请她们参加他以Benjamin名义召开的社交舞会。就在这场舞会上,Benjamin和Helen相识,此后不久便结婚了。Helen一跃成为纽约市最富有的女主人。
一战过去以后,Helen与收治父亲的瑞士疗养院联系。才知道父亲入院不久就自己出走,再也没有下落。Helen很低落,Benjamin也屡屡派人尽力助她找父亲而不得。
Helen与Benjamin一样,非常内向,并不喜社交,但身处上流社会她又不得不建立社交。因为热爱艺术,Helen便开始在家中开各种音乐会,读书会,大批捐钱做慈善赞助各种音乐家,作家,帮助他们发展,广受感激。这期间她因为父亲的精神病史,常担心自己也会逐渐失去神智未来分不清幻象与现实,于是总在不停的记日记,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通过读日记得知从前发生的事情。
1920年起美国股市进入繁荣疯涨,人人都热衷于股市里分一杯羹,Benjamin因为眼光独到,屡有奇招,仿佛能预测未来,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被人誉为神之手。然而1929年股市崩盘,一夜之间经济暴跌,进入大萧条时代。令人惊异的是,Benjamin似乎早就预见了股市的这次崩盘,提前清仓,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因此赚了一笔。人们之前对Benjamin的钦佩转成了仇恨,纷纷指责他造成了这一次的经济衰退。Helen赞助的很多艺术家们都纷纷写信拒绝出席她召集的音乐会书会,有些信里甚至含沙射影表示Benjamin应该为他们目前的经济情况负责。
Helen在某一次外出散步的时候,感觉周围人对她道路以目,惊慌失措的跑回家,此后便逐渐魔怔,总觉得周围有人窃窃私语。此后她的精神状况逐渐下滑,Benjamin请来她的母亲安抚,反而激起了Helen的疯魔,强烈要求自己被送到收治她父亲的那家瑞士疗养院,坚持自己只有在那儿才能得救。
Benjamin抵不过Helen的要求,只好与瑞士的疗养院联系,投了一大笔钱改造了疗养院的一翼,又要求自己投资的瑞士医药公司派专业人士叫来监控,之后便把自己在纽约的产业移交别人处理,陪同Helen去瑞士治病。人生第一次,把投资工作放在了次位,以期Helen能恢复健康。
瑞士疗养院给Helen安排了主治医生,主治医生疗法新颖,然而Benjamin却并不满意。一段时间以后,因为感觉这个疗法见效缓慢而且让Helen亲医生而疏远他,于是Benjamin强行要求自己投资的医药公司介入治疗。医药公司派来了一个对精神病使用新脉冲疗法的医生,虽然疗法没有完全进入推广流程,但实验中效果很好。医生保证三次治疗以后Helen即可恢复到可以上船的状态,他可以随行Rask夫妇返美继续治疗,Benjamin很满意,于是决定在Helen身上启用这个新疗法。
新疗法据说需要三次脉冲,两次以后Helen似乎恢复了神智,可以辨认出Benjamin,然而人依然虚弱。不幸的是,在第三次治疗的时候,Helen死在了病床上。
医生当然此后就被遣走了,Benjamin保持了理智,并没有迁怒推荐他来的医药公司,还是继续了自己对他们的投资。
此后Benjamin返回美国,为了纪念Helen,依然继续大笔大笔的投入慈善,继续资助所有Helen在生时候扶持的艺术家们,Helen的名声在艺术家中间广受爱戴。
Benjamin本人,则继续他的投资和财富事业。虽然他依然挣钱,然而再没有重现他自己的黄金时代,有人认为他不能跟进新的政策,也有人认为他始终没有从丧偶的悲痛之中走出来,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老了。总之,时间缓行,Benjamin依然保持了从前内向的生活习惯,生活和工作并进,没有朋友社交,没有别的干扰。
这一章节的故事结束在这样一句话里:
While that young person had believed he would renounce everything in favor of his calling, this aging man was sure he had given life a fair try。

读完这个章节的我,当时有些困惑。书到此处,不过30%余,当然也是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文字也非常精巧凝练,然而,后面是什么?
名为My Life的第二部分很短,内容上看,是投资家Andrew Bevel写的自传。然而这本自传,看起来并没有完成,有些部分写得完整而详细,有些部分则明显未完成,标注着类似于,add more details to here的字样。
看完这段,大概能看出,这个Andrew Bevel就是第一部分Bonds里面Benjamin Rask的原型。他以第一人称重述了部分故事,关于家族和个人成就部分的经历与Bonds出入不太大,主要是在不断着重强调了整个家族贯彻始终的广阔胸怀,个人的利益必须以国家(美国)与群众的利益高度一致,才是成功要诀的要义。当然也会申辩所谓个人行为造成1929年股市崩溃的不可能,自己的盈利行为绝非背信弃义等等。Andrew也在自述中一再强调了家族对自己投资能力的影响,他对数学的热爱与天分,造就了他的点金才能。
另一方面,当然也重述了他本人与爱妻Mildred Bevel(显然是文中Helen的原型)相识相爱的过程,着重描述了Mildred的善良,易感与她对艺术的热爱。与Bonds中提到的一样,Helen对艺术行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艺术家们提供的大量慈善资助。为了支持Helen的这个爱好和慈善行为,Andrew为她特别设立了基金会,在金钱上为Mildred提供了很多支持。而彼时艺术家和艺术界对于Mildred非常热爱和感激,基金会在艺术家影响深远。在这本自传里,Mildred的逝去是因为疾病缠身,跟精神问题毫无关系。
这部分的自传因为写得断断续续,时而详细时而简略,信息并不特别多,我看完大概的感想就是,好的,所以第一部分的传记显然有外人窥探与臆测。然而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当然每一本小说都会与原型的生活有出入,小说嘛,当然一半虚构一半真实,这也不是什么石破惊天的大秘密,不值得一惊一乍。
这部分比较有意思的是,金句频出,(在没有简略的地方)言辞漂亮。作为少女心读者,看这一部分的时候,简直控制不住想划线的手,随便几句我看的时候印象深刻感觉必须划线的(借书不能划线,但这书我在还了之后又买了一本kindle版打算从头精读)。
“What matters is the tally of our accomplishment, not the tales about us.”
“Denial is always a form of confirmation.”
“Every life is organized around a small number of events that either propel us or bring us to a grinding halt. We spend the years between these episodes benefiting or suffering from their consequences until the arrival of the next forceful moment.”
Etc. etc.
因为第二部分内容的简略和跳跃,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读完。我看完以后略微困惑,Helen本人去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似乎是第二部分My Life和第一部分Bonds的最大差异,所以Andrew写自传,是因为想替爱妻正名,澄清她本人并没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澄清,Mildred的辞世并非Bonds里所谓的选错救治手段导致悲剧?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出发点?
然后故事进入第三部分,A Memoir, Remembered。
这次的陈述者是一个女作家,Ida Partenza。时间线一跃到了几十年后,Ida参观几十年后开放给公众的Bevel旧居,引出她几十年前,在Mildred去世以后,为Andrew Bevel写传记的过去。
参观Bevel旧居时的Ida已是晚年,听起来似乎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女作家,然而几十年前她的起点却并不高。她来自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少女时代与来自意大利的父亲住在一起。父亲的主业似乎时印刷出版类小作坊,收入十分有限。父亲本人痛恨资本主义,对当时的意大利政事时事非常关心,日常为意大利共党印发传单组织参加集会等活动。Ida则负责照顾父亲的日常生活,也常帮忙印刷等杂物,并且自学了打字等秘书才能。
家中经济拮据,因此Ida在一次看到Andrew Bevel招聘秘书的广告时前去应聘,脱颖而出,得到了这个工作机会。
开始为Andrew工作她才得知,她这份秘书工作并非为Andrew的投资公司服务,而是为Andrew本人服务。看起来,Andrew对于当时市面发布的他个人传记Bonds(即小说的第一部分内容)非常不满,认为有必要澄清里面的不实传言,所以特地雇她为自己撰写传记。
这一部分,直接解释了第二部分里时而详细时而更改的传记内容,想来第二部分,就是Ida为Andrew写的传记的稿子。
工作伊始,一个问题就盘旋在Ida的脑海:Bonds里面,究竟是哪个部分在进行所谓的造谣,让Andrew如此坐立不安以至于要自己写一份传记?
写传记的流程基本是Andrew说一些回忆,Ida自己重写成稿,然后Andrew审稿,或通过或打回。Andrew说道了自己的家族,如何从荷兰来到美国打拼,祖传的投资基因如何贯穿几代人让他们发际,自己学习时候如何对数学别有天赋,老师们如何刮目相看。Andrew说到爱妻Mildred时充满感情和珍惜,怀念她的温柔和脆弱,美丽和善良,说自己为了支持她特地设立了慈善基金,而Mildred如何用这些慈善基金支持她喜欢的艺术事业。然而,说到Mildred的时候Andrew往往只有简单描述,在Ida询问两人相处细节以充实内容时,Andrew往往一带而过,让Ida自己发挥才能补充情节,来充实传记。
为了补充缺失的传记细节,Ida去图书馆借了各种各样的书,从书中临摹改写,再交给Andrew过目。技穷之时,Ida甚至会把她与父亲之间的小事移花接木放到Mildred和Andrew身上。例如她与父亲共同晚饭时,父亲会说起一些侦探小说的情节,虽然早已知道发展,为了捧父亲开心,Ida会故意表示茫然,最后在父亲揭露事件发展时,大表赞叹说自己完全想不到。当然,以这个经历为模版写出来的情节,是Mildred在饭桌上听到Andrew分析故事走向和人物时,表达出真心的崇拜和爱慕,正是美好纯真的艺术少女,对见识独到的伴侣的仰慕。
Ida的回忆内容一分为二,除了为Andrew工作的部分,也写到自己的生活。Ida的父亲一腔热血投入到支持意大利共产党活动中,生活上毫无自主能力,家中经济堪虞,日常一团混乱。而Ida需为父亲完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琐碎,因为父亲对于资本主义的痛恨,进而痛恨资本家典型Andrew Bevel,即使Ida之后的工作大大填补了家用,她也不敢与父亲分享自己工作的细节,恐怕造成父女关系破裂。
而Ida的男友则各种夸夸其谈,她并不喜欢,却也没法拒绝。两人日常交往这男友会谈到自己如何才华横溢,新闻稿被某杂志社看上前途无量或许要搬去芝加哥,还有各种状若不经意的提到各种得意之处。然而在Ida拿到薪水去买打字机时,看到男友随便的几下操作,便可看到此人的才能水平都很有限,连打字机都不会用。
Andrew传记进行的过程中,因日间工作的繁忙,需要把这个传记工作移到晚间,便提出给她租一个离Andrew屋子比较近的公寓,方便她进出。Ida久已向往独立生活,很快便同意了。这期还发生了一个有点惊悚的事件,让Ida进一步意识到她男友的真面目,与他决裂。也是这个事件,让Ida意识到自己在家写到一些传记废稿莫名丢失了。
某一次与Andrew晚饭时,Andrew深情回忆他与Mildred的所谓琐碎旧事。而Ida震惊的发现,Andrew口述的旧事,完全出自她自己写过的废稿,而内容,正是她怎么在饭桌上捧父亲高兴而伪装一无所知的日常。
一时之间,她疑幻疑真:Andrew的笃定仿佛这些真的来自他本人的回忆;而她则通过细节确定,这绝对是她的创作。
正当她的迷茫困惑无所适从的时候,Andrew的骤然去世,传记工作因此戛然而止。
若干年后Ida故地重游,心中依然怀着多年前的疑问:当年的Bonds到底在哪儿触怒了Andrew,以及,Mildred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在旧居展出的故纸堆中发现,当年Andrew跟她几句带过的所谓Mildred组织的小型慈善音乐会,涉及当时很多音乐名人,留存到后来的收据以及请柬碎片上好些名字,都赫赫有名(我都认识好多个!)。然而无论当时,还是之后,这些可以说相当隆重的事件,都不曾被大肆提及。其余的各种纸片也都能证明,Mildred的才能远不止此,甚至Andrew所提到的,为Mildred而设的慈善基金,看起来都是Mildred本人设立并维持运转。
Ida始终在想,Bonds的作者屡次提到Mildred总在写日记,但故居中并无Mildred日记的踪迹;多年前她为Andrew工作时也曾经询问过Mildred日记,认为这会给她写传记带来极大助益,但Andrew本人则轻描淡写的说道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即使她自己当时私下屡屡寻找,始终没有寻到。
终于,在Ida参观故居的最后,在某一盒她从图书馆申请查看的故旧文件中,发现了夹在其中的一小本Helen亲笔写的札记。因为多年来深埋心底的疑问,Ida把这本札记私自带走。
于是故事进入第四部分,Future。
标题一看即明白,这便是Ida在参观时带走的札记,是Mildred留下的,她生命最后时刻的一些随手记。叫Future,是Mildred给自己这本日记的命名。
这部分很短,碎片很多,并不连贯,但不难看出Mildred的才华横溢,绝并不仅仅是个热衷艺术的慈善贵妇人。从这些碎片里看到Andrew本人经常寻求她的投资意见,即使在Mildred病中,Andrew也依然在追问具体的商业措施。显然,世人眼中Andrew的点金之手,来自Mildred的指点迷津。而且Mildred做的甚至不仅仅是指点迷津,且要有技巧的让Andrew认为他的天才想法并不真的来自于妻子,只是恰到好处的得到了Mildred给予的启发。
日记名为Future,在某一个段落里,Mildred也写到了1929年,打破她与Andrew曾经和谐关系的,她的两个关于未来的预言:一是金融市场即将崩溃,二是她的癌症诊断,和她即将来临的死亡。
各种细碎的叙述里,当然很多Mildred和Andrew从前和现在的交流。她回忆她陈述病情时的错误,不应该如此简单粗暴的把病情诊断等等丢在Andrew面前,应该合理暗示,由他请医生最后得到诊断,应该让他认为一切由他主导,然而一切已经太晚。
她说,她已疲倦,不是对于Andrew疲倦,而是疲于她在Andrew身边扮演的角色。
整本书快结束之前,Mildred的札记里引用了一句话,“Imagine the relief of finding out that one is not the one one thought one was”,有点拗口的话,不知道是Mildred在说Andrew,还是隔着时空,给若干年后发现真相的Ida和我们这些困惑的读者的一句解答。

故事就这么结束了,我想,Ida多年来的疑问,或许已可有一点答案,Bonds这本书,触怒了Andrew的,也许是快结束时候的那句话“Gone was the genius who had found profit where everyone else found their ruin. Benjamin Rask’s time, it was generally held, was over. ”
拥有洞悉一切点石成金才华的,是Mildred,而不是Andrew。
对我这个懵懂的读者而言,大半本书里,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Mildred是否真的精神衰弱到疯魔,她是否真的因为Andrew的选择错误而葬送了生命。我完全没有想到逐渐浮出水面的,是这样的真相。
故事的走向,到了3/4,当Ida说道自己的父亲和彼时男友的与她本人的能力差池——或者不客气一点说,他们的无能——时,才浮出水面。
那些自以为重要的夸夸其谈,那些为了照顾某些人自尊心而抛出的的言不由衷的话,那些私下里默默努力却又不得不淹没的才能,或者天赋异禀却不得不掩盖的才华,何其眼熟,又多么令人叹息。
去年冬天的晚上,在夜深人静的夜晚读完全书最后的碎语,是Mildred在生命临近终结时的片段随想,字里行间已不成句,可以读出她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碎裂,然而依然是神志清醒的,显然没有疯也并没有傻。
虽然只是破碎的只言片语,而且是生命最后的语不成序,也能看出Mildred绝不仅仅是个天真烂漫的文艺少女,她目光明晰,执行力超群,善于交流,也了解身边人的自尊心,能巧妙的点拨他人而不触犯敏感点。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才华,也许是天生,也许是后天里与父亲,与周围所有人,与Andrew交流而渐渐习得。然而无论她如何得来,不曾有人为她做记。也许是她的刻意展示,也许是她身边人的有意堆砌,外人的传记,还有Andrew本人自传里,被写到的她,是敏感而文艺的,是脆弱易碎的,是所有人理解的,有钱有闲的贵夫人。她困于卓有成就和财富的丈夫阴影中,郁郁而终,甚至连死亡,在外人看来,都是丈夫的一次决策造成。
这个故事,讲述的仿佛只是Andrew,四个部分,都是围绕他而来:Bonds是他的家族和事业;My Life是他(借另一个有才华女性的笔)的自述;A Memoir是他雇用的为他写传记的女秘书(后来的女作家)围绕他的工作经历;而最后的Future,虽然是Mildred的自述,Andrew也贯彻了一半的内容:怎么与他交流,怎么给他解惑,怎么有技巧的通过他传达自己的才华而不伤害他的感情,如此这般。
他是生活的主角,他主导了他自己的生活,以及他身边所有人的包括Mildred的生活。
然而Mildred本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并不应景,我却不得不想起Hamilton的几段歌词:
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Trust的作者,并没有繁琐多言。他没有借Ida长篇大论指点迷津,也没有在字里行间居高临下,仿佛是个破案故事,一段又一段的,由不同的讲述者来给读者展示Andrew的成功,而一层一层剥开之后,尘埃之下,展露出来的是Mildred被遗忘和埋没的出众才华;平行的,也有在父亲与彼时男友的阴影下掩盖的,少女Ida的才华;略微幸运的是,看起来Ida终于在后来的岁月,得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成为颇有名气的作家。
是一两个人的故事,也许,也是很多人的故事。

3. 两本书
奇怪的是,时隔接近一年,再回头看了看当时写给这两本书的读后感,依然还能很清楚的记得当时读这两本书的很多细节:在高速的路上听到Demon少年时候的惨状,到了停车场也不舍得离开就为了听完某些章节里牵动我心的片段,还有在12月的寒风里,去往瀑布的车上看完Demon和Angus充满希望驱车去VA Beach的情节;以及,在卧室角落暖黄的灯光下,看到Helen被电击而死的震惊,看到Ida急于摆脱父亲因而接受雇主提供住处时我的心中焦急,看到Mildred最后时刻的碎语,恍然大悟却又困惑迷茫的心境。
好的故事,总在心中留痕不浅,甚至不止于故事本身,还有读到/听到这些故事时候自己周遭的一切,都会随文字印在心里,久久不去。
这两本书从文字风格而言,大相迥异。
Demon Copperhead是传统小说式的,行文顺时间而下,读起来非常顺畅,文字本身和故事背景内容非常匹配,并不华丽艰涩,对话(应该是)很符合作者想要描述的那一波人的特点,简单,直接,有时甚至粗鲁。看后记作者采访了很多类似的人群才成就这一本小说,无怪乎书里有那么多详实的细节。
而Trust则是另一种写法,四个章节,从不同的视角写了同一对夫妇,每一个视角都有自己的别致之处,也都有缺失。比较Demon Copperhead而言,这一本的文字,无论哪个章节,都更繁复美丽,遣词造句明显更为精致。虽然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写,但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两人的一生都不长,无论第三角度还是(请人撰写或自己随笔的)第一角度,都说不上细节详实,以至于读者如我读完,难免会有真实性不可考,也许故事未完之意远多于写出之意的感觉。
我的大致感想是,相对于Demon Copperhead作者那种详尽陈述人物遭遇而给读者以身临其境感受其命运的写法,Trust的作者显然更为抽离,很多地方不过点到为止,有更多的意在言外。
于我而言,Demon Copperhead更触动我的感情,人物的命运起伏生动难忘,但(以我这样看书完毕并不会忘情节的记性而言)应该不会再读一遍;而Trust则更触发我的思考,读完之后觉得意犹未尽,很快就会想带着后面的理解从头再读一遍,或许能重拾第一遍阅读时错过的字里行间的信息与隐含之意。也许是因为写法的缘故,Trust的阅读经历更有迷宫之感,说得感性通俗一点,若带着已知的结果回望来路,应可见路边尽是线索。
总之,都是非常值得一读,也都是读完难忘的好小说。


(完)
Last edited by Elysees on 2024-11-04 16:20, edited 13 times in total.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笑嘻嘻
Posts: 23399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Post by 笑嘻嘻 » 2024-01-29 21:29

我感觉大卫考波菲还挺励志的没这么惨。这也太惨了。光三句话总结就令人窒息。

另一方面撕裂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解释现实,为历史标注总是好事。
云浆未饮结成冰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Post by Elysees » 2024-01-29 23:46

笑嘻嘻 wrote:
2024-01-29 21:29
我感觉大卫考波菲还挺励志的没这么惨。这也太惨了。光三句话总结就令人窒息。

另一方面撕裂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解释现实,为历史标注总是好事。
结尾部分还算励志吧,但看的时候觉得真是另一个世界!而我在读的时候,甚至理解了Trump为什么会赢。他们太迷茫了。太需要被人拯救了,太希望被人拉一把了,哪怕只是听上去像是,我了解你们我倾听你们我为你们,也能被说服。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笑嘻嘻
Posts: 23399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Post by 笑嘻嘻 » 2024-01-30 2:24

一代人的陨落怎么都不能算励志啊,哪怕是主角爬上来了。
2013年,当时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Branko Milanovic和同事Christoph Lackner一起发表了一张图表,就过去20年全球化发展最快的时代做了数据研究,就是著名的大象曲线:
Image
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的最上面的精英阶层和参与到全球化生产链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上中产阶级。全球化的失意者是发达国家的下中产往下和世界范围(尤其是未能参与到全球化生产链中的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底层。并且得出结论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的经济不平等降低了,但是单独国家内部不平等加剧。
从2013年到现在10年又过去了,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悬殊只增不减。也因此社会越来越撕裂。
云浆未饮结成冰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Post by Elysees » 2024-01-30 16:25

哎,我之所以感觉特别窒息,也是如此,主角的遭遇有显著的光环效应,对于他身边几笔写到的很多其他人,感觉根本是个爬不出来的无底洞。贫穷,对未来的绝望,周遭没有帮助,放弃的诱惑,药物带来的迷幻,各种因素合起来,给人无限下滑的诱惑。
这种分裂,能怎么办呢?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笑嘻嘻
Posts: 23399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1/30)

Post by 笑嘻嘻 » 2024-01-30 23:01

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历史里都是朝代之初“均田地,免徭赋”,然后两三百年后利益集团固化,朝廷收不上税收,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阶级会请老师专门教育自己的子弟,让大批子弟去科考当官来进一步加强阶级的稳定性。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出来变法,消减既得利益集团对社会财富的把持,成功了就叫做什么什么中兴,失败了就继续阶级固化,最后王朝崩溃,像克勤克俭的劳模皇帝崇祯也无力回天。然后社会资源重新洗牌,下一个朝代再一次开启“均田地,免徭赋”的休养生息的循环开始。
就看能不能有个什么什么中兴了吧。
Last edited by 笑嘻嘻 on 2024-01-31 1:49, edited 1 time in total.
云浆未饮结成冰

笑嘻嘻
Posts: 23399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1/30)

Post by 笑嘻嘻 » 2024-01-30 23:47

Demon 考博菲不是纪实故事吧?对戒毒过程这么略过,这么容易就成功了。我寒假过阳历年期间刷了一个剧《三大队》。这个剧的亲情友情部分可以全部砍掉,缩减1/4剧情刚刚好。中途我受不了去读原著。原著是一个前警察写的纪实文学。该警察本科中文系毕业后考公考去南方做片警+刑警。做了几年警察他回炉去读博士,我无理猜测是中文博士。他的搭档同时转去做文职,说要去修复一下自己的三观。他开始在知乎写他在警察职业中碰到的人和案件。最后出版成三大册《深蓝的故事》,微信读书上有。可以非常明显看出来第一部他文笔非常生涩,第二部好了很多,到了第三部已经是专业作家水准。《三大队》的故事只是其中的短短一章,几分钟就能读完。因为是转述细节都没有,更加让人无限揣测到底主人公是怎样用最传统的刑侦手段找到逃犯的。

不过这些扯远了。我想说的是看完三本《深蓝的故事》,套用豆瓣上的一句话,我的三观受到了粉碎性骨折。他写第一本的生涩我觉得他当时做警察也是很大部分有同样的原因很绝望:对自己工作的无意义感,因为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戒毒者极度极度极度罕见能够成功,而且吸毒者前赴后继永无止息。三本书里只有一个男孩相当于他的老油条吸毒爸爸舍命/舍得一身剐,把本地和临近地区的毒贩链条全跟警察汇报了,并且到处公开宣言都是他干的,换来他儿子不得不远走他乡至少写文章的时候成功戒毒了几年组建家庭。剩下的吸毒者,基本只有两个下场:或者吸毒过量死亡,或者吸毒损坏脑子疯了。我读完了过了两个星期才渐渐从人均吸毒者的世界观里走出来。
云浆未饮结成冰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1/30)

Post by Elysees » 2024-01-31 19:36

笑嘻嘻 wrote:
2024-01-30 23:47
Demon 考博菲不是纪实故事吧?对戒毒过程这么略过,这么容易就成功了。
是本小说,看后记里写她应该是访问过很多人写出来的。不过吧,这故事戒毒不是她的重点,我觉得她主要就是写那一带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一直深陷泥潭的命运吧。
我个人也是觉得主角的命运多少还是有了光环,大概是因为脱型David Copperfield,也有个光明的结局,而且结尾算是暗示他最后会跟Augus在一起,也是mirror了David Copperfield的结局了。
另外她说的这群人,主要是嗑药,倒不是咱们传统认为的海洛因,而是不算太罕见的止痛药Oxycodone(我后来去查了一下,应该是含了鸦片或者narcotic)。这个药,我有一次牙痛就被开过,吃过一次,整个人晕乎乎的。安宝也因为腿伤小手术被开过,只是后来麻药过去他觉得没什么反应了,就没给他吃,直接扔了。
主角一笔带过的戒药过程中,说的是替换了别的不成瘾止痛药,不知道是不是说Advil之类。到全书结束,他也是到了异地生活,而且在严格的监管中,也不好说真的clean了吧,只是有了回到正常的希望?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tiffany
Posts: 24784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2/2)

Post by tiffany » 2024-02-07 13:07

说到戒毒,Friends 里面的钱德勒折腾那么多年,终于还是死于毒品。他曾经说过幸亏他有钱,不然早就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青屿
Posts: 122
Joined: 2003-12-10 10:0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2/2)

Post by 青屿 » 2024-03-10 23:36

我看了小E这篇火速看完了trust... 看完满腔疑惑,从豆瓣一直找到reddit读书版看其他人讨论。小E还记得填坑不?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2/2)

Post by Elysees » 2024-03-12 19:59

记得记得,我这两周因为爸妈刚刚过来忙得晕头转向,这周末之前一定争取写一大段!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青屿
Posts: 122
Joined: 2003-12-10 10:0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2/2)

Post by 青屿 » 2024-03-12 20:21

太好了!我印象中小E的坑品很好。 :mrgreen:
Trust也是我最近看过的英文书里看得最快的。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3/13)

Post by Elysees » 2024-03-13 17:19

先加一点,表明我真的在写,我其实最近还在kindle上重读Trust这本书,感觉知道了结局之后回头看,还能看出一些细节。
我心里很多话,写得好慢,啊啊啊啊啊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4/15)

Post by Elysees » 2024-04-15 14:54

把第二本的情节也概括完了。。。
感想要整理一下,应该很快就写完了,写完了再回头润色。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笑嘻嘻
Posts: 23399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4/15)

Post by 笑嘻嘻 » 2024-04-16 21:08

劳模劳模。
云浆未饮结成冰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完)

Post by Elysees » 2024-04-25 14:36

写完了,离看完书过了四个月,当时强烈的感想有点过去了,也许需要再读一遍;而且感觉自己现在文字表达能力下降得厉害,很多词不达意,努力把前面改得流畅了一点,暂时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以后如果想法整理好了,再来改吧。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Elysees » 2024-11-04 16:21

几天把这两本的感想整理了一下发微博,忽然又有点新的感想,补在主贴了。
回想又一年过去了,今年还没正经写过几篇读后感,要抓紧时间在年末之前写。。。几篇。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tiffany
Posts: 24784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tiffany » 2024-11-07 9:54

老川胜选,看这篇读后感,越发的感慨啊。有人评论说这次老川胜选,(甚至 popular votes 也胜出了!)是碰到了那些被主流(媒体)忽略的人,就是这些 hilly billy,不读 NYT 的人。美国人民也挺能忍的,日子都这样儿了,拥枪率还那么高,换成东大,应该是快有人跳出来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吧... 就,好吧

说到选举,良人说布鲁伦的华人翻红了,因为要在他们区搞非法移民收容所,以及老要改特殊高中入学条件。就,老中吧,第一不要动房子动地,第二不要动教育,现在当权的两样都要动,老中就忍不下去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Elysees » 2024-11-07 13:44

在微博上看到狸狸说,这次选举结果,沉默的拒绝令人震耳欲聋。有点不知从何说起,哎。
应该说这次结果我不意外,2016年那次我是真意外的,始终记得离开公司时候充满希望的心情,和晚上9点以后天塌了一样的失望。
后来才意识到,当时的民调结果,完全证明了统计学里,如果sample biased,结果不可能反应真实。
说起来,感觉这十年没有什么政坛新星升起啊,奥巴马之后感觉政坛朝气直线暴跌,怎么一下子死气沉沉的了。。。。。。(还是因为我完全是个政治盲的缘故?)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tiffany
Posts: 24784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tiffany » 2024-11-08 12:58

其实我觉得新星什么的也没有用。当年小克在位,internet 泡泡破掉;还有个 enron,破产,一堆拿着退休金的老人家忽然又要出来上班儿;然后后来有一阵子民意风头就是说 CEO 凭什么拿那么多工资,尤其是那些把公司给霍霍破产的。然而其中的结构性问题,就,始终没有人下手 解决。

还有那个最终导致华人翻红的事情,教育,我是同意住差区的孩子们教育资源少。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难道不是应该解决这个资源太少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大家们纷纷打算解决学生比例的问题,即,把入学标准针对少数民族,即,小黑小墨,降低。为啥呢?因为教育资源这个问题没法儿解决,但是入学率这个事儿还是可以操作的。反正就是,怎么搞看着最能搞到票就怎么搞。反正,就,我觉得,霍霍呗,教育系统再烂上一两代,工业回归美国都回不来,毕竟文盲也没法儿上生产线......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99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24-11-10 22:57

我觉得这次美国大选是过去三十年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句号。川普的支持者是美国经济上被全球化抛弃的人,和意识形态上被压抑话语权的各保守团体的集合。如果说8年前,川普胜选大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那么今年的民调的完全失误,只能说是要么媒体还在掩耳盗铃,要么就是故意为选情制造舆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做为全球化的受益群体之一的主流媒体不愿意代表被全球化抛弃的群体(,纽约时报的订阅数量创历史新高,网络订阅让纽约时报从地方媒体变成了读者群是国际订户的国际媒体)。而为选情制造舆论也并非我恶意揣摩,今年民主党的政治献金数额同样是历史新高,社区拉票战只比过去几次大选更激烈。出票后,除了在tiktok上有民主党选民痛哭流涕,普遍社会态度就是:“哦。”换句话说其实大家都不那么意外。我看访问说民主党的造势大会的重点是强调每个选民的身份认同,共和党造势大会则大家都是在川普崇拜。就是说共和党的造势大会上选民们并没有强调身份,他们只是把川普视为自己的救星。用这种超级数额的选举费用,全球化的最大受益阶层掏钱让在全球化中分到羹汤的群众用身份去对立对现实不满的人。

【读后感】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过去八年并非没有左派忧虑美国出的问题。👆这种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下降,更多的人举出了同类项:当英国的制造业外移的时候,制造业所在地区同样呈现出来平均寿命下降的状态,只不过英国的制造业体量小,数据淹没在英国做为老牌金融中心的繁荣数据中,从整个国家层面看不出来。更糟糕的是在苏联解体前的十年,整个‘80年代,苏联的人口平均寿命就开始下降。不仅如此,有个专门为描述研究苏联解体前经济特征的经济学概念(论文是哈佛大学的):soft budget constraint (SBC) 同样在现在的美国呈现。SBC的意思是一个赔钱的项目却持续得到投资。过去我们通常用意识形态来解释:社会主义大锅饭。但是一个做国际投资项目的人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形容过这个现象:“过去十年在美国又大型公司破产吗?一桩都没有。而我可以随手举出中国各新兴产业里破产的大型公司。我们通常骄傲的宣称我们是蓝血的自由资本主义。我问你:没有破产的资本主义还叫资本主义吗?这跟没有地狱的基督教义一样,这个概念就根本行不通。”“自从08年金融海啸,雷曼兄弟倒台之后,我们就被吓到了。这太可怕,可再别再发生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08年之后的确美国政府开始为大企业托底,但是根据Deaths of Despair中列出的统计数据,被全球化抛弃的工人们更加失去了出路。情况反而对他们变得更差了。

假如民主党的新星们仍然只听从深层政府和财团的指挥,没有勇气面对这些问题,那么只会永远地失去工人阶级的支持。从4年前原本是民主党铁票仓的工会已经开始松动,今年更加明确地工会领导站到了川普的造势大会上。那么川普能够救他们吗?我也不这么认为。很遗憾居然只有川普成为他们的代表,被他们视为救星。最糟糕的甚至不是只有川普成为被他们当成救星,而是未来可能进入政坛动荡期。过去100年美国很少出现的连选持续失败,每四年换一边总统的情况可能会持续。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84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tiffany » 2024-11-11 10:56

其实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民主党对普罗大众的蔑视,不是说共和党不蔑视,但是民主党那个是装都不装的,前有希拉里说 deplorable,后有今年老拜说垃圾。一个还蛮普遍的调调就是:就,没念大学是吧,那就是一群蠢人,连加关税是加到普通消费者头上都不知道,还支持老川加关税!这种调调纯粹就让人槽多无口。就是说,我都知道你看不起我了,我为啥还要投票给你?!同理还有年轻美国白男。作为一个亚裔男生的家长,我也得说我看着各种阿土仔没有资格申请的奖学金助学金,因为他不是 minority (含女性),而想要吐血。

而且一个重要问题是搞身份政治搞到不顾常识了都。就跟零元购那事儿相关的政策吧,我是穷人我都不要这种政策,毕竟这种政策肉眼可见的导致社会秩序崩坏,而一个社会秩序崩坏了以后,首先受害的就是穷人。毕竟弱肉强食是从最弱最穷的那群人开始的。

我还是得说,我当年太年轻了,嘲笑河蟹社会,现在,其实吧,有个河蟹社会是真的重要啊。

最后感叹一句,二战以后的社会秩序,由基辛格一首策划,金融上有石油美元,地缘上有联中制俄;这几十年下来也都走到了转折点。基辛格去年过世了,也代表着一个大时代的结束的开始吧。
乡音无改鬓毛衰

Elysees
Posts: 6774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Elysees » 2024-11-18 16:11

我想听你们多说说,我很茫然,我大概知道分裂在哪里,但是我当然是个不谙世事飘忽的人,我觉得没有解法,也没有出路。
很遗憾居然只有川普成为他们的代表,被他们视为救星。最糟糕的甚至不是只有川普成为被他们当成救星,而是未来可能进入政坛动荡期。
笑大这句话也让我有点伤感,应该说我这几年读的非常有限的几本书,Educated,和Demon Copperhead,让我看到了一点另一边的浮光掠影,如果说Educated这个女孩子是以走出来的人的角度说的,那Demon Copperhead完全是以在其中的人的口吻说的,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他说,“We are right here in the stall. We can actually hear you.”,心里不是不难过和惭愧的。一直以来这一边对另一边的轻蔑是并不隐藏的,我听到过看到过一起笑过,但很简单的掠过。我好奇的是,Obama当选那年,很多给他投票的人现在去了哪儿呢?当时投票给他的,不都是以他为希望的这些,并非高出身的人们么?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tiffany
Posts: 24784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tiffany » 2024-11-19 10:56

就是,我觉得吧,釜底抽薪,再放眼世界,看看能往哪儿挪一挪吧。我比较看好亚洲,实在不行,非洲也可以考虑。

美国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从一个有野蛮生命力的国家,发展成了一个僵化的结构,某种程度上说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就,窃国者已经诸侯了,不可能当权者自己把自己个的弊端给噶掉吧,毕竟那么多钱,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都捏着各种权柄呢。老川上来吧,能破是肯定的,但是,立不立得起来,就很难说。我希望能立一个。

其实很多年以前,我们一家三口出去玩儿,开车到天黑黑,在上州路上山里随便一个村里打尖儿住店。我们去往房间的路上,一辆 Pickup 开过来,下来俩脸红扑扑的年轻人,店东迎过去笑问说:你们俩 hilly billy 跑这儿来干嘛?就很熟很随意那种,特别之前典型美国乡村美好生活那种。也就 10 年吧,毕竟说走就走的旅行只能发生在阿土仔还没上学的时代,社会割裂到现在这个样子了。也挺唏嘘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99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24-11-28 5:55

也不能说美国是被霍霍了。因为,去工业化实际上是美国的基本国策。矛盾点其实就是我之前在其他帖子总结的:美国做为整个世界的iron bank,不幸居然真的有一个阶层的国民。

应该是在50年代,在战后布列顿森林体系开始之后,美国第一次出现了财政赤字。当时还不是国务卿的基辛格,觉得兹事体大,让所有幕僚回家写一页纸的解决思路回来。几乎所有人的思路都是重振经济,提高出口,让财政转亏为盈的思路,只有一个幕僚写:那就再把赤字扩大三倍,条件是美国是全世界的唯一流通+储备货币。基辛格可以说是眼看着自己建立的美国/世界经济体系的繁荣和成功的60年。美国有些成名经济学家逐渐演变成旗手就是谨遵他自己的经济学老师的教导:不要谈论money,谈论money事情会变得messy。美国的军事投射力和金融和话语权的绝对优势保证了美元做为世界第一的流通、投资和储备货币。美国的经济保持财政赤字才能保证美元的不断流出,国外生产国的产品流入。美国金融业提供足够多的金融产品,简单地说就是美债美股,让卖给美国产品的国家收到美元之后购买美债美股,来保证美元回流。这套体系运转的如此顺利,从80年代开始美国带领G7-1小兄弟们集体进入了30年的低通膨的时代,甚至到了美国的经济学届的主流思想认为人类已经战胜了通膨。在过去20年的经济学奖没有人再关心通膨的理论。关心的人都被学界打入冷宫,根本没人理睬。同时也由于这个体系的运行顺利,美国的房贷是多数人可以选择30年固定利率,而其他哪怕是G7-1小兄弟们也做不到这点。这是因为美元的强势,让美债(至少在4年前)一定有人买,美债的利率成为投资的资金成本核算的一部分。换句话说美国买房的固定利率,是因为这笔银行债在打包又打包之后做为金融产品被全世界买走。换句话说,产品生产国,生产产品卖货物收美元之后,再用收到的美元去买了美国的各种债务,包括美国房贷。这笔生意,听上去不大划算,被称为美国收的铸币税。而美国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就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就是使劲印钱。但是美国国内却并没有因此产生巨额通货膨胀,因为美国的金融产品的成熟和金融手段的强悍。没有足够美元储备的新兴经济国,就可能成为下一个金融狙击的对象。所以各国都增大了美元储备,相当于全世界有很多个美元的蓄水池。多印的钱被其他国家收着。所以美国人有全世界最特殊的消费导向心理:使劲花钱,越花钱经济越好。(使劲买进口货的确促进了美元的世界性流通。)

这一切都运行良好,直到2016年,川普忽然异军突起当选美国总统。而左派被川普上台打得措手不及其实也是这套美元体系运行良好的表现。川普的上台,原因是上面的大象图和那本绝望死里的大量数据:去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里失去制造业工作的一部分人再也没有找到工作,这个情况债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变得更为严重。川普的再次当选,对比第一次他更加有备而来。他的口号,其实还包括中间拜登跟着喊的口号:让制造业回流。川普甚至这次在两周之内提名了30+部会领导人名单。他甚至连盟邦都要提高关税。这里大家会有个思想误区觉得关税是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大逆不道。👈这句话其实不求甚解,是在用意识形态来解释经济问题。川普点名威胁的所有对之提高关税的国家,都是对美国的顺差国。中国当然从绝对数字上排在第一位,后面德国、法国、爱尔兰、加拿大、墨西哥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占他们本国的GDP的更大比重,换句话说,川普非常可能不看盟友不盟友,只要是对美国的顺差国一概用关税做为手段来换取美国利益。假如这个条件成立,那么对美贸易顺差占国家GDP比例越高,美国进口关税对该国的经济打击越大。

于此同时,川普提名了Scott Bessent做为新政府的财政部长。假如没有这个提名,可以几乎肯定地说,这种用关税做为手段来让制造业回流的方法,违背了美国财政赤字经济原则,威胁美元地位,是非常不可取的方法。但是Bessent这个人十分了得。他毕业不久就进了索罗斯的基金成为操盘手。索罗斯狙击英镑就是他的成名之作。后面狙击日元,东南亚,据说都有他参与,唯一触到霉头是在香港。但是也有说他负责欧洲分部,香港不应该是他的手笔。这人是真正的金融战的人才。川普提名他做财政部长,就是要打金融战。假如,假如,以国家主权为背景依托,而不仅仅是个私营基金,Bessent发动的金融战可以再成功收割哪个相信未来会更好,经济泡沫吹的有点大,美元储备又不充足的本身有点体量的国家,那美元/美国又可以再续十年命。

当然了美国的赤字经济也到了过得太舒服太臃肿,再继续下去,等不到下次金融危机,财政危机会先行到来的糟糕程度。今年美国财政光付利息就超过了军费。而且去工业化也造成了军事工业的退化,美国的航母都快到服役年限了,却修都成问题,居然要开始外包给日本修。所以也不能说这套赤字经济完全运行良好。

然后我为什么说最糟糕的情况是美国有可能进入政治的动荡期。在过去赤字经济差不多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共和党的冷战搞地缘政治的思维完全让位给民主党的用美式意识形态领导全世界的领导方法。新移民无论非法还是合法基本都是民主党的票仓。而美国人口是在不停增长的。在过去几十年的投票中,假如不是因为美国有选举人制度,基本上次次都是民主党赢得普选票数。4年前,川普的票数是7千4百万,今年是7千6百万。远远赶不上美国的人口增速的比例。期间川普遇刺两次,副手万斯胡说八道几次舆情哗然,搞得赌盘起起伏伏,最后哪怕民调显然不对的情况下,川普的选民一共就这么多,也没有多也没有少。区别只是民主党的选民没有出来投票。4年前拜登拿到了8千万张票。(这三个数字都是我的印象,应该是差不多的数量级)。今年是民主党大概是第一次输掉普选。目前美国大选看的民主党投票情况,川普的选民就那么多,但是都是非常狂热的一定投票的人。民主党选民团结一致,就有可能赢,否则就一定输。那么端看民主党里的中间选民是对谁更失望。假如川普能维持经济不下滑,愈合社会的撕裂,才有可能为共和党的未来选举打下基础;又或者川普有本事完全独裁,放弃选举制度,但他年龄太大了。

而且我说句非常暗黑的话,在川普第一任之后,如果不是因为他再次当选,美国的主流社会舆论真的在乎这群被赤字经济体系抛弃的人吗?(就疫情期间死了多少人这个公开数字,我几乎觉得是故意地被舆情扫到地毯下面。)在乎到愿意承认自己从美元的铸币税中获利但是为此放弃了他们的利益吗?就不说改变了吧。

这个矛盾不是倾听,理解就够的,这是一个美元做为的世界货币带来的问题。恐怕没人准备好了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党争就变成了出口。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84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两本书(Demon Copperfield & Trust, 再添一段,完)

Post by tiffany » 2024-11-29 13:25

任何实际问题都不能用倾听理解来解决,我觉得美国人民和领导愿意踏踏实实的从基础开始做事情的人不多,就,不能成气候。

插一句话,我一直觉得情绪价值是最没有价值的东西,除非是黑神话悟空这种植根立基于某种产业的东西。
乡音无改鬓毛衰

Post Reply